查药品

更多功能

达妥昔单抗β

达妥昔单抗β

处方药

20 mg (4.5 ml)/瓶

适用于治疗≥12月龄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诱导化疗且至少获得部分缓解,并且随后进行过清髓性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治疗

1张图

Boehringer Ingelheim

达妥昔单抗β的有效性如何

达妥昔单抗β的有效性如何,达妥昔单抗β(Dinutuximab beta)的有效期通常为24个月,即2年。达妥昔单抗β(Dinutuximab beta)是一种针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抗体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的神经母细胞瘤。这种药物通过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来发挥作用,在临床上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将对达妥昔单抗β的有效性进行深入探讨。 1. 达妥昔单抗β的作用机制 达妥昔单抗β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专门针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表面表达的抗原GD2。当达妥昔单抗β结合到这些抗原上时,可以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通过细胞毒性作用来杀死肿瘤细胞。这一机制使其成为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重要选择。 2. 临床研究的结果 多项临床试验显示,达妥昔单抗β在复发性或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研究表明,使用达妥昔单抗β的患者,无论是在完全缓解率还是疾病控制率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此外,对于那些经历过多种治疗方案仍未能有效控制疾病的患者,达妥昔单抗β也展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3. 副作用与耐受性 尽管达妥昔单抗β在治疗中展示了良好的有效性,但其副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一般而言,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皮疹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不过,绝大多数患者对该药物的耐受性良好,能够在合理的管理下继续接受治疗。临床经验表明,在监控和处理副作用的情况下,患者对达妥昔单抗β的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4. 总结与前景 总的来看,达妥昔单抗β是一种在复发性或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中有效的单克隆抗体,其通过靶向GD2抗原来发挥抗肿瘤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累积,预计在未来能够进一步优化其使用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对这一领域的持续关注与研究,将为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与选择。

达妥昔单抗(Dinutuximab)的副作用大不大

达妥昔单抗(Dinutuximab)的副作用大不大,达妥昔单抗(Dinutuximab)治疗神经母细胞瘤,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感染、血液学异常、心脏疾病等副作用。此外,严重输液反应需警惕。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及时处理不良反应。遵循医生指导,合理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安全有效使用达妥昔单抗。达妥昔单抗(Dinutuximab)是抗肿瘤药,针对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特别是12月龄及以上的患儿。它能与神经母细胞瘤的GD2抗原结合,激活免疫系统杀灭肿瘤细胞,并诱导长期免疫应答,从而控制肿瘤。疗效显著。达妥昔单抗(Dinutuximab)是一种针对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治疗的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改善高危患者的预后。虽然这种药物在治疗上表现出色,但它的副作用是否严重,一直是患者和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探讨达妥昔单抗的副作用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1. 达妥昔单抗的工作机制 达妥昔单抗的治疗机制主要是通过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的GD2抗原,从而引发免疫系统的攻击,帮助消灭肿瘤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恶性肿瘤,尤其是高危型患者,其预后较差,因此需要有效的治疗方案。达妥昔单抗的应用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2. 常见副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达妥昔单抗的副作用较为常见,包括发热、低血压和过敏反应。这些副作用往往与药物的免疫激活作用有关。发热是最常见的反应之一,通常在用药后的24小时内出现,患者可能会感到寒战或大量出汗。低血压和过敏反应尽管较少发生,但也需要密切监测。 3. 严重副作用的风险 除上述常见副作用外,达妥昔单抗还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例如神经系统影响和血液系统的变化。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疼痛加重或周围神经病变,血液学方面则可能见到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等现象。这些严重副作用虽然相对少见,但确实存在并需引起重视。 4. 管理与应对方案 为了有效应对达妥昔单抗的副作用,临床医生通常会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比如使用对症药物来缓解发热和过敏反应,及定期监测血液指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该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报告不适症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管理措施。 总结而言,达妥昔单抗在缓解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但其副作用的出现也不容忽视。虽然在多数情况下,副作用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策略得到改善,患者和家庭仍需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

达妥昔单抗β治疗期间需要定期检查什么

达妥昔单抗β治疗期间需要定期检查什么,达妥昔单抗β(Dinutuximab beta)的适应证主要包括:1.用于治疗12月龄及以上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以及伴或不伴有残留病灶的复发或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者。2.适用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2和13-顺-视黄酸联用,经一线多药、多模式治疗后达到部分缓解的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患者。达妥昔单抗β(Dinutuximab beta)是一种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由于其疗效显著,但治疗过程中可能伴随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与治疗效果。本文将探讨在达妥昔单抗β治疗期间需要定期检查的相关内容。 1. 初始检查与评估 在开始达妥昔单抗β治疗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初始评估。这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测,如血常规、生化指标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同时,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用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与分布,有助于为后续治疗提供基线数据。 2. 血液学监测 达妥昔单抗β治疗期间,血液学监测至关重要。患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减少、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等情况。因此,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至少每两周一次,以监测血液指标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采取支持性治疗。 3. 免疫功能评估 该药物可能对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在治疗期间定期评估免疫功能是必要的。需要监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识别潜在的免疫缺陷或过度激活的情况。这能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并进行相应的免疫支持。 4. 不良反应监测 达妥昔单抗β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及疼痛管理等。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需定期咨询医生,进行不良反应的评估。建议患者在每次治疗后进行相关评估,医生可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调整或延迟下一次给药。 5. 影像学随访 随着治疗的进行,定期的影像学检查对于评估肿瘤的反应至关重要。建议在治疗几周期后进行CT或MRI检查,以观察肿瘤的变化。这不仅可以帮助评估疗效,还可以及时发现新的肿瘤发展或转移现象,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决策。 总结来说,达妥昔单抗β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多项检查,包括初始评估、血液学监测、免疫功能评估、不良反应监测和影像学随访。通过这些定期的检查,可以确保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患者应遵循医师的建议,按时进行各项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

药品介绍

凯泽百 Dinutuximabbeta Injectio

达妥昔单抗β

20 mg (4.5 ml)/瓶

  达妥昔单抗β适用于治疗≥12月龄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诱导化疗且至少获得部分缓解,并且随后进行过清髓性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治疗;也适用于治疗伴或不伴有残留病灶的复发性或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在治疗复发性神经母细胞瘤之前,应采取适当措施使活动性进展性疾病保持稳定。

  达妥昔单抗β采用静脉输注。输注溶液应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管给药。其它静脉合并用药应单独输注给药。给药前,应观察容器中有无微粒。建议在输注期间使用 0.22 µm过滤器。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制备输注液。输注液不得暴露于直射阳光或

  高温下。

  一天二十四小时连续输液时,药品稀释液使用输液泵以每小时 2 mL(每日 48 mL)的速率给药。可使用适于每小时 2 mL 输注速率的任何医疗器械,例如,注射器输注泵/输液器、电子携带式输注泵。对于每日 8 小时输液,药品稀释液以约每

  小时 13 mL 的速率给药。

  给药前药品稀释的说明如下:

  1、基于体表面积计算患者的达妥昔单抗β特定日剂量。应使用含 1%人血白蛋白的 9 mg/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例如,每 100 mL 氯化钠注射液中含 5 mL 20%人血白蛋白),将达妥昔单抗β无菌稀释至患者特定浓度/剂量。

  2、对于 10 天连续输注,日剂量为 10 mg/m2。可每日制备输注液,也可一次制备足以连续输注长达 5 天的输注液。每日输注的溶液量(在 10 天连续输注疗程内)应为 48 mL;5 日为 240 mL。建议使用 50 mL 注射器制备 50 mL 溶液,或使用适于所用输注泵的输液袋制备 250 mL 溶液,即 2 mL(注射器)或 10 mL(输液袋)过量填充以允许输注系统中存在固有体积。也可按照体表面积及整支药物的需求来确定输注液体积,同时考虑输注系统中固有体积。例如对于一位体表面积为 0.8 m2的患儿,在 10 天内需要输注的药物总剂量为 80 mg,因此可将整支药物(20 mg)制备为 120 mL 的输注液,按 8 mg/天的方式输注,可输注2.5 天。

  3、对于 5 天输注,每日持续输注 8 小时,日剂量为 20 mg/m2,且应使用含 1%人血白蛋白的 9 mg/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将达妥昔单抗β无菌稀释至患者特定浓度/剂量。

  4、所制备的输注液不应分装至其他注射器或输液袋。

  5、稀释用人血白蛋白和氯化钠应为国家批准的上市药用级产品。



Boehringer Ingelheim

为您推荐

同厂家

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