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博利珠单抗是pd1吗
病情描述:帕博利珠单抗是pd1吗
展开2023-09-06 19:29:28
1回答
181浏览
好问题
病情描述:帕博利珠单抗是pd1吗
展开2023-09-06 19:29:28
1回答
181浏览
好问题
李娟
问药网药师
PD-1是一种免疫检查点蛋白,主要存在于T淋巴细胞的表面。这种蛋白在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与它的配体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结合,使T细胞不再进行攻击,从而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稳定。然而,某些肿瘤细胞会通过高表达PD-L1来欺骗免疫系统,使其无法辨认和攻击恶性细胞。帕博利珠单抗的作用即是阻断PD-1和PD-L1的结合,从而激活免疫系统,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力。
帕博利珠单抗主要用于黑色素瘤、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淋巴瘤、结直肠癌、胃癌、食道癌、宫颈癌、肝癌、肾癌、子宫内膜癌、皮肤鳞状细胞癌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其中,对于黑色素瘤的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已经被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首选治疗药物。
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免疫治疗的新型选择,相较于传统的放化疗方法,它更加安全有效,且毒副作用较少。临床研究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在治疗黑色素瘤和肺癌方面,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然而,帕博利珠单抗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由于它作用于免疫系统,可能会导致免疫相关的副作用,如炎症性反应、免疫反应性甲状腺炎、肝毒性等。因此,在使用之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综合考虑药物的益处和风险。
总之,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PD-1抑制剂,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增强对恶性肿瘤的抗击能力。虽然在多种肿瘤类型的治疗中,帕博利珠单抗都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但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了解其可能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以最大程度地获得治疗的益处。
功能主治:肝癌肺癌黑色素瘤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显著延长生存期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不同疾病患者推荐剂量治疗时间单药治疗不能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成年患者每3周200毫克或每6周400毫克直到疾病进展或无法接受的毒性成年黑色素瘤或RCC患者的辅助治疗每3周200毫克或每6周400毫克直到疾病复发,无法接受的毒性,或长达12个月成年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鳞癌、cHL、PMBCL、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SI-H或dMMR癌、MSI-H或dMMR CRC、MSI-H或dMMR子宫内膜癌、食道癌、宫颈癌、HCC、MCC、TMB-H癌或cSCC患者每3周200毫克或每6周400毫克直到疾病进展,无法接受的毒性,或长达24个月成人高危bcgun反应性NMIBC患者每3周200毫克或每6周400毫克直到持续或复发的高危NMIBC,疾病进展,不可接受的毒性,或长达24个月cHL、PMBCL、MSI-H或dMMR癌症、MCC或TMBH癌症的儿童患者每3周服用2毫克/公斤(最多200毫克)直到疾病进展,无法接受的毒性,或长达24个月儿童(12岁及以上)黑色素瘤辅助治疗每3周服用2毫克/公斤(最多200毫克)直到疾病复发,无法接受的毒性,或长达12个月不同疾病患者推荐剂量治疗时间联合用药非小细胞肺癌、鼻咽癌或食管癌的成年患者每3周00 mg 或每6周400 mg 在化疗同一天给予帕博利珠单抗直到疾病进展,无法接受的毒性,或长达24个月成人胃癌患者每3周200mg 或每6周400mg 在曲妥珠单抗和化疗的同一天给予帕博利珠单抗直到疾病进展,无法接受的毒性,或长达24个月子宫颈癌的成年病人每3周200mg 或每6周400mg在化疗前给予KEYTRUDA,同时给予贝伐珠单抗或不给予贝伐珠单抗直到疾病进展,无法接受的毒性,或帕博利珠单抗需要长达24个月成年RCC患者每3周200mg 或每6周400mg 使用帕博利珠单抗与阿西替尼5mg联合口服,每日两次或帕博利珠单抗联合lenvatinib 20 mg口服,每日1次直到疾病进展,无法接受的毒性,或帕博利珠单抗需要长达24个月成人子宫内膜癌患者每3周200mg或每6周400mg 帕博利珠单抗与lenvatinib联合使用,每日一次,口服20mg直到疾病进展,无法接受的毒性,或帕博利珠单抗需要长达24个月高危早期TNBC的成年患者每3周200mg或每6周400mg在化疗同一天给予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联合化疗24周(8剂200mg / 3周或4剂400mg / 6周)或直至疾病进展或无法接受的毒性,随后辅助治疗KEYTRUDA单剂达27周(9剂200mg / 3周或5剂400mg / 6周)或直至疾病复发或无法接受的毒性局部复发不可切除或转移性TNBC的成人患者每3周200mg *或每6周400mg *在化疗前同一天给予帕博利珠单抗直到疾病进展,无法接受的毒性,或长达24个月 帕博利珠单抗不建议减少剂量。 一般来说,对于严重的(3级)免疫介导不良反应,应停帕博利珠单抗。 永久停用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危及生命的(4级)免疫介导不良反应、需要全身免疫抑制治疗的复发性严重(3级)免疫介导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