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trombopag(瑞弗兰)艾曲泊帕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病情描述:Eltrombopag(瑞弗兰)艾曲泊帕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展开2025-02-14 10:47:30
1回答
1450浏览
好问题
病情描述:Eltrombopag(瑞弗兰)艾曲泊帕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展开2025-02-14 10:47:30
1回答
1450浏览
好问题
问药网
问药网官方药师
Eltrombopag(瑞弗兰)艾曲泊帕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Eltrombopag(Eltrombopag)的注意事项包括:1.如果治疗失效或不能维持血小板效果,应立即寻找原因,如骨髓网硬蛋白增加等。2.本品可能会干扰某些实验室测试,例如血清测试,可能导致对总胆红素和肌酐测试的干扰。3.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很小,但应考虑患者的临床状态和药物的不良事件特征,如眩晕和缺乏警觉性。
艾曲泊帕(Eltrombopag)是一种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它能够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血小板,从而有助于提高血小板计数。在使用艾曲泊帕时,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使用细节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下将详细介绍艾曲泊帕的使用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在使用艾曲泊帕之前,患者必须通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和评估确定其需要接受治疗。艾曲泊帕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来使用,包括准确的剂量和用药频率。患者不应该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停止使用,必须密切遵循医嘱。
2. 注意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
在使用艾曲泊帕期间,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以及补充剂。某些药物可能会与艾曲泊帕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风险。因此,患者需要密切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健康问题。
3. 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
在接受艾曲泊帕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小板计数监测。艾曲泊帕可以显著提高血小板计数,但有时候也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过高,增加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的风险,如血栓形成。因此,医生会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并相应调整用药剂量,以确保血小板计数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4. 注意可能的副作用
使用艾曲泊帕时,患者需要注意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头痛、恶心、腹泻、疲劳等。如果患者出现了任何不适或新的症状,应当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艾曲泊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遵循医生指导,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并注意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通过合理正确地使用,艾曲泊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小板减少症,提高生活质量。
功能主治:治疗慢性/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缓解高
用法用量: 持续性或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初始剂量方案 1、6岁及以上的ITP成人和儿童患者的艾曲波帕起始剂量为50 mg,每天一次。 但东亚/东南亚人种的患者或有轻度至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B、C级)的患者除外。 2、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ITP患者,使用艾曲波帕的初始剂量减少为25 mg,每天一次。 3、对于ITP和轻度、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级、B级、C级)的患者,使用艾曲波帕的初始剂量减少为25 mg,每天一次。 4、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伴有ITP和肝损伤的患者(Child-PughA、B、C类),初始剂量减少为12.5 mg,每日一次。 5、1-5岁ITP儿童患者:剂量25 mg,每日一次。 之后监测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计数调整剂量。 慢性丙型肝炎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初始剂量方案 初始治疗时,剂量为25 mg,每日一次。 重度再生障碍型贫血 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线治疗的初始剂量 年龄推荐剂量 12岁及以上年龄的患者150mg,每日一次,连续6个月 6到11岁的儿童患者75mg,每日一次,连续6个月 2到5岁的儿童患者2.5 mg/kg,每日一次,连续6个月 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轻度、中度或重度肝损伤患者(Child-PughA、B、C类),初始原剂量减少50%。 根据血小板计数来调整后续剂量。 难治性严重再生障碍型贫血患者的初始剂量 初始治疗时:剂量50 mg,每日一次。 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或轻度、中度或重度肝损害患者(Child-PughA、B、C类),应减少剂量为25 mg,每日一次。 根据血小板计数来调整后续剂量。 服用说明 1、在不进餐或进食含钙量低(≤50毫克)的食物时服用艾曲波帕。 在服用其他药物(如抗酸剂)、富含钙的食物(含钙>50毫克,如乳制品、钙强化果汁、某些水果和蔬菜)或含有多价阳离子(如铁、钙、铝、镁、硒和锌)的补充剂之前至少2小时或之后4小时服用艾曲波帕。 2、不要分裂、咀嚼或压碎药片,不要与食物或液体混合。 3、只用水来准备悬浮液,注意:不可用热水来准备悬浮液。 不良反应 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失代偿 2、肝毒性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死亡和进展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风险增加 4、血栓性/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5、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