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弗兰(Eltrombopag)艾曲泊帕怎么存放
病情描述:瑞弗兰(Eltrombopag)艾曲泊帕怎么存放
展开2024-05-05 15:28:56
1回答
1085浏览
好问题
病情描述:瑞弗兰(Eltrombopag)艾曲泊帕怎么存放
展开2024-05-05 15:28:56
1回答
1085浏览
好问题
问药网
问药网官方药师
瑞弗兰(Eltrombopag)艾曲泊帕怎么存放,瑞弗兰(Eltrombopag)贮存条件为:30℃以下,置于儿童不可接触的地方。
瑞弗兰(Eltrombopag)是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通常用于提高血小板水平。正确的存放方式对于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在存放瑞弗兰(Eltrombopag)时,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遵循,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以下是关于瑞弗兰(Eltrombopag)艾曲泊帕的存放方法:
1. 存放瑞弗兰(Eltrombopag)的环境条件
瑞弗兰(Eltrombopag)应存放在控制温度的环境中。通常建议在温度在 20°C 到 25°C(68°F 到 77°F)的范围内存放。另外,应将药物远离潮湿和阳光直射,以避免其受潮或受到紫外线的影响。因此,应将药物存放在原包装中,并放置在避光的干燥处。
2. 包装的保护措施
为了确保瑞弗兰(Eltrombopag)的稳定性,应将其存放在原包装中。药品的原包装通常设计用于提供最佳的保护,防止药物受到外界影响,例如光线、湿度或空气中的其他元素。如果一旦包装被打开,应尽快使用其中的药物,并在医生或药剂师建议下妥善处理剩余的部分。
3. 避免受潮和污染
在存放瑞弗兰(Eltrombopag)时,必须确保药物远离潮湿的环境。潮湿可能导致药物的降解,并且容易引起细菌或霉菌的滋生,这会对药物的效力和安全性造成威胁。因此,存放药物的地方应保持干燥,并且应避免受到任何形式的污染,以防止不必要的药物变化或损坏。
4. 儿童和宠物的安全
最后,需要将瑞弗兰(Eltrombopag)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这可以通过将药物放置在儿童无法轻易接触到的位置,例如高处的橱柜或储物盒中,以确保药物不会被误食或误用。同样,也应将药物远离宠物,以防止宠物无意间接触到或摄入药物。
正确存放瑞弗兰(Eltrombopag)对于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按照上述建议,将药物存放在适当的环境中,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持药物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确保其在需要时能发挥治疗作用。若有任何存放上的疑问或不确定,应当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功能主治:治疗慢性/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缓解高
用法用量: 持续性或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初始剂量方案 1、6岁及以上的ITP成人和儿童患者的艾曲波帕起始剂量为50 mg,每天一次。 但东亚/东南亚人种的患者或有轻度至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B、C级)的患者除外。 2、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ITP患者,使用艾曲波帕的初始剂量减少为25 mg,每天一次。 3、对于ITP和轻度、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级、B级、C级)的患者,使用艾曲波帕的初始剂量减少为25 mg,每天一次。 4、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伴有ITP和肝损伤的患者(Child-PughA、B、C类),初始剂量减少为12.5 mg,每日一次。 5、1-5岁ITP儿童患者:剂量25 mg,每日一次。 之后监测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计数调整剂量。 慢性丙型肝炎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初始剂量方案 初始治疗时,剂量为25 mg,每日一次。 重度再生障碍型贫血 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线治疗的初始剂量 年龄推荐剂量 12岁及以上年龄的患者150mg,每日一次,连续6个月 6到11岁的儿童患者75mg,每日一次,连续6个月 2到5岁的儿童患者2.5 mg/kg,每日一次,连续6个月 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轻度、中度或重度肝损伤患者(Child-PughA、B、C类),初始原剂量减少50%。 根据血小板计数来调整后续剂量。 难治性严重再生障碍型贫血患者的初始剂量 初始治疗时:剂量50 mg,每日一次。 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或轻度、中度或重度肝损害患者(Child-PughA、B、C类),应减少剂量为25 mg,每日一次。 根据血小板计数来调整后续剂量。 服用说明 1、在不进餐或进食含钙量低(≤50毫克)的食物时服用艾曲波帕。 在服用其他药物(如抗酸剂)、富含钙的食物(含钙>50毫克,如乳制品、钙强化果汁、某些水果和蔬菜)或含有多价阳离子(如铁、钙、铝、镁、硒和锌)的补充剂之前至少2小时或之后4小时服用艾曲波帕。 2、不要分裂、咀嚼或压碎药片,不要与食物或液体混合。 3、只用水来准备悬浮液,注意:不可用热水来准备悬浮液。 不良反应 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失代偿 2、肝毒性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死亡和进展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风险增加 4、血栓性/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5、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