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疗效有哪些
病情描述: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疗效有哪些
展开2025-05-02 14:00:26
1回答
1123浏览
好问题
病情描述: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疗效有哪些
展开2025-05-02 14:00:26
1回答
1123浏览
好问题
问药网
问药网官方药师
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疗效有哪些,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感染,其疗效如下:1、对于预防和治疗CMV感染非常有效;2、对于先天性CMV感染的婴儿,缬更昔洛韦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3、在器官移植受者中,它可以减少CMV病发的风险;该药品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广泛用于治疗由于巨细胞病毒(CMV)引起的感染,尤其是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中。这种药物可以有效减少CMV再激活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对缬更昔洛韦的疗效进行详细阐述,探讨其在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关键作用。
1. 缬更昔洛韦的作用机制
缬更昔洛韦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CMV的DNA合成。它在体内转化为更昔洛韦(Ganciclovir),后者能够有效干扰病毒的复制过程,从而阻止病毒在体内的增殖,对巨细胞病毒感染产生治疗效果。
2. 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CMV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缬更昔洛韦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这些患者的CMV感染。研究表明,该药物能够减少CMV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并降低致死率。
3. 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显示,缬更昔洛韦在控制CMV感染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使用缬更昔洛韦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CMV视网膜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升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4. 副作用与安全性
尽管缬更昔洛韦在治疗CMV感染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及肝功能异常等。因此,在使用缬更昔洛韦时,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液指标,确保患者安全。
综上所述,缬更昔洛韦在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有效的抗病毒机制和临床应用,使其成为该类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在使用过程中,需关注其潜在副作用,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功能主治:可预防肝移植后巨细胞感染,口服安全性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注意-避免药物过量的基本要求是严格按推荐剂量给药。 标准剂量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口服给药,应与食物同服(参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吸收)。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可迅速大量的转化成更昔洛韦。 以更昔洛韦测定的盐酸缬更昔洛韦片的生物利用度比口服更昔洛韦高 10 倍,因此应严格遵守以下所述的盐酸缬更昔洛韦片用量和用法说明(参见【注意事项】和【药物过量】)。 CMV 视网膜炎的治疗 成人患者 CMV 视网膜炎的诱导治疗 对于活动性 CMV 视网膜炎患者,推荐剂量是 900 mg(两片 450 mg 的片剂),每天两次,服 21 天。 延长诱导治疗可能增加骨髓毒性的风险(参见【注意事项】)。 CMV 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 在诱导治疗后,或对于非活动性 CMV 视网膜炎患者,推荐剂量是 900 mg(两片 450 mg 的片剂),每天一次。 视网膜炎恶化的患者可重复诱导治疗(参见 CMV 视网膜炎的诱导治疗)。 维持治疗的时限应因人而异。 儿科患者 尚未通过充分的和良好对照的儿科患者临床研究确定盐酸缬更昔洛韦片治疗儿童 CMV 视网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移植患者 CMV 感染的预防 成人患者 对于肾脏移植患者,推荐剂量是 900 mg(两片 450 mg 的片剂),每天一次,从移植后 10 天内开始,直至移植后 200 天。 对于已接受肾脏以外的实体器官移植的患者,推荐剂量是 900 mg(两片 450 mg 的片剂),每天一次,从移植后 10 天内开始,直至移植后 100 天。 特殊剂量指南 老年患者 尚未针对 65 岁以上成年患者开展研究,在老年患者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鉴于肾脏清除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老年患者给予盐酸缬更昔洛韦片时应特别注意其肾脏状态(参见表 1 和【药代动力学】-老年患者)。 成年肾功能受损患者 应密切监测血清肌酐或估算的肌酐清除率水平。 对于成年患者应按照下表 1 所示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参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