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药品

更多功能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新瑞白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新瑞白

处方药

1.35x10*IU(3.0mg):1.0ml

主要用于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1张图

中国齐鲁制药

白血病患者能长期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吗

白血病患者能长期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吗,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推荐剂量为:1、成年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1000/mm3(白细胞计数2000/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2、儿童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500/mm3(白细胞计数1000/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当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mm3(白细胞计数10000/mm3)以上时,停止给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G-CSF)是一种用于刺激骨髓中粒细胞生成的生物制剂,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白血病患者。对于长期使用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中,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将探讨白血病患者长期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可行性及其相关影响。 1.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作用机制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通过促进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增加外周血中粒细胞的数量,帮助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抵抗感染。这种促进作用在接受化疗或放疗的白血病患者中特别重要,因为这些治疗方法通常会导致患者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2. 血小板减少症的挑战 血小板减少症是许多白血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由疾病本身或治疗造成。血小板的减少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任何干预措施都必须谨慎进行。尽管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提升白细胞计数方面表现良好,但对血小板的影响较为复杂,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进行监测。 3. 长期使用的利弊 长期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虽然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但也可能伴随一些副作用。例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骨痛、白细胞突然增高等情况。对于那些伴随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长期使用可能加重出血风险。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 临床研究与实际应用 现有研究表明,在白血病患者中合理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能够提高其生存率,尤其是在化疗后的恢复期。研究者仍需关注长期使用带来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在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因此,临床医生应持续进行评估,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其长期使用需要谨慎评估,尤其是在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情况下。不断的临床观察和研究将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使患者能够在得到有效支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相关风险。通过合理的医疗管理,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望显著提升。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癌症患者有哪些帮助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制药,广泛应用于癌症患者的治疗中。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常常会出现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的副作用,导致免疫力下降和感染风险增加。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能够通过促进骨髓产生更多的粒细胞,帮助患者恢复血细胞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癌症患者的具体帮助。 1. 提高白细胞计数 在化疗过程中,肿瘤细胞虽然受到杀伤,但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的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计数下降。这种情况使患者容易感染,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通过刺激骨髓产生粒细胞,能够迅速提高体内的白细胞水平,帮助患者抵御感染,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 缩短住院时间 由于白细胞减少,许多癌症患者在化疗后需要接受额外的治疗,比如长时间住院观察或接受抗生素治疗。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以加速恢复,提高白细胞生成速度,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改善治疗耐受性 化疗的副作用常常让患者感到痛苦,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也影响心理状态。通过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能够有效减少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患者在接受后续治疗时,可以更好地耐受化疗药物,增加持续治疗的可能性,最终达到更好的疗效。 4. 降低感染风险 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使癌症患者的感染风险显著增加。而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通过加速粒细胞的生成,增强患者的免疫反应,从而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这对于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的癌症患者尤为重要,可以保护他们更好地抵御各种感染。 综上所述,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癌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提高白细胞计数、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治疗耐受性和降低感染风险,它为癌症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使他们在抗击疾病的过程中更加顺利。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提高白细胞必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吗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办法被提出以提高血液中的白细胞水平,尤其是在抗肿瘤治疗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作为一种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因化疗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对于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很多人也在考虑使用G-CSF以改善整体血液指标。那么,提高白细胞是否必需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1.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简介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由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糖蛋白,主要作用于骨髓,促进粒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的增生和分化。G-CSF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刺激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促进白细胞的生成。因此,在患者接受化疗或放疗后,G-CSF被用作迅速提升白细胞数量的有效手段。 2. G-CSF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对于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G-CSF的使用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效果。通过短期应用G-CSF,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并缩短住院时间。同时,G-CSF也被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白细胞减少症,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某些类型的白血病患者。G-CSF的使用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白细胞减少,具体应用时需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 3. G-CSF与血小板减少症的关系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异常减少的情况,常见于各种疾病或治疗过程中。在一些情况下,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能同时发生。虽然G-CSF能够有效提高白细胞数,但对于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则相对复杂。部分研究表明,G-CSF可能对血小板的生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因此受益,因此在使用G-CSF的时候,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具体病情。 4. 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尽管G-CSF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骨髓疼痛、发热及过敏反应等。此外,过度使用G-CSF可能导致白细胞和其他血细胞的异常变化。因此,在使用G-CSF时,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提高白细胞并不一定“必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具体的治疗选择需结合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在适当的情况下,G-CSF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也需谨慎使用并考虑到可能的副作用。最终,医生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决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药品介绍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Injection、里亚金、新瑞白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新瑞白

1.35x10*IU(3.0mg):1.0ml

  1、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癌症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特别在强烈的骨髓剥夺性化学药物治疗后,注射本品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

  2、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

  3、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1、肿瘤:用于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成年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1000/ mm3(白细胞计数2000/ 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

  儿童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5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 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当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 (白细胞计数10000/ mm3) 以上时,停止给药。

  2、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不足1000/ mm3,骨能中的原粒细胞明显减少,外周血液中未见原粒细胞的情况下,成年患者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

  儿童患者2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当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0/ mm3) 以上时,停止给药。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成年患者在其中性粒细胞不足1000/ mm3时,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4、再生障碍性贫血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成年患者在其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 mm3时,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胞数回升至5000/mm3以上时,酌情减量或停止给药。

  5、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成年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 mm3时:

  1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

  儿童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 mm3时,1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以上时,酌情减量或停止给药。

  6、用于促进骨髓移植患者中性粒细胞增加:

  成人在骨髓移植的第2日至第5日开始用药,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

  儿童在骨移植的第2日至第5日开始用药,2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回升至50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0/ 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中国齐鲁制药

为您推荐

同厂家

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