仑伐替尼(Lenvatinib)的禁忌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病情描述:仑伐替尼(Lenvatinib)的禁忌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展开2023-12-08 08:58:04
1回答
1154浏览
好问题
病情描述:仑伐替尼(Lenvatinib)的禁忌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展开2023-12-08 08:58:04
1回答
1154浏览
好问题
李娟
问药网药师
仑伐替尼(Lenvatinib)的禁忌和注意事项是什么,仑伐替尼(Lenvatinib)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癌、肾细胞癌和某些类型的肝癌。使用仑伐替尼时的注意事项包括:1.血压监测:可能会引起高血压,需定期监测血压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2.心脏功能:监测心脏问题的征兆,如心悸或胸痛,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就医。3.肝功能检查:定期进行肝功能测试,监测潜在的肝损伤。4.蛋白尿监测:监测尿蛋白,因为仑伐替尼可能会引起蛋白尿。
仑伐替尼(Lenvatinib)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肾癌、肝癌和甲状腺癌。使用这种药物需要患者和医生密切合作,遵循特定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不适用人群
在使用仑伐替尼之前,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仑伐替尼不适用于以下人群:
1.1 对仑伐替尼过敏的患者:如果患者对这种药物或其成分过敏,医生通常会寻找替代治疗方案,以避免可能的严重过敏反应。
1.2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不适合使用仑伐替尼,因为它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
1.3 未经控制的高血压:由于仑伐替尼可能导致高血压升高,对于未经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使用该药物需要慎重考虑。
2. 妊娠和哺乳期的注意事项
2.1 妊娠期间的患者:仑伐替尼可能对胎儿造成损害,因此在妊娠期间,女性患者应该避免使用仑伐替尼。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2.2 哺乳期的患者:在使用仑伐替尼期间,女性患者应停止哺乳。这是因为药物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3. 肝功能和肾功能监测
3.1 肝功能监测:由于仑伐替尼在肝脏中代谢,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如果发现肝功能异常,医生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中止治疗。
3.2 肾功能监测:仑伐替尼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因此患者的肾功能也需要受到密切监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4. 其他可能的不良反应
4.1 高血压:仑伐替尼的使用与高血压风险增加相关。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并根据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高血压。
4.2 手足综合症:一些患者可能经历手足综合症,表现为手脚的红肿、疼痛。在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应该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总体而言,使用仑伐替尼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密切合作,以确保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和处理潜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接受医生的随访,并及时报告任何新出现的症状或问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潜在的风险。
功能主治:口服激酶抑制剂,治疗多种恶性实体瘤,改善患者生存
用法用量: 1.肝细胞癌 对于体重<60kg的患者,本品推荐日剂量为8mg ( 2粒4mg胶囊),每日一次: 对于体重≥60kg的患者,本品推荐日剂量为12mg (3粒4mg胶囊),每日一次。 2.分化型甲状腺癌 本品推荐日剂量为24mg (2粒10mg胶囊和1粒4mg胶囊),每日一-次。 其他详见说明书。 【不良反应】 1、高血压:在肝细胞癌III期临床试验中,有44.5%的仑伐替尼治疗患者出现了高血压(包括舒张压升高、血压升高、高血压和直立性高血压),23.5%的患者发生3级高血压。从用药至高血压出现的中位时间为26天。大多数患者在暂停给药或减量后恢复正常,其中需要暂停给药的患者为3.6%,需要减量的患者为3.4%。1例患者(0.2%)由于高血压而停用仑伐替尼。 2、蛋白尿:在肝细胞癌III期试验中,有26.3%的仑伐替尼治疗患者出现蛋白尿,3级反应发生率为5.9%。从用药至蛋白尿出现的中位时间为6.1个星期。大多数病例在暂停给药或减量后恢复,其中需要暂停给药的患者为6.9%,需要减量的患者为2.5%。0.6%的患者由于蛋白尿永久性停药。 3、肾衰竭和肾功能不全:在肝细胞癌III期临床试验中,有7.1%的仑伐替尼治疗患者发生肾衰竭/肾功能不全事件。1.9%的仑伐替尼治疗患者发生3级或以上不良反应。 4、心脏功能障碍:在肝细胞癌III期临床试验中,0.6%的仑伐替尼治疗患者发生了心脏功能障碍(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心肺衰竭)(0.4%为≥3级)。 5、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在肝细胞癌III期临床试验中,仑伐替尼治疗组发生了1例PRES事件(2级)。 6、肝脏毒性:在肝细胞癌III期试验中,最常报告的肝脏毒性不良反应为血胆红素升高(14.9%)、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3.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1.1%)、低白蛋白血症(9.2%)、肝性脑病(8.0%)、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7.8%)和血碱性磷酸酶升高(6.7%)。从用药至出现肝脏毒性不良反应的中位时间为6.4周。26.1%的仑伐替尼治疗患者发生了≥3级的肝脏毒性反应。3.6%的患者发生肝衰竭(包括12例患者的致命性事件)(所有均≥3级)。8.4%的患者发生肝性脑病(包括4例患者中的致命性事件)(5.5%的患者≥3级)。仑伐替尼组肝脏毒性事件导致了17例死亡(3.6%),索拉非尼组中有4例死亡(0.8%)。分别在12.2%和7.4%的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发生导致暂停给药和减量的肝脏毒性不良反应;在5.5%的患者中,发生导致永久停药的肝脏毒性不良反应。 7、动脉血栓栓塞:在肝细胞癌III期试验中,2.3%的仑伐替尼治疗患者出现了动脉血栓栓塞事件。有10例(0.45%)动脉血栓栓塞患者(5例心肌梗死,5例脑血管事件)产生致命性结局。 8、出血:在肝细胞癌III期临床试验中,24.6%的患者报告了出血,其中5.0%为≥3级。3级反应的发生率为3.4%,4级反应的发生率为0.2%,7例患者(1.5%)发生5级反应,包括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肠出血和肿瘤出血。从用药至出血首次发生的中位时间为11.9周。由于出血事件,3.2%的患者发生给药暂停,0.8%的患者发生减量,1.7%的患者发生停药。 9、胃肠穿孔和胃肠瘘形成:在肝细胞癌III期临床试验中,1.9%的仑伐替尼治疗患者报告了胃肠穿孔或胃肠瘘事件。 10、非胃肠瘘:仑伐替尼用药与瘘病例相关,包括导致死亡的反应。在各种适应症中都观察到涉及胃或肠道以外的身体部位的瘘。在治疗期间的不同时间点报告了该反应,范围从仑伐替尼开始治疗后2周到大于1年,中位延迟约3个月。 11、QT间期延长:在肝细胞癌III期试验中,6.9%的仑伐替尼治疗患者报告了QT/QTc间期延长。QTcF间期延长大于500ms的发生率为2.4%。 12、腹泻:在肝细胞癌III期试验中,38.7%的仑伐替尼治疗患者报告了腹泻(4.2%为≥3级)。 13、低钙血症:在肝细胞癌III期临床试验中,1.1%的患者报告了低钙血症,其中0.4%为3级反应。1例患者(0.2%)由于低钙血症暂停给药,未发生减量或停药。 14、血促甲状腺激素升高(TSH):在肝细胞癌III期临床试验中,89.6%的患者具有小于正常基线上限的TSH水平。在69.6%的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观察到TSH水平高于基线正常上限。(详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