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副作用有哪些
病情描述:阿帕替尼副作用有哪些
展开2024-05-09 13:12:45
1回答
1269浏览
好问题
病情描述:阿帕替尼副作用有哪些
展开2024-05-09 13:12:45
1回答
1269浏览
好问题
李娟
问药网药师
阿帕替尼副作用有哪些,阿帕替尼(Apatinib)常见副作用有:1、血液学毒性(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非血液学毒性,蛋白尿、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乏力、声音嘶哑;2、消化道出血血压升高、蛋白尿、手足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呕血、咯血;3、大便潜血、尿潜血、皮肤出血点、肝转移灶破裂大出血;窦性心动过缓、部分ST-T改变;4、心率减QT间期延长、急性心肌梗塞。
阿帕替尼是一种靶向药物,被广泛用于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治疗。它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胚胎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c-Kit)等,来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和生长。与其他药物一样,阿帕替尼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副作用。
1. 肝功能异常:阿帕替尼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血清转氨酶(ALT/AST)升高、黄疸等症状。因此,在使用阿帕替尼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 高血压:阿帕替尼可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压控制。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3. 蛋白尿:部分患者在使用阿帕替尼后可能出现蛋白尿,这可能是由于肾功能异常引起的。定期监测尿液蛋白含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出血风险增加:阿帕替尼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患者出血风险增加,表现为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等。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剧烈活动,注意休息,如出现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处理。
阿帕替尼作为一种靶向药物,虽然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功能主治:一款小分子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1)推荐剂量为1250 mg(5片),每日1次,第1~21天服用,与卡培他滨2000mg/m2/天,第1~14天分2次服联用。 拉帕替尼,应每日服用1次,不推荐分次服用,饭前1h或饭后1h后服用; 卡培他滨应与食物一起服用,或在进食后30分钟内服用。 如漏服1剂,第2天不需剂量加倍。 (2)剂量调整 心脏事件 (1)所有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开始治疗前,应进行左室射血分数的评估,确认基线左室射血分数在所属医疗机构的正常范围内。 在本品治疗过程中应对左室射血分数继续监测,以确保其不低于所属医疗机构的正常值下限。 (2)患者服用本品过程中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低于正常值下限,或出现2级或2级(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常用术语分级标准NCICTCAE分级)以上的与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相关的症状,应停止用药。 如果左心室射血分数恢复至正常,且患者无症状,可以在停用至少2周后将本品减量使用(1000mg/天与卡培他滨联合)。 基于当前数据大多数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发生在治疗的前12周内,不过,关于长期用药情况的数据尚有限。 肝脏损害 (1)中度至重度肝损伤的患者,可使药物在体内暴露量分别增加56%和85%。 有肝损伤的患者由于药物体内暴露量会增加,所以应谨慎给药。 (2)重度肝损害患者(Child-ugh肝功能分级为C级)服用本品应减量。 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的服药剂量减少至750mg/天时,预计可将药时曲线下面积调整至正常范围。 然而,目前尚无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此剂量调整的临床数据。 强CYP3A4抑制剂 (1)应避免同时使用强CYP3A4抑制剂(例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克拉霉素、阿塔扎那韦、因地那韦、奈法唑酮、奈非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特利红霉素、伏立康唑)。 (2)葡萄柚也可能会增加拉帕替尼的血浆浓度,也应该避免使用。 强CYP3A4诱导剂: 应避免同时使用强CYP3A4诱导剂(例如,地塞米松、苯妥英、卡马西平、利福平、利福布丁、利福喷丁、苯巴比妥、圣约翰草)。 其他毒性 (1)服用本品过程中如出现NCI CTCAE分级为2级或2级以上的毒性反应者,应考虑停用药物或暂停药物。 (2)当毒性反应恢复至1级或1级以下时,可以按1250mg/天剂量与卡培他滨联合重新开始治疗。 如果再次出现毒性反应,那么本品应当减量用药(与卡培他滨合用时1000mg/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