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治疗膜性肾病:多久见效?
病情描述:利妥昔单抗治疗膜性肾病:多久见效?
展开2023-06-17 16:14:13
1回答
230浏览
好问题
病情描述:利妥昔单抗治疗膜性肾病:多久见效?
展开2023-06-17 16:14:13
1回答
230浏览
好问题
问药网
问药网官方药师
膜性肾病(MN)是一种罕见的肾病,其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过度增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当前针对该疾病的一线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是这些药物在部分患者身上并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最近的研究表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在治疗膜性肾病的效果令人鼓舞。该药物是一种人源性的单克隆抗体,可靶向CD20抗体,抑制B细胞增殖和活化,从而减少免疫系统对自身肾脏的攻击。
利妥昔单抗治疗膜性肾病的推荐剂量为375mg/m2,通过静脉注射给药。治疗通常分为两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两周。
那么,利妥昔单抗治疗膜性肾病到底需要多久才能见效呢?
研究表明,在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的第6个月,患者的尿蛋白排出量开始显著降低,而在第12个月时,这种降低趋势进一步增强。此外,超过50%的受试者在3个月内达到了完全或部分缓解的状态。
对于某些患者来说,利妥昔单抗治疗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反应。研究表明,大约10%的受试者可能会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包括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而另外10%的人可能会出现呼吸系统反应,如喉头水肿、哮喘等。
但总的来说,利妥昔单抗被认为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一些严重的、难以治疗的肾小球疾病。
需要指出的是,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采取利妥昔单抗作为治疗方法之前,建议患者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并了解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的所有细节。同时,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功能主治:靶向CD20,维持治疗滤泡性淋巴瘤,提高10年总生存率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1、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初始治疗:作为成年病人的单一治疗药,推荐剂量为375mg/m2BSA(体表面积),静脉给入,每周一次,22天的疗程内共给药4次。 结合CVP方案化疗时,利妥昔单抗的推荐剂量是375mg/m2BSA,连续8个周期(21天/周期)。 每次先口服皮质类固醇,然后在化疗周期的第1天给药。 (2)复发后的再治疗:首次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再治疗的剂量是375mg/m2BSA,静脉滴注4周,每周一次。 2、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初次滴注:推荐起始滴注速度为50mg/h; 最初60分钟过后,可每30分钟增加50mg/h,直至最大速度400mg/h。 (2)以后的滴注:利妥昔单抗滴注的开始速度可为100mg/h,每30分钟增加100mg/h,直至最大速度400mg/h。 (3)治疗期间的剂量调整:不推荐利妥昔单抗减量使用。 利妥昔单抗与标准化疗合用时,标准化疗药剂量可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