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米苷酶的副作用大不大
病情描述:伊米苷酶的副作用大不大
展开2025-04-07 07:05:41
1回答
918浏览
好问题
病情描述:伊米苷酶的副作用大不大
展开2025-04-07 07:05:41
1回答
918浏览
好问题
黄斌
问药网药师
伊米苷酶的副作用大不大,伊米苷酶(Imiglucerase)常见副作用有:1、瘙痒、潮红、荨麻疹、血管水肿、胸部不适、呼吸困难、咳嗽、紫癜和低血压;2、恶心、腹痛、呕吐、腹泻、皮疹、疲劳、头痛、发热、头晕、寒战、背痛和心动过速、3、呼吸困难、发热、恶心、潮红、呕吐和咳嗽。
伊米苷酶(Imiglucerase)是一种用于治疗戈谢病(Gaucher病)的酶替代疗法药物。戈谢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障碍疾病,患者体内缺乏特定的酶,导致糖脂在细胞内积聚,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长期使用伊米苷酶可有效减轻病情,但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一些副作用。那么,伊米苷酶的副作用究竟大不大呢?接下来让我们来深入探讨。
1. 贫血
长期使用伊米苷酶进行治疗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出现贫血的情况。这是因为伊米苷酶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影响体内红血细胞数量或功能,导致贫血的发生。对于患者而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2. 血小板减少
除了贫血外,使用伊米苷酶的患者也可能面临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细胞成分,参与止血过程。因此,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患者在接受伊米苷酶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出血症状,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3. 骨病
戈谢病患者常常伴随着骨骼方面的问题,例如骨骺增生、骨折等。在使用伊米苷酶治疗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骨病相关的症状。因此,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
4. 肝肿大或脾肿大
另一个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是肝肿大或脾肿大。戈谢病导致体内糖脂在肝脏和脾脏内堆积,长期未经治疗可能导致这两个器官肿大。伊米苷酶的治疗有助于减轻这种情况,但在治疗初期,有些患者可能会经历肝脾肿大的反应。因此,医生会监测患者的肝脾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在使用伊米苷酶治疗戈谢病的过程中,患者和医生应密切合作,定期监测病情和药物疗效,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尽管伊米苷酶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但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治疗方案和个性化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功能主治:用于确诊患有导致下列1种或多种病症的I型戈谢氏病(葡萄糖脑苷脂沉积病)的儿童及成人患者的长期酶替代疗法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1-2小时。剂量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初始剂量范围为2.5U/kg,每周3次,到60U/kg,每2周1次。2年后若达到治疗目标,剂量可改为45U/Kg。60U/kg每2周1次是获得数据最多的剂量。病情严重时可能要求较高的剂量或较多的给药次数。应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剂量,并应定期进行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是否达到治疗目的而上调或下调剂量。 给药当天,确定患者使用剂量后,取出相应数量的小瓶,按下表用无菌注射用水重新配制。下面为最终浓度和给药体积: 200单位/瓶:配制用无菌水5.1mL,配制后最终体积5.3mL,重新配制后的浓度为40U/mL,可抽取的体积为5.0mL。 400单位/瓶:配制用无菌水10.2mL,配制后最终体积10.6mL,重新配制后的浓度为40U/mL,可抽取的体积为10.0mL。 从每200单位小瓶抽取5.0mL(400单位小瓶取10.0mL),用0.9%氯化钠溶液最终稀释到100-200mL。静脉滴注应进行1-2小时,在无菌条件进行。由于本品不含任何防腐剂,配制后应立即稀释,不得放置用于以后使用。本品配置后在室温(25℃C)及2-8℃C下可稳定12小时。经稀释后,在2-8℃C下可稳定12小时。 伊米苷酶毒性相对较低,其作用时间较长,因此可以偶尔进行小幅的剂量调整,使每瓶药量都得以利用,避免药品的浪费,只要每月的给药剂量基本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