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拓益出现副作用该怎么办
病情描述: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拓益出现副作用该怎么办
展开2024-04-10 10:27:10
1回答
1658浏览
好问题
病情描述: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拓益出现副作用该怎么办
展开2024-04-10 10:27:10
1回答
1658浏览
好问题
陈志明
问药网药师
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拓益出现副作用该怎么办,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常见副作用有:1、贫血、ALT升高、蛋白尿、AST升高、白细胞计数降低、血糖升高;2、TSH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皮疹、血胆红素升高、乏力、发热;3、瘙痒症、咳嗽、食欲下降;4、血甘油三酯升高、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
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是一种新型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被广泛用于尿路上皮癌、鼻咽癌、黑色素瘤等癌症疾病的治疗。正如其他药物一样,特瑞普利单抗在一部分患者中可能引发副作用。当患者出现特瑞普利单抗的副作用时,应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
1. 副作用的种类和程度(1. Types and Severity of Side Effects)
特瑞普利单抗的副作用种类和程度各不相同,取决于个体差异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特定条件。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疲劳、恶心、呕吐、皮疹、发热等。此外,特瑞普利单抗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例如免疫相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胰腺炎等。不同副作用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有些可能轻微,而其他可能会导致严重不适和健康问题。
2. 及时告知医生(2. Inform Your Doctor Promptly)
一旦患者在接受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期间出现副作用,第一步是及时告知医生。无论副作用是轻微还是严重,都应向医生详细描述症状和持续时间。这样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评估副作用的严重性,并决定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尽早告知医生对于及时处理副作用和保护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3. 医生的建议和处理(3. Doctor's Advice and Management)
医生是处理特瑞普利单抗副作用的专业人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他们会给出适当的建议和处理方案。根据副作用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推荐调整特瑞普利单抗的剂量、降低给药频率或者停止治疗一段时间。在一些情况下,医生还可能会给予其他药物来减轻副作用的症状,或者采取其他辅助措施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预防策略和生活调整(4. Prevention Strategies and Lifestyle Adjustments)
在接受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期间,患者可以采取一些预防策略和生活调整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首先,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和建议,按时和正确地服用药物。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饮食、适量锻炼和充足休息。此外,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或不良反应的物质,如某些食物、药物或化学品等。如果患者有任何担忧或需要进一步的建议,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总结起来,特瑞普利单抗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副作用。当患者出现副作用时,首先要及时告知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理方案进行调整。同时,患者还可以采取一些预防策略和生活调整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通过与医生密切合作和遵循专业建议,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副作用,并最大限度地获得治疗的益处。
功能主治:适合用于治疗尿路上皮癌、鼻咽癌、黑色素瘤等癌症疾病
用法用量: 本品须在有肿瘤治疗经验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推荐剂量 二线黑色素瘤、二线尿路上皮癌、二线鼻咽癌(单药治疗):推荐剂量为3mg/kg,静脉输注每2周一次,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一线、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一线:本品推荐剂量为固定剂量240mg,静脉输注每3周一次,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毒性。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给药时,应首先给予特瑞普利单抗。另请参见化疗药物给药的处方信息。 已观察到接受本品治疗肿瘤的非典型反应(例如,治疗最初几个月内肿瘤出现暂时增大或者出现新的小病灶,随后肿瘤缩小)。如果患者临床症状稳定或持续减轻,即使有疾病进展的初步证据,基于总体临床获益的判断,可考虑继续应用本品治疗,直至证实疾病进展。 根据个体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永久停用。不建议增加或减少剂量。暂停给药或永久停用的指南请见表1。有关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管理的详细指南,请参见【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 肝损伤 本品在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建立,不推 荐用于中、重度肝功能损伤的患者。轻度肝功能损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本 品,如需使用,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肾损伤 本品在中度或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建立,不推 荐用于中、重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轻度肾功能损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本 品,如需使用,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儿童人群 尚未确立本品在 18 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无相关数据。 老年人群 老年人(65 岁及以上)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给药方法 本品首次静脉输注时间至少60分钟。如果第一次输注耐受性良好,则第二次 输注的时间可以缩短到30分钟。如果患者对30分钟的输注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后续所有输注均可在30分钟完成。不得采用静脉推注或单次快速静脉注射给药。 给药前药品的稀释指导如下: · 本品从冰箱取出后应在24小时内完成稀释液的配制。 · 配药前肉眼检查药品有无颗粒物以及颜色变化。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澄 明液体,可带轻微乳光。如观察到可见颗粒物或颜色异常应弃用药物。6 · 本品不含防腐剂,无菌操作下,抽取所需要体积的药物缓慢注入100 ml 生理盐水(0.9%氯化钠)输液袋中,配制成终浓度为1-3 mg/ml的稀释液, 轻轻翻转混匀,混匀后使用无菌过滤器(0.2或0.22 μm)静脉滴注。 · 无菌操作下配制的稀释液,室温下放置不超过8小时,这包括室温下贮存 在输液袋的时间以及输液过程的持续时间。在2~8℃下保存时间不超过 24小时。如果冷藏,请在给药前使稀释液恢复至室温。不得冷冻保存。 · 不可与其他药品混合或稀释。 · 药瓶中剩余的药物不可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