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的性状是什么样的
病情描述:维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的性状是什么样的
展开2023-12-29 18:23:07
1回答
1303浏览
好问题
病情描述:维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的性状是什么样的
展开2023-12-29 18:23:07
1回答
1303浏览
好问题
张胜泉
问药网药师
维布妥昔单抗是一种抗体药物,广泛应用于淋巴瘤治疗中。它通过结合与淋巴瘤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CD30)结合,发挥治疗效果。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介绍维布妥昔单抗的性状。
1. 维布妥昔单抗的药理学特点
维布妥昔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免疫球蛋白G1(IgG1)单克隆抗体。它通过可选择地结合于淋巴瘤细胞表面的CD30抗原上,抑制细胞生长并引发细胞凋亡。此外,维布妥昔单抗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增强自然免疫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2. 维布妥昔单抗的药物形态
维布妥昔单抗是一种冻干粉末状制剂,通常在使用前需要与注射用水进行重构。重构后的溶液是透明无色的,并且不含明显的可见异物。根据剂量的不同,维布妥昔单抗可通过静脉滴注或注射给药。
3. 维布妥昔单抗的药理动力学特性
维布妥昔单抗在体内的药理动力学特性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它的药物分布范围相对较广,可以渗透到肿瘤组织并结合于CD30抗原上,从而发挥治疗作用。在药物代谢方面,维布妥昔单抗主要经由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活性和Fc受体介导的清除途径进行清除。它的血浆半衰期较长,一般为约4天。
4. 维布妥昔单抗的不良反应
维布妥昔单抗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疲劳等,大部分反应较为轻微。此外,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液学异常、肝功能异常和神经系统相关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维布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时,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安全性和药物耐受性。
总结起来,维布妥昔单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淋巴瘤治疗的抗体药物。它通过与CD30抗原结合,抑制淋巴瘤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其凋亡。维布妥昔单抗的药理学特点、药物形态、药力学特性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性状需在临床应用中引起注意。医生和患者在使用维布妥昔单抗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以确保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不良反应。
功能主治:淋巴瘤总体缓解率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1、维布妥昔单抗应在具有抗癌药使用经验的医师监督下使用。 2、维布妥昔单抗不能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给药。 只能通过专门的静脉通路给药,不可与其他药物混合。 3、本品推荐剂量为1.8mg/kg,30分钟以上静脉输注给药,每3周1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最多治疗16周期。 4、周围神经性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应采用延迟给药和减少至1.2mg/kg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新的或恶化的2级或3级病变,应停止给药,直到神经病变改善至1级或基线,然后再1.2mg/kg。 对于4级神经病变,应停止给药。 5、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应采用延迟给药和减少剂量来控制。 对于3级或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应保持维布妥昔单抗的剂量,直至缓解至基线或2级或更低。 对于经历3级或4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应考虑在随后的周期中给予生长因子的支持。 尽管使用了生长因子,但对于复发性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应考虑停药或将计量较少至1.2mg/kg。 6、如果患者体重大于100kg,使用100kg计算剂量。 每次给药前,应监测全血细胞计数。 在输注期间及输注后,应监测患者情况。 治疗应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患有复发或难治性cHL或sALCL且疾病稳定或改善的患者应至少接受8个周期和至多16个周期(约1年)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