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伏立康唑出现不良反应如何应对?
病情描述:注射用伏立康唑出现不良反应如何应对?
展开2023-06-04 10:59:08
1回答
216浏览
好问题
病情描述:注射用伏立康唑出现不良反应如何应对?
展开2023-06-04 10:59:08
1回答
216浏览
好问题
张胜泉
问药网药师
伏立康唑是一种广谱的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然而,它的使用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因为有时注射用伏立康唑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注射用伏立康唑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恶心和呕吐、轻度肝功能不正常以及光过敏反应等。其中,皮疹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它通常发生于治疗开始的前几天内,表现为非特异性苔藓疱疹、红疹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面部肿胀和呼吸急促等严重过敏反应,则需要立即停用伏立康唑。
在处理注射用伏立康唑的剂量和时间时,医生需要注意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在肝脏功能不正常的患者中,伏立康唑的血浆清除率降低,因此需要减少剂量并延长给药间隔。另外,伏立康唑可与一些药物相互作用,包括华法林、苯妥英、环孢素、西咪替丁等,因此在联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药物浓度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为了减少注射用伏立康唑的不良反应,医生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包括:
(1)在给药前应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并定期检测全血细胞计数、肝酶、肾酶等指标;
(2)在治疗开始的前几天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肝、肾功能,特别是在高危患者(如肝功能不正常、肾功能不全等患者)中更需密切监测;
(3)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和儿童患者,应特别注意药物的给予情况;
(4)尽量避免伏立康唑与其他药物的联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总之,注射用伏立康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医生应在严密监测下调整剂量或改用其他药物。同时,患者也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如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功能主治:三唑类广谱抗菌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疗效好,副作用小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本品在静脉滴注前先使用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再稀释至2-5mg/ml。 本品不宜用于静脉推注。 建议本品的静脉滴注速度最快不超过每小时3mg/kg,稀释后每瓶滴注时间须1-2小时以上。 1、成人用药: (1)静脉滴注:首次给药时第一天均应给予负荷剂量,以使其血药浓度在给药第一天即接近于稳态浓度。 详细剂量如下: ①负荷剂量(第1个24小时):每12小时给药1次,每次6mg/kg(适用于第1个24小时)。 ②维持剂量(开始用药24小时以后):每日给药2次,每次4mg/kg。 ③由于口服片剂的生物利用度很高(96%),所以在有临床指征时静脉滴注和口服两种给药途径可以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