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咪嗪(imipramin)是什么时候上市的
病情描述:丙咪嗪(imipramin)是什么时候上市的
展开2025-04-27 08:31:42
1回答
943浏览
好问题
病情描述:丙咪嗪(imipramin)是什么时候上市的
展开2025-04-27 08:31:42
1回答
943浏览
好问题
问药网
问药网官方药师
丙咪嗪(imipramin)是什么时候上市的,丙咪嗪(Imipramin)于1959年1月1日美国批准上市,于2019年12月4日国内批准上市。
丙咪嗪,一种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对于治疗抑郁症和缓解失眠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它是在何时上市的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1. 丙咪嗪的诞生:20世纪50年代
丙咪嗪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问世,作为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它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2. 丙咪嗪的上市时间
丙咪嗪首次上市时间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具体日期可能因地区和药品监管政策而有所不同。
3. 丙咪嗪的发展历程
自丙咪嗪上市以来,其疗效得到了不断验证和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不断深化,丙咪嗪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也在不断优化。
4. 丙咪嗪的地位和应用范围
作为一种经典的抗抑郁药物,丙咪嗪在临床上的地位不可替代。除了治疗抑郁症外,它还被广泛用于治疗其他心理疾病,如焦虑症等。
丙咪嗪的上市标志着抗抑郁药物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机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丙咪嗪及其类似药物将会更加完善,为心理健康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功能主治:适应症为各种病因和症状表现的抑郁状态
用法用量: 在开始使用安拿芬尼进行治疗之前,应首先治疗可能存在的低钾血症(参见注意事项) 应根据不同的个体及患者的情况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方式。原则上应尽可能用最小剂量达到最佳疗效,且慎重地增加剂量,特别是在治疗老年及青春期患者时,因其对安拿芬尼的反应比中间年龄的患者更强。 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QT间期延长和5-羟色胺中毒,建议依照推荐的剂量使用安拿芬尼,当同时服用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的药物或其它5-羟色胺激活药物时,应慎重增加安拿芬尼的剂量。 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应严密地监视患者的疗效及药物耐受性。 抑郁症、强迫症和恐怖症:治疗初期:每次一片,每日2-3次。以后的剂量视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逐渐增加,如在治疗第一周每隔二、三天增加25毫克,直到每日4-6片。 在病情严重时,每日最大剂量可增加到250毫克。一旦病情显著改善,则将剂量调整到维持量,即平均每日25毫克片剂2-4片。 惊恐发作,广场恐怖:初期,每日服用10毫克,根据对药物的耐受程度来增加剂量以达理想疗效。每日所需量因病人而异,差距很大,从25毫克至100毫克不等,如病情需要,可增至150毫克。一般认为,治疗应至少持续6个月,在此期间可逐渐减少维持量。 伴有发作性睡病的猝倒症:每日口服本品25-75毫克。 慢性疼痛状态:剂量应个体化(每日10-150毫克),因考虑患者可能合并用止痛药(或可能减少止痛药的用量)。 老年患者:开始采用每日10毫克治疗,以后逐步增加剂量到每日30-50毫克的合适剂量,通常约需10日左右,以后维持此量直到治疗结束。 少年儿童患者: 强迫症:开始用10毫克片剂每日1片治疗,在10日内,5-7岁的儿童用量增至每日20毫克,8-14岁儿童增至每日20-50毫克,14岁以上的儿童增至50毫克或更多。 夜间遗尿(限5岁及5岁以上,且除外器质性原因;用药前需认真比较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收益;应考虑到可能需要的替换治疗):初期日剂量:5-8岁--10毫克片剂,2-3片;9-12岁--25毫克片剂,1-2片;12岁以上--25毫克片剂,1-3片。在用药一周内无充分疗效时,应给以更高剂量。一般应在晚饭后一次性给药,但对入睡不久便遗尿的儿童要预先( 下午4时) 给予部分剂量。获得预期疗效后,应逐渐减少维持量,并继续治疗1-3个月。 尚无对5岁以下儿童的用药经验。 对于患有抑郁状态(可有不同原因及表现)、恐怖症、惊恐发作、发作性睡病伴发猝倒、慢性疼痛状态的少年儿童患者,没有足够的关于安拿芬尼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因此,对于患有这些疾病的0-17岁的患者,不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