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穿孔临床上以
腹部创伤引起多见,肠道本身疾病引起的相对较少见,主要是肠道肿瘤、肠道特异性疾病、异物引起。肠穿孔一经诊断即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剖腹探查和手术治疗。如患者体质较差,病情较重,可采取用时短、操作简单、对机体干扰小、对组织破坏少的修补术。
1.麻醉
2.术前准备
(2)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3)应用抗生素。
1.较小、分散、不影响肠壁血供的小肠穿孔。
2.早期的盲肠、升结肠的较小穿孔。
手术步骤大致如下:
1.采用腹部探查切口。
2.探查、找到穿孔部位。
3.注意穿通伤和多处损伤的可能。
4.注意肠系膜有无损伤,观察肠壁血供情况。
5.修整创缘,缝闭裂口,分层间断内翻缝合。
1.探查腹腔要仔细,避免遗留病灶。
2.术中修剪肠管边缘要注意肠管血运。
3.如穿孔时间较长,组织水肿者,宜行肠部分切除术。
禁食至肠蠕动恢复,逐渐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食用不易消化、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