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更多功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出现心脏急性缺血症状
典型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闷痛,可向外周放射,呈间断性或持续性
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者糜烂使血栓形成,造成心肌缺血
抗血栓治疗,尽快恢复患者心肌的血液灌注
定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是大多数ACS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类
根据患者发病时的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可将ACS分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
STEMI是在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
根据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主要为心脏肌钙蛋白cTn)测定结果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UA)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三种:
静息型心绞痛,常发作于休息时,持续时间通常>20分钟。
初发型心绞痛,通常在首发症状1~2月内,很轻的体力活动可诱发。
恶化型心绞痛,在相对稳定的劳动性心绞痛的基础上心绞痛逐渐增强,疼痛更剧烈、时间更长更频繁。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常因心肌严重的持续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病理上可出现灶性或心内膜下心肌坏死。
发病情况
近年来NSTEACS发病率显著升高。
目前临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超过70%的患者为NSTEACS,已成为常见临床急重症。
发达国家经过数十年规范化的心血管疾病预防,STEMI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而我国则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