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腐蚀性胃炎是由于自服或误服强酸(如硫酸、盐酸、硝酸、醋酸、来苏)或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腐蚀剂后引起胃黏膜发生变性、糜烂、溃疡或坏死性病变。早期临床表现为胸骨后及上腹部的剧痛,重者导致出血或穿孔,晚期可导致
食管狭窄。
损伤的范围和深度与腐蚀剂的性质、浓度和数量,腐蚀剂与胃肠道接触的时间及胃内所含食物量有关。
吞服腐蚀剂后患者即感口腔、咽喉、胸骨后及上腹部剧烈疼痛、烧灼感,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血性物或黏稠的分泌物,严重时可因食管、胃广泛的腐蚀性坏死而至休克,也可出现食管及胃的穿孔,引起
纵隔炎、
胸膜炎和弥漫性腹膜炎,有继发感染者可出现
高热。不同的腐蚀剂可在口、唇及咽喉部产生不同颜色的灼痂,如硫酸致黑色痂,盐酸致灰棕色痂,硝酸致深黄色痂,醋酸致白色痂,强碱则黏膜呈透明性水肿。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必要时对剩余腐蚀剂或呕吐物进行化学鉴定。
2.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以免引起食管和胃穿孔,待急性期过后,钡餐检查可了解胃窦黏膜有无粗乱、胃腔有无变形,食管有无狭窄,也可了解
胃窦狭窄或
幽门梗阻的程度。晚期如患者只能吞咽流质时,可吞服碘水造影检查。
(2)
胃镜检查 早期绝对禁忌胃镜检查;晚期如患者可进流质或半流质,则可谨慎做胃镜检查,以了解食管与胃窦、幽门有无狭窄或梗阻。如食管高度狭窄,胃镜不能通过时,不应硬性插入,以免发生穿孔。
由于与强酸或强碱接触,食管和胃常产生全层灼伤。此种坏死组织易液化而遗留较深的溃疡乃至穿孔,晚期可引起
消化道狭窄。
1.治疗原则
应了解口服的腐蚀剂种类,并及早静脉输液补充足够的营养,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保持呼吸道畅通;禁食,一般忌洗胃,以免发生穿孔,如有食管或胃穿孔的征象,应及早手术。
2.减轻腐蚀剂继发的损害
为了减少毒物的吸收,减轻黏膜灼伤的程度,吞服强酸者可先饮清水,口服
氢氧化铝凝胶,或尽快给予牛乳、鸡蛋清、植物油口服;吞服强碱者可给予食醋加温水口服,一般不宜服浓食醋,因浓食醋与碱性化合物作用时,产生的热量可加重损害,然后再服少量蛋清、牛乳或植物油。
3.对症治疗
剧痛者给予止痛药,如吗啡肌注;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已有喉头水肿、呼吸严重阻塞者,应及早作气管切开,并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在早期,为了避免发生喉头水肿,可酌情在发病24小时内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减轻咽喉局部水肿,并可减少胶原及纤维瘢痕组织的形成。可用
氢化可的松或
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数天后可改成泼尼松片口服,但不应长期服用。
4.并发症的治疗
如并发
食管狭窄、
幽门梗阻者可行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局部狭窄时,可植入支架治疗,不宜行扩张或支架治疗者应行手术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