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药物、物理、光电、手术等治疗改善瘢痕形态和症状的过程
可缩小瘢痕体积、减轻局部症状,达到改善外观和功能目的
在正规医疗机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可能出现疼痛、热灼伤、感染、瘢痕再次增生等不良反应
定义
瘢痕治疗,即通过药物、物理或手术治疗等多种方式达到缩小瘢痕体积、减轻瘢痕局部异常感觉(疼痛、瘙痒等),改善外观和/或功能的目的。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光电治疗(如染料激光、点阵激光等)、
放射治疗(常用在
瘢痕疙瘩切除术后)、冷冻及压力疗法。
瘢痕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是创伤愈合的正常生理过程,并受多种局部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瘢痕可能会明显影响容貌和/或功能,部分还伴有感觉异常。因此,对瘢痕的治疗很有必要。
瘢痕的治疗属于综合治疗,根据瘢痕的进展成熟特点,多以药物治疗、光电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其他治疗为辅。本篇主要介绍这3类治疗方法。
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治疗瘢痕的欲望多比较强烈,多种治疗的综合治疗多可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治疗疾病
治疗需求主要来自因外伤、手术创面、烧烫伤,或炎症性、感染性皮肤疾病,如痤疮、毛囊炎、水痘和疫苗接种等导致的瘢痕。
瘢痕在临床上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表浅性瘢痕:又称常规瘢痕,一般是皮肤损伤愈合后遗留的平于皮肤表面的瘢痕组织,大多无功能障碍,颜色也会逐渐趋于正常肤色。
萎缩性瘢痕:多见于伴有深层损伤、缺失的创伤,表现为局部皮肤凹陷,如痘坑。
增生性瘢痕:皮肤损伤愈合后出现的凸出于皮面的瘢痕组织,少数人伴有局部疼痛、瘙痒不适。
瘢痕疙瘩:是特殊类型的增生性瘢痕,瘢痕的范围不仅凸出于皮肤表面,还通常侵犯周围正常组织而超出原来皮肤损伤范围。
治疗效果
无论是哪种治疗方式均不能完全去除瘢痕。目前临床对于瘢痕治疗的目标主要有以下4个:缩小瘢痕体积、减轻局部症状(如疼痛、瘙痒等感觉异常)、改善外观、改善功能。
不同类型及不同时期的瘢痕,适宜的治疗措施也不同,但多数会达到部分治疗目标。
安全性
正规医疗机构、由专科医师进行面诊并选择合适的瘢痕治疗方案,选择经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的注射药物、光电设备,治疗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多数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但仍有局部破溃、热灼伤、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
瘢痕明显影响外观、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者,在围手术期也有术区出血、感染和再次瘢痕增生等风险可能。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光电和药物注射治疗
按《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要求,针对瘢痕的光电治疗和注射治疗被列入微创治疗项目。
虽属于有创治疗项目但并未做分级,对操作者有一定的技术水平要求,难度不大,仍需到正规医疗机构诊疗,需要注意辨别。
这类治疗技术已在我国长期开展,技术已经成熟。
手术治疗
瘢痕的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对应的手术术式也不同。
单纯的瘢痕切除缝合术为一级手术,即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较低的手术。而对于瘢痕面积较大、或位于重要的功能部位,需要联合简单或复杂皮瓣移植者可上升为三/四级手术,即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瘢痕的手术治疗已经开展多年,技术比较成熟,但设计皮瓣移植的瘢痕改型手术对医疗机构级别及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瘢痕治疗费用与瘢痕面积、治疗方案相关。少数伴有功能障碍的瘢痕,部分药物及手术治疗在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内,多数瘢痕治疗不是医保范围内项目,详细情况需咨询专科医生及医院的医保咨询窗口。
药物治疗的费用在500~3000元,包括注射费、药剂费、注射耗材费等。医院等级、药剂种类和剂量等不同,费用会有所差别。
光电治疗费用会因光电治疗的类型、瘢痕面积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单次的治疗费用一般在数百到15000元左右,但若要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多次光电治疗。
瘢痕手术的费用因瘢痕的具体情况及手术方式有较大差异,单纯的瘢痕切除通常在500~3000元之间,但若瘢痕手术涉及皮瓣移植、扩张器植入等复杂的手术操作,费用相对较高,通常在15000~50000元,包括手术费、麻醉费、材料费等。
医院科室选择
正规医疗机构可以开展瘢痕相关的注射及光电治疗。这项治疗一般是在医疗美容科、整形外科、皮肤科或皮肤美容科等完成。
瘢痕手术则要根据瘢痕的情况来决定就诊的医疗机构级别,一般一级医院可以开展一、二级手术,二级医院重点开展二、三级手术,三级及以上医院重点开展三、四级手术。一般是在医疗美容科、整形外科完成。
进行
瘢痕治疗前,需要了解该治疗的适宜情况和不宜情况。
适宜情况
瘢痕位于面颈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影响外观且有改善意愿者。
瘢痕位于口周、眼周或关节周围,影响功能者。
瘢痕增生明显并伴有明显疼痛、刺痒等感觉异常,持续不缓解者。
不宜情况
以下情况在没有控制或改善前,不建议进行瘢痕的相关治疗。
处于生理期、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
瘢痕及周围存在开放性创面或活动性感染者。
瘢痕局部处于某皮肤疾病的急性期或进展期,如
接触性皮炎、湿疹、白癜风等。
伴有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严重系统性疾病者应尽量避免有创性瘢痕治疗。
正在使用抗凝剂、活血剂等影响凝血的药物,如
阿司匹林等,建议至少停用1周后再接受注射治疗,若需进行瘢痕手术则需更严格的评估。
瘢痕相关的光电、注射治疗及简单的瘢痕改型手术一般在门诊就可以完成,而涉及皮瓣或扩张器植入等复杂瘢痕手术一般需要住院治疗。
治疗前检查
瘢痕治疗前需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排除光电、药物治疗禁忌证。瘢痕手术需按照术前评估进行。
若瘢痕就诊者无基础疾病,药物及光电治疗前无需实验室检验和特殊检查。而对于有影响凝血功能疾病或需要手术者,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术前感染八项等实验室检查和胸片(或胸部CT)、
心电图等检查。
问诊期间还需对就诊者心理状态进行客观评估,对瘢痕治疗效果期望过高者,需告知可能达到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其期望值,同时需就治疗及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予以告知。经过沟通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者则建议暂缓治疗及手术。
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使用的药物
瘢痕有创光电治疗和药物注射治疗需要停止使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但具体要结合原发疾病的控制情况、遵循原开具医嘱的专业医师建议,不可盲目停药。
女性需避开生理期
除部分创伤较小的光电治疗外,其他治疗均要求避开月经期。尤其是瘢痕手术,否则可能导致恢复期延长甚至出现皮瓣坏死等严重后果。
安排生活工作
光电注射类治疗恢复期较短,一般需要1~3天,期间面部会有轻度肿胀或结痂,避免揉搓治疗部位,保持干燥、严格防晒等。瘢痕手术的恢复期相对较长,一般7~14天,扩张器植入及二期瘢痕改型手术则需要3~6个月时间。
护理准备
光电治疗后建议严格防晒、避免暴力揉搓治疗区域;瘢痕内注射后需要治疗区避水6~8小时,需避免大力揉搓和外力碰撞。瘢痕手术治疗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手术方式不同进行规范的专科护理。
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生会说明瘢痕光电治疗、药物注射治疗的风险和治疗后注意事项等,就诊者或家属需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这两项瘢痕治疗一般不需要麻醉或
表面麻醉,表面麻醉时不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但若有明确麻醉药物过敏史等需向医生提前说明。
瘢痕手术一般需要在
局部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或
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会根据瘢痕的具体情况详细向就诊者及家属告知适宜的手术方式、围术期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等,就诊者需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等。
治疗过程
瘢痕治疗时间视具体治疗类型不同,需要0.5~3小时,麻醉方式可能为
局部麻醉或
全身麻醉,可能需要联合进行放疗。
清洁治疗部位皮肤
瘢痕光电治疗和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前,患者清洁皮肤,拍照、操作前正规消毒即可;准备手术者需由护士进行术前备皮(即剔除手术区的毛发),后由医务人员拍照记录。
麻醉
部分瘢痕相关光电、注射治疗可不进行麻醉,对疼痛不耐受者可使用
表面麻醉。但对于
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欠佳。
光电治疗过程
消毒
医生在治疗前用75%医用酒精消毒拟治疗区域,酒精过敏患者可碘伏消毒3次,后再用生理盐水脱色1~2次,等待皮肤自然干燥或无菌纱布擦干。
患者准备
适当暴露治疗部位。某些光电治疗过程中需佩戴特定的护目镜,
治疗中注意事项
瘢痕光电治疗过程中即使进行表面麻醉也会有轻微疼痛,但若疼痛突然加重需及时与操作医生沟通,以免造成局部热灼伤及其他不良反应。若在光电治疗过程中需要调整体位,需要提前与操作医生沟通,避免出现意外损伤。
瘢痕内药物注射过程
消毒
在治疗前用75%医用酒精消毒拟治疗区域,酒精过敏患者可碘伏消毒3次,后再用生理盐水脱色1~2次,等待皮肤自然干燥或无菌纱布擦干。
患者准备
根据瘢痕部位摆放合适的体位。
治疗过程
一般在瘢痕体及周边进针,根据瘢痕的厚度及面积预估注射剂量,注射过程中会有胀痛感。
手术治疗过程
手术前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瘢痕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
根据瘢痕类型及面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按照瘢痕的形状设计切口线、皮瓣切口线等,切除瘢痕组织后直接拉拢缝合或转移皮瓣覆盖创面。
部分瘢痕必要时放置切口引流片或引流管。若瘢痕的面积较大且不宜进行皮瓣移植,还需先一期进行扩张器植入,规律打水膨胀周围正常皮肤后再进行二期瘢痕改型术。
放射治疗
放疗推荐在术后24小时开始,每次2~5Gy,总量控制在15~20Gy,疗效比较确切。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放疗方案,治疗中医生会尽可能使用最低辐照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
治疗时间
瘢痕光电、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操作时间较短,大约需要0.5~1小时,治疗时间会受就诊者配合程度、麻醉效果、瘢痕的面积范围等因素影响。
瘢痕手术的时长因手术方式的不同差异较大,不能一概而论,较小的单纯瘢痕切除术一般需要0.5~1小时,涉及复杂皮瓣的瘢痕改型术则需2~3小时。
瘢痕治疗后的护理十分重要,主要包括保持治疗部位清洁干燥、严格防晒等。若出现疼痛、
瘀斑、感染、
色素沉着等并发症,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就诊。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治疗后即刻护理:光电、注射后注意保持注射区域干燥,严格防晒。
家庭护理:有创光电治疗、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后6~8小时内避免沾水,若出现结痂宜自动脱落。
瘢痕手术后护理:拆线前需注意保持术区清洁,避免外包敷料及切口沾水;包扎意外脱落或被水打湿需及时换药。扩张器植入后需要格外注意对水囊的保护,并遵嘱定期注水治疗。
监测与检查
瘢痕光电治疗后1~3天内会有轻度红肿属于正常现象,部分创伤较大的光电治疗后3~5天,局部会形成较稳定的痂皮。但若红肿持续不消退、或疼痛明显、或伴有水泡出现,可能是热灼伤,需尽快到医院处置。
瘢痕内药物注射后少数会出现局部淤青,一般可自行消退。
瘢痕手术若手术切口处有放置引流,术后需关注引流情况并记录引流量。
饮食营养
瘢痕光电、注射治疗后对饮食无特殊要求,治疗后减少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酒、辣椒等),以免刺激治疗部位皮肤,导致治疗部位感染、色素沉着等不良后果。
瘢痕手术需要
全身麻醉者,术后第1天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饮食以流食为主,避免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随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建议戒烟限酒,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鱼肉、牛奶等。
并发症及应对
瘢痕的多种治疗方式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
疼痛
瘢痕光电治疗后短时间内局部红肿、疼痛属于正常现象,治疗后冷敷可以缓解疼痛。
瘢痕的注射药物一般使用
利多卡因注射液(
局部麻醉药物)稀释,因此注射后不会有明显的疼痛不适。
瘢痕手术后术区疼痛一般不会太明显,不恰当的牵扯活动或切口感染等异常情况下会导致局部比较明显的疼痛,需由专科医师判断后处理。
放疗后局部也可能出现刺痒、脱屑和疼痛等,可及时咨询医生进行专业处理。
瘀斑
瘢痕内药物注射属于有创操作,且处于增生期的瘢痕,血管较丰富,治疗后出现小范围的皮下瘀斑属于正常现象,待其自行吸收即可。
瘢痕手术后,若引流不彻底或加压包扎不到位会在局部形成血肿,典型的症状是明显的疼痛和肿胀。
血肿形成后恢复时间较长,建议72小时规律热敷,较大的血肿需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来缩短恢复时长。
感染
瘢痕光电治疗、瘢痕内注射治疗后出现感染与无菌操作不规范、注射针孔感染及治疗后护理不规范等因素有关。表浅部位感染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
莫匹罗星软膏等),深部感染必要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全身性抗感染治疗。
比较复杂的瘢痕手术一般术后会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5天,感染出现后还需术区定期换药,必要时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
过敏
瘢痕光电、药物治疗时出现的过敏多是因表面麻药成分或注射剂成分导致。术前了解过敏史、外用药物及护肤产品使用史等有助于避免过敏发生。
若注射治疗过程中出现红斑、
丘疹等过敏反应,须立即终止治疗并对症处理,可口服
氯雷他定对症,过敏反应较重时需使用激素(如
地塞米松注射液等)对症。
色素沉着
色素沉着常发生于瘢痕光电治疗、放疗后未严格防晒,或恢复过程中曾感染和过敏等。
若治疗后出现色素沉着,可尝试严格防晒、令其自行代谢2~3月,多数可以明显淡化甚至消失。
若色素沉着仍较明显,或位于暴露部位比较影响外观则应到正规医院规范治疗,盲目自行用药可能会加重色素沉着,期间仍需严格防晒。
热灼伤
热灼伤常见于瘢痕光电治疗后,与激光能量过大或治疗后降温处置不及时等因素相关。主要表现为疼痛、红肿、水疱等,需根据创面的情况进行规范处理。
外用一些抗生素软膏及生长因子凝胶类药物以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后定期换药直至创面愈合。
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持创面干燥、严格防晒。
局部形态不良
瘢痕内药物注射后可能会因药物注射不均匀等因素导致瘢痕不均匀软化,而出现凹凸不平外观,可待时间推移形态好转。
瘢痕手术后的形态不佳多表现为切口处再次瘢痕增生,一般在瘢痕手术后会在切口愈合后外用抗瘢痕增生类药物,对于增生明显者还可尽早光电、药物注射等治疗干预。
恢复过程
疼痛、手术部位恢复情况
光电、注射治疗后疼痛一般会在短期内自行消失;瘢痕手术后数天常会感觉到疼痛,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在排除术区血肿、感染等异常情况后口服镇痛药物对症治疗。
瘢痕术后拆线或拔除引流管
术后一般会定期伤口换药,约3天一次。1天后通常可拔除引流片或引流管。术后拆线时间取决于手术切口的愈合状态。
手术切口的愈合时间与切口位置有关,一般头面部张力较小的瘢痕切口5~7天即可愈合,躯干部位则需9~10天,四肢尤其是关节部位则需14天或更长时间,具体需要根据换药时切口的愈合情况来决定。
高龄患者、合并一些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或恢复过程中切口出现感染或血肿者愈合时间可能会适当延长。
局部形态不良
是指瘢痕再次增生或手术切除后瘢痕再次出现,再循环瘢痕的规范治疗即可。
后续治疗
瘢痕光电治疗、瘢痕内药物注射后一般无需后续治疗,但一般需要长期规律治疗才能达到比较理想效果。瘢痕手术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在手术切口愈合后进行预防瘢痕增生的治疗,如放射治疗、外用抗瘢痕药物、光电治疗等。
日常生活
瘢痕发生的预防和早期处理
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减少外伤,从根本上预防皮肤损伤、瘢痕愈合。如果发生创伤及时就医治疗,有皮肤切口的手术,按照医生的要求早期治疗和合理的功能锻炼可减少瘢痕的增生。
发生开放性创伤、创面,伴有皮肤软组织缺失或创口感染不能一期愈合时,应及时就医清创修复创面,去除异物。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增生。
伤口及时拆除缝线。
创面愈合后可早期采用加压、硅胶膜贴敷或其他药物如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肝素钠尿囊素等治疗。加压治疗目前仍是全身大面积瘢痕早期处理的主要方法。
植皮术后肢体抗挛缩位固定和适度功能锻炼是预防瘢痕挛缩的重要措施。
瘢痕治疗后日常注意事项
瘢痕光电治疗后需严格防晒。
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恢复后对日常生活没有影响,注意保护好治疗区域,表面搔抓、摩擦等机械性刺激。
瘢痕手术后短期内手术切口仍会有局部发硬、麻木的现象,属于正常现象,这些症状会随着时间逐渐恢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