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又称感染后脑脊髓炎、预防接种后脑脊髓炎,是指继发于麻疹、风疹、水痘、天花等急性出疹性疾病,或预防接种后,因免疫机能障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脱髓鞘疾病。病毒感染或免疫接种通常作为本病直接病因或诱发因素。病理改变以散发于脑或脊髓内的多发性脱髓斑块为特征。临床表现为
高热、
意识障碍、痫性发作、烦躁不安、肢体瘫痪及进行性加深的昏迷为特点,来势恶险,病死率高。
本病为单相病程,症状和体征数日达高峰,与病毒感染有关,尤其麻疹或水痘病毒。
脑脊髓炎也见于
狂犬病、天花疫苗接种后,偶有出现在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后的报道。许多脑脊髓炎患者是继发于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像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
支原体肺炎病毒感染后。发病数周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改善或部分改善。用脑组织和弗氏完全佐剂免疫动物可造成实验动物模型EAE,具有与人类MS相同的特征性小静脉周围脱髓鞘及炎性病灶,推测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认为ADEM是急性MS或其变异型。目前认为该病是因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所致机体产生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碱性蛋白特异性序列的细胞免疫应答,导致血管周围神经免疫性应答,并引起脑和脊髓弥散性炎症。
1.大多数病例为儿童和青壮年,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1~2周急性起病,多为散发,无季节性,病情严重,有些病例病情凶险,常见于
皮疹后2~4天,患者常在疹斑正消退、症状改善时突然出现
高热、痫性发作、昏睡和深昏迷等。
2.
脑炎型首发症状为头痛、发热及意识模糊,严重者迅速昏迷和去脑强直发作,可有痫性发作,脑膜受累出现头痛、呕吐和
脑膜刺激征等。
脊髓炎型常见部分或完全性弛缓性截瘫或四肢瘫、传导束型或下肢
感觉障碍、病理征和
尿潴留等。可见视神经、大脑半球、脑干或小脑受累的神经体征。发病时背部中线疼痛可为突出症状。
3.急性坏死性出血性
脑脊髓炎又称为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认为是ADEM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表现高热、意识模糊或昏迷进行性加深、烦躁不安、痫性发作、偏瘫或四肢瘫;CSF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EEG弥漫慢活动,CT见大脑、脑干和小脑白质不规则低密度区。
1.血象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加快。
脑脊液压力增高或正常,CSF-MNC增多,蛋白轻度至中度增高,以IgG增高为主,可发现寡克隆带。
2.脑电图
可见广泛中度以上异常,常见θ和σ波,亦可见棘波和棘慢复合波,但无特异性。
3.CT检查
显示白质内弥散性多灶性大片或斑片状低密度区,急性期呈明显增强效应。
4.脑MRI
可见白质内散在多发的非对称性长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灶,也可侵犯基底节、丘脑、小脑、脑干及脊髓。
诊断要点:①儿童及青壮年患者,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急性起病,病情严重或险恶。②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弥漫性损害脑膜受累和
脊髓炎症状,脑型突出表现为精神症状和
意识障碍,可伴
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和小脑体征等;脊髓型出现截瘫、上升性麻痹和尿便障碍等。③
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增高,蛋白轻中度增高,CSF-MNC增多,IgG增高,寡克隆带少见;脑电图广泛中度异常、CT或MRI显示脑和脊髓内多发散在病灶。
本病需与乙型脑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鉴别。乙型脑炎有明显流行季节,ADE则为散发性;脑炎与
脊髓炎同时发生可与病毒性脑炎鉴别:
1.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可散发,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可见反复的
口唇疱疹,其他前驱症状不明显。以精神症状最突出,有
高热和抽搐及
高颅压等症状,可很快陷入昏迷,病死率极高脑脊液中可见出血性改变可检出特异性IgM抗体,脑电图以额叶和颞叶变化为主,可为慢波或癫痫样发放,双侧常不对称一侧颞叶反复出现更有意义。CT和MRI均可见额叶和颞叶的出血样改变,这些是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不同之处。
2.流行性乙型脑炎
季节性发病,7~9月居多,虫媒传播。急性起病,表现为高热、头痛抽搐和高颅压症状,可累及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等多个部位。可表现全身中毒症状,周围血白细胞增高,以
中性粒细胞居多,脑脊液早期以中性多形核白细胞为主,4~5天后可转为以
淋巴细胞增高为主。发病后2周后可检测出特异性抗体。MRI是对称性双侧丘脑、基底核病灶。
3.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病
多数学者认为系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暴发类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多于发病后几天内死亡。脊髓受累的症状较脑部症状少见或被脑部症状掩盖。周围血和脑脊液可出现白细胞明显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为免疫系统异常活跃的反映。影像学可在软化灶和坏死灶的内部或周边见到出血灶,亦为弥漫性表现,多为片状分布。有人报道以磁共振发现从ADE逐渐进展到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的病例。可能的原因在Hurst最早的病理报道中描述为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周围红细胞渗出、血管壁坏死、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反应。可能是在比较严重的病例,在脱髓鞘的同时,微小血管周围受到损伤,血管基质水肿,病灶逐渐融合形成比较大的病灶,从而导致出血的发生。磁共振的发现证明了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为急性播散。
急性播散性为本病与MS的主要区别,MS从理论上讲是散在、多发的病灶而非弥漫性,并且多次发生,有复发-缓解的病程。临床上确有部分MS患者起病可比较急,也缺乏复发-缓解的特点,病程也比较短,呈现单时相的病程。这一类型的患者无论从发病机制还是病理及病理生理上与ADE都是难以鉴别的,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一个过渡类型。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来看,脱髓鞘性疾病是其共同的要点,而对于发病比较快,病程进展也比较快的患者,及时采取特异性的治疗措施来挽救濒危组织是最为重要的。
1.急性期静脉注射或滴注足量的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早期用药可减轻脑和脊髓水肿,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炎性脱髓鞘病变。
静脉滴注,连用5天,随后改为强的松口服,逐渐减量,短期快速减速易导致ADEM复发。
2.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3~5天,可单独应用或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3.大剂量激素治疗无效可试用血浆交换。
4.ADEM急性期支持治疗非常重要,
高热、昏迷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和冬眠疗法,
颅内压增高可用脱水剂,还要注意控制感染和癫痫发作,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可用脑复康、胞二磷胆碱和维生素B类药物。
ADEM的预后与病因有关,麻疹后ADEM的预后差,病死率可达20%,风疹、水痘引起的ADEM预后较好;约70%的非特异性感染的ADEM可完全恢复。部分患者残留神经体征、智力损害和行为异常。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一般多久会复发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复发的,但也有复发可能,具体多久复发一次不确定,存在个体差异性。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就是累及脑和脊髓白质的急性脱髓鞘疾病,病理特征多表现为多灶性、弥散性髓鞘脱失,一般呈单相病程很少复发。
其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可能是病毒感染或服用药物后,某些致病因子改变抗原性,使自身抗体不能识别这种抗原,产生针对自身髓鞘免疫反应,可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偏瘫、癫痫、惊厥等。
一般情况下只要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基本能恢复正常,可长期不复发,但如果机体免疫力低下还是有复发的可能,具体多久时间复发是不确定的。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