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强直性肌病

更多功能

肌强直性肌病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概述
肌强直性肌病是一组肌肉疾病,指骨骼肌在随意收缩或受物理刺激收缩后不易立即放松,电刺激、机械刺激时肌肉兴奋性增高,重复收缩或重复电刺激后骨骼肌松弛,症状消失;寒冷环境中强直加重;肌电图检查呈现连续的高频放电现象。该类疾病包括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先天性肌强直、先天性副肌强直等。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神经科
临床症状
肌肉萎缩、肌无力、吞咽困难、肢体僵硬等。
危害
该类病可累及肌肉、心脏、晶状体、内分泌腺、中枢神经等多个系统,还可出现白内障、心律失常、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并发症
白内障、心律失常、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等。
检查
肌电图、心电图、肌肉活组织检查、基因检测、磁共振、肌酸激酶等检查。
诊断
据家族史、典型临床症状,结合基因检测、肌电图、肌肉活组织、肌酸激酶等检查可做出诊断。
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为主,防止肌强直症状加重,针对疾病类型进行治疗。
治愈性
先天性肌强直和副肌强直治疗效果良好,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个体间差别很大,轻者疗效较好,重者疗效不太理想。
饮食建议
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忌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