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制的器具选用相应的手法,在人体背部进行刮拭,使皮下出现点状或斑状出血点来防病治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极度虚弱或消瘦者不宜刮痧
在专业医生操作下对证治疗通常并无危害
定义
背部刮痧,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以经络学说皮部理论为基础,利用铜钱、瓷匙、牛角片、玉石片等特制器具,按照一定的动作要求和技术要领,在背部进行刮拭,使皮下出现点状或斑状出血点(“痧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刮痧的分类
广义的刮痧疗法,其具体操作方法很多,除刮痧法外,还包括扯痧法、挑痧法、放痧法、焠痧法、掐痧法和拨痧法等。
疗效和安全性
适宜疾病
刮痧法具有疏通经络、畅达气血、平衡阴阳、调节脏腑,从而增强机体的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背部刮痧刮拭背部可以调节全身气机及五脏六腑的机能,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临床上适用于治疗感冒、发烧、中暑、肠胃病、肩周炎、腰肌劳损、
肌肉痉挛等病证。
治疗效果
大多数患者通过背部刮痧治疗疾病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如治疗背部软组织疼痛、腰肌劳损等,背部刮痧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如治疗中暑、感冒、咳嗽等,背部刮痧可以起到开窍泻热、通达阳气的作用。
安全性
背部刮痧疗法简便,易于操作,安全性较高。其不良反应多见于背部刮痧使局部组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和破裂,血液外溢,局部形成瘀血斑,一般属于正常现象,感染风险较小。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背部刮痧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是一种安全自然经济的疗法,可在正规医疗场所由专业医生操作。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进行这项操作的单次费用通常在30-200元不等,包括治疗费、材料费等。根据所治疾病、挂号科室、操作医生职称、医院等级、耗材种类不同,费用会有所差别。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以及门诊与住院报销的比例也不同,均会导致治疗费用存在差异。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各级中医院的多个科室均可做这项治疗,西医院的中医科、针灸科也能进行操作。这项治疗一般是在门诊完成。
古籍记载
《景岳全书·杂证谟》:“盖以五脏之系,咸附于背,故向下刮之,则邪气亦随而降。凡毒气上行则逆,下行则顺。改逆为顺,所以得愈。虽近有两臂刮沙之法,亦能治痛,然毒深病急者,非治背不可也。。
现代研究
刮痧的现代研究主要从活血化瘀、免疫调节、改善新陈代谢等方面进行。
刮痧通过加强局部循环,提高局部组织痛阈,舒展肌肉紧张,来解除肌紧张,以消除疼痛。
刮痧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刮痧作为一种诱导因素能够降低白细胞的炎性反应,这可能是其临床退热的作用机理之一;刮痧明显升高体内
总胆红素水平,是其对疾病良好治疗作用的部分机理。
适宜情况
背部刮痧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开窍泻热、通达阳气、泻下秽浊、排除毒素等作用,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等病症,还可用于强身健体、减肥、美容等。
痧症多发于夏秋两季,微热形寒,头昏、恶心、呕吐,胸腹或胀或痛,甚则上吐下泻,多起病突然,取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刮治,如见神昏可加用印堂穴、太阳穴。
中暑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轻轻顺刮,逐渐加重。伤暑表证,取患者颈部痧筋(颈项双侧)刮治。伤暑里证,取背部刮治,并配用胸部、颈部等处刮治。
湿温初起见厌食、倦怠、低热等症,取背部自上而下顺刮,并配用苎麻蘸油在腘窝、后颈、肘窝部擦刮。
感冒取生姜、葱白适量,切碎和匀布包,蘸热酒先刮擦前额、太阳穴,然后刮背部脊柱两侧,也可配合刮肘窝、腘窝。如有呕恶者加刮胸部。
发热咳嗽取颈部向下至第4腰椎处顺刮,同时刮治肘部、曲池穴。如咳嗽明显,再刮治胸部。
风热喉痛取第7颈椎至第7胸椎两旁(蘸盐水)刮治,并拧提颈部前两侧肌肉(胸锁乳突肌)约50次。
呕吐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至腰部顺刮。腹痛,取背部脊柱旁两侧刮治;也可同时刮治胸腹部。
疳积取长强穴至大椎穴处刮治。伤食所致呕吐腹泻,取脊椎两侧顺刮;如胸闷、腹胀剧痛,可在胸腹部刮治。按疾病类型划分,可以有寒证、虚证等;按不同艾灸方式分,也有不同的适宜疾病。
不宜情况
严重
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极度虚弱或消瘦者。
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烧伤、体表肿瘤、皮肤溃烂,或外伤骨折处。
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等不配合进行刮痧者。
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者。
背部刮痧前可与医生了解这种操作的优缺点,在充分了解背部刮痧疗法的意义及疗效后再进行治疗。操作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术后宜适当休息后再进行活动,背部刮痧后不可马上洗澡及受风寒等。
治疗前检查
背部刮痧是一项临床上较常规使用的外治法,一般无需特殊检查,但对于皮肤感觉障碍,或伴有皮肤病变者,如皮肤溃烂等,需谨慎使用。
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接受的药物
如果正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可能需要调整或者停用,但具体要遵循医嘱。
合理安排饮食、日常活动
患者在过饥过饱、疲劳、醉酒、精神紧张等情况下不宜进行背部刮痧疗法,因此,请据此合理安排饮食及其他活动的时间。背部刮痧后不宜立即进行洗澡,术后背部不宜沾水,应保持清洁、干燥。
衣着配饰要求
患者来就诊时应尽量穿着宽松的衣服,以方便充分暴露施术部位。
施术前准备
患者在治疗前应自行清洁施术部位。背部刮痧前由医生或助手进行局部消毒,以防止感染。
病情告知
医生一般会详细说明背部刮痧治疗情况,以及操作风险和注意事项等,如有任何疑问及时询问,积极配合治疗。
其他
此外,背部刮痧还有其他一些注意事项。
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免感受风寒;夏季刮痧时,应避免风扇、空调直接吹刮拭部位。
刮痧后不宜即刻食用生冷食物,出痧后30分钟以内不宜洗澡。
年迈体弱、儿童、对疼痛较敏感的患者宜用轻刮法刮拭。
背部肌肉丰厚,宜用刮痧板的横面(薄面、厚面均可)刮拭。
刮痧器具选择
刮痧器具
刮痧器械多以砭石、
水牛角、玉石等为材质,介质多为油、乳等润肤增效剂。
按材质分类
水牛角刮痧板:用天然水牛角加工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消肿的作用。
砭石刮痧板:用特殊的砭石加工制成,具有镇惊、安神、祛寒的作用。
陶瓷刮痧板:用陶瓷材料烧制而成,具有耐高温、防静电的作用。
玉石刮痧板:用玉石材料加工而成,具有清热、润肤、美容的作用。
按形状分类
椭圆形刮痧板:呈椭圆形或月圆形,边缘光滑,宜用于人体脊柱双侧、腹部和四肢肌肉较丰满部位刮痧。
方形刮痧板:一侧薄而外凸为弧形,对侧厚而内凹为直线形,呈方形,宜用于人体躯干、四肢部位刮痧。
缺口形刮痧板:边缘设置有缺口,以扩大接触面积,减轻疼痛,宜用于手指、足趾、脊柱部位刮痧。
三角形刮痧板:呈三角形,棱角处便于点穴,宜用于胸背部肋间隙、四肢末端部位刮痧。
梳形刮痧板:呈梳子状,可以保护头发,宜用于头部刮痧。
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
操作过程中,患者依据医生要求保持安静、放松状态,并选取合适的体位:俯卧位。
通常要求患者充分暴露患处,用热毛巾、一次性纸巾、75%酒精棉球或生理盐水棉球进行清洁与消毒,均匀地涂抹上刮痧介质。
持板方法用手握住刮痧板,刮痧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拇指与另外四个手指自然弯曲,分别放在刮痧板的两侧。
术者一般右手持刮痧工具,刮具与皮肤之夹角一般以45°为宜。灵活运用臂力、腕力,用力均匀、适中,由轻渐重,力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刮拭的按压力要深透到深层组织。刮拭面要尽量拉长。刮痧时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以皮下出现轻微紫红或紫黑色痧点、斑块为度。
刮痧时,除了向刮拭的方向用力施加一定的压力外,还要对刮拭部位向下按压。向下的按压力因人而异,力度大小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及承受能力决定。每次刮拭应保持速度均匀、力度平稳,不要忽轻忽重。
刮痧的一般顺序是:头颈部→脊柱及其两侧→胸、腹部→四肢部。背部刮痧通常由上到下、从内到外刮拭,先刮后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脉和夹脊穴。背部正中线刮拭时,手法应轻柔,用补法,不可用力过大,以免伤及脊椎。可用刮板棱角点按棘突之间,背部两侧可视病人体质、病情选用补泻手法,用力要均匀,中间不要停顿。
常用刮痧介质的种类
刮痧油是中草药与医用油精炼而成的油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解肌发表、缓解疼痛、帮助透痧以及润滑护肤增效等作用。宜用于成人刮痧,或刮痧面积大者,或皮肤干燥者。
刮痧乳是天然植物合成的乳剂,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润滑护肤增效的作用。
治疗感受
刮痧时一般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
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感。
刮痧出痧后的1~2天,皮肤可能出现轻度疼痛、发痒或有轻微灼热感。
治疗时间
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每位患者通常选3~5个部位;背部刮痧一般10~20分钟,急性病疗程以痊愈为止,慢性疾病一般以7~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可能会受到疾病情况、治疗部位、治疗手法等因素影响。
护理
注意事项
用于治疗急痧及重症痧症时,必须强调痧毒出尽,切不可因为病人怕痛或病人稍觉病情好转就中途停止治疗,如痧未出尽,会卷土重来,病情反复。若用于防病保健,如反复刮拭仍无痧出则不必强求。用于面部美容时则不要求出痧。
刮痧出痧后的1~2天,皮肤可能出现轻度疼痛、发痒或有轻微灼热感,亦属正常现象,无须特殊处理。可嘱咐受术者注意保护刮痧面皮肤,衣着以棉质柔软宽松为主,避免衣物摩擦引起刮痧面创伤而感染。少数受术者因身体虚弱,可于刮痧后24小时出现疲劳反应或类似感冒样症状,此属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处理。
应注意防止传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
一般第一次刮完痧斑消退后再刮第二次。用于防病保健时可1周1次。
刮痧时应注意保持室内温暖,但夏季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心脏病患者及经期女性慎用刮痧疗法。
刮痧时间约20分钟,或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刮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姜汁或淡糖盐水;如为急痧,治疗后可在温开水中加入“
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刮痧后宜休息15~20分钟。刮痧后4小时内忌洗冷水澡。
对于急痧与重症痧症刮痧后,如闻及患者放屁声及打嗝声,提示病情缓解,可继续治疗以巩固疗效;如病人出现不适或病情加重,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刮痧前受术者需知情同意,并选择合适的体位。刮痧过程中需仔细观察和询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刮痧的操作。
饮食营养
忌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疾病康复,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鸡肉、鱼肉、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这样有助于膳食营养的补充。
注意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
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晕厥
有些受术者在刮痧过程中会出现头晕或晕厥的现象,就像针刺晕针一样。轻者神疲倦怠、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凉及面色苍白;重者则出现血压下降和昏厥的症状。
这种情况多见于体质虚弱及敏感体质者,或刮痧时间过长、手法过重。
如出现上述情况,应该立即停止刮痧治疗,让其平卧,注意保暖,掐水沟、合谷及内关等穴,并给予温开水或者糖水。
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急救治疗。
感染
表现为刮痧部位的红、肿、热、痛,严重时有脓液形成。可在局部做消炎处理,一般短时间内可消失;如出现红肿热痛且范围较大,在上述处理的同时口服或外用消炎药物;如感染面积较大,则应请外科医生协助处理。
恢复过程
背部刮痧是一项临床上较常规的治疗项目,如未出现晕厥、伤口感染等,治疗结束适当休息后即可正常活动,一般不影响日常活动。
后续治疗
进行背部刮痧治疗后,如无特殊情况,一般第一次刮完痧斑消退后再刮第二次,大约间隔3-6天,具体需结合个人病情、背部刮痧部位的恢复情况决定,请遵照医嘱执行。
日常生活
治疗结束适当休息后即可正常活动,需要注意规律作息,调畅情志,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具体注意事项与患者所患疾病相关,应咨询医生,严格遵守医嘱。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