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用材料对伤口进行覆盖或固定
可以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协助止血
操作简单、安全,对治疗有很大帮助
用于各部位伤口的处理
定义
包扎是外伤急救处理最常用的外科治疗手段,是应用各种包扎材料覆盖或固定患处,在急诊和院前急救中应用广泛。
及时正确的包扎,可达到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减轻疼痛的目的。
错误的包扎会增加危险的发生概率,如持续出血、加重感染、造成新的损伤等不良后果。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用于治疗外伤等伤口、创面,起保护作用。
治疗效果
绷带包扎不仅可妥善固定敷料,还有支持受伤肢体的作用,是一项必备的医疗技术。
合理、适度的包扎对损伤组织、外伤创面均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包扎可将创面形成封闭环境,有利于血管生成和保持创面湿润,有助于缓解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
瘢痕增生。
还可以防止组织粘连,能维持肌肉、韧带等组织弹性,避免萎缩。
包扎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安全性
包扎是目前外伤急救最常用的手段。
伤口包扎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大众普遍接受度高,实用价值高,安全性高。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包扎虽然是一种基础的操作,但使用不恰当,可能造成严重损伤,出现患肢
运动障碍或影响肢体血供等不良后果。
绷带的分类及类别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不同的创面或损伤部位,合理地选择绷带并进行正确的包扎。
包扎治疗过程中合理选择敷料,针对创面的大小、位置等不同,选择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换药疼痛、减少瘢痕形成的敷料。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包扎的费用通常在50~1000元以内,包括换药费、敷料费等。
根据医院等级、耗材种类、创面损伤程度以及后续需要药物、手术治疗等,费用会有所差别。
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报销的比例也不同。
医院科室选择
根据创面损伤程度选择急诊科、普外科、骨科就诊。
急诊科
如果是因外力因素导致的大面积伤口,病情危急,且出血量较大,并伴有其他损伤时,建议立即至急诊科就诊。
由急诊科医生进行面诊之后,给予紧急包扎等治疗,并会请相关科室会诊。
普外科
伤口如果是由普通划伤或者是挫伤所导致,一般不存在危急情况。
可由普外科医生对伤口进行清创消毒,然后包扎处理伤口,并根据伤口情况定期换药包扎。
骨科
伤口如果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所导致,同时合并明显的骨痛、畸形患者,考虑和骨折有关。
需要在骨科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影像学以及实验室等方面检查。
若存在骨折,除了要对伤口进行包扎之外,还需对骨折情况进行治疗。
适宜情况
体表各部位的伤口,除需暴露疗法外均应包扎治疗。
临床上依据患者伤口的部位和具体情况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包扎方法。
普通敷贴包扎:适用于腹部、臀部、背部等手术切口的包扎。
弹力绷带固定加压包扎:用于靠近关节的四肢和乳腺癌的手术切口。
八字绷带包扎:常用于肩关节附近的手术切口、儿童锁骨
青枝骨折。
头套固定加压包扎:常用于头部的手术切口包扎。
不宜情况
以下情况不宜采取包扎治疗。
全身大面积、深度烧烫伤或化学损伤创面。
炎热季节。
包扎后对防止感染有不利的情况。
包扎前需要评估患者
生命体征、切口情况、手术方式、有无感染等。
根据患者受伤程度、意识状态等可判定是否需要住院。
若为轻症患者,伤口较小且生命体征平稳,可定期换药包扎伤口,不必住院。
若患者创面大量出血并出现
意识障碍或内脏损伤、骨折等需要紧急手术的情况,患者需要住院治疗。
治疗前检查
包扎前通常不进行实验室检查。
专业医疗人员在治疗前会了解病史,进行体格检查(通过身体检查发现异常症状或体征),来了解身体状况,排除治疗不宜情况(禁忌证)。
治疗前准备
施救者准备
施救者尽可能先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戴手套或使用塑料袋等),如自己手上有伤口,应先自我包扎后再救护他人。
紧急拨打120,呼叫救护车将患者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物品准备
伤口包扎前要盖敷料。
直接接触伤口的敷料最好是无菌的,至少应是干净的。如现场难以找到无菌、干净的敷料,可用干净的衣服、丝巾、毛巾、手帕、被单等作为替代品。
覆盖的敷料应大于伤口创面,还需确保敷料完全覆盖在创面上。
如敷料被血液浸透,应在其上继续加盖敷料。
安排生活工作
伤口包扎换药根据受伤部位进一步决定,不同患者病情不同,具体时间会有所差别。
通常居家休息大约3~7天,解除包扎后可能一个月内无法参加锻炼。
胃肠道准备
创面损伤严重、大出血或深度烧伤等需要
全身麻醉的手术,需要进行胃肠道准备,术前6~8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
衣着配饰要求
患者应充分暴露需要包扎伤口的位置,尽可能穿着宽松衣服,注意保暖,必要时需要剪开衣物。
治疗过程
麻醉情况
包扎时一般没有痛苦,无需麻醉。
治疗过程
包扎时,患者通常只要仰卧位即可,但若伤口位于背部或四肢后侧则需在包扎时保持俯卧位,位于会阴或大腿内侧则需截石位,具体的包扎体位需根据伤口的位置确定。
通常先把创面及周围皮肤清洁干净,并及时对患处做消毒处理,然后再进行包扎处理。
根据伤口出血情况选择适合的包扎方法。若出血量大、速度快,应采取加压包扎,或加压包扎加止血带止血。若出血量小、速度慢,应先清洁伤口再行包扎治疗。
普通敷贴包扎
消毒后将敷料沿伤口长轴进行覆盖,一般沿敷料垂直方向贴胶布,两边需比敷料长2~3cm,一般需要2~4块胶布固定。
根据伤口位置可缠上腹带或胸带,以使得伤口向中间合拢,减少伤口张力,对愈合起促进作用。
弹力绷带固定加压包扎
对于四肢的伤口,包扎时需沿长轴进行覆盖,覆盖后用胶布进行固定。
固定后可用弹力绷带缠绕,促进伤口愈合。
8字绷带包扎:对于肩关节、锁骨等的伤口,包扎时需要通过双侧腋窝在背部呈“8”字形缠绕固定。
头套固定加压包扎:对于头部伤口,常用绷带沿眉弓上缘处,经枕骨粗隆处缠绕1~2圈后,来回环绕,并加压覆盖伤口,然后用头套进行固定。
注意事项
包扎前需要检查伤口处的异物情况,如果异物为尖刀、玻璃碎片、石块等,且扎入伤口深部,不要轻易去除,否则可能会引起大出血。
若患者骨折断端外露,不要将骨折断端推回。可用两块敷料从两侧包住伤口及异物,或使用绷带或夹板放在异物两侧,将其固定后再用三角巾覆盖异物后进行包扎。
包扎需使用无菌纱布,或是使用无菌敷料,要避免使用脏的物品来包扎,否则会影响日常观察,并会影响到伤口的愈合速度甚至出现感染的情况。
包扎时松紧度要适宜,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包扎手段。包扎过紧会导致患处血流不通畅,容易引起局部或远端缺血坏死。
若伤口较大不能自行包扎时,需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让专业的医生来做清创、包扎等治疗。
治疗感受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是一类特殊群体,外伤后的疼痛刺激和陌生的就医环境,易使患儿产生恐惧和烦躁情绪,患儿会在包扎过程中不断地挣扎和逃避,此时整个操作需由医生及患儿家属共同完成。
成人一般可配合完成整个包扎和固定过程,但因受伤部位及个人耐受能力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和紧张焦虑等情况。
治疗时间
包扎治疗大约需要10~30分钟。
治疗时间受患者损伤部位、伤口感染程度及清创缝合等因素影响。
若患者受伤的部位较轻也没有进行缝合治疗,使用纱布包扎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感染,一般在清创后3~5天去除纱布,此时大部分患者的伤口表面都已开始结痂,因此感染的风险相对较小。
若患者损伤程度较严重,并进行了缝合治疗。一般需要在伤口拆线后才能去除纱布,时间一般需要7~14天。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若伤口仅进行清创、换药及包扎治疗,未行缝合处理,建议患者根据伤口情况隔日居家换药护理即可。
如果家里条件不允许也可至就近医院行包扎换药处理。但需要注意保持患处清洁,短期内避免伤口沾水。
若伤口较大,且行清创缝合包扎治疗,一般拆线需要7~14天,需至医院拆线。未拆线期间也可居家行患处换药处理,随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包扎。
监测与检查
伤口换药时观察其颜色、气味、有无触痛、有无渗血或渗液。
伤口定期换药包扎治疗,如有缝线按时拆除即可。
饮食营养
为防止伤口感染、影响愈合,建议在伤后2~3天内清淡饮食、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随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鱼肉、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这样有助于伤口和骨折康复。
注意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
并发症及应对
常见的并发症有患肢血液循环障碍、组织坏死、
压疮、关节灵活度降低、活动范围减小。
血液循环障碍
主要为包扎过紧造成的,会出现包扎的部位肿胀、麻木等症状。
建议包扎不宜过紧,如无法精准掌握包扎松紧度,建议到医院就诊行对症处理。
组织坏死
包扎过紧会导致组织坏死,并会加重伤口的感染。
注意在包扎伤口之前需进行彻底清创,以免引起感染。
建议止血包扎不宜过紧,对于远端出血,包扎的主要目的是止血,出血多时需要配合加压包扎。
如果出血比较严重,患者意识状态不好,包扎效果不佳等情况出现时,需要及时就医,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压疮
通常由于过紧的包扎而导致,有时合适的包扎也会出现压疮。
无论进行什么形式的外固定包扎,都应特别留意保护骨性突起部位的皮肤。
为了减少压疮的发生,建议选择使用软垫子(甜甜圈垫)、卷形袜或海绵,定期复查。
肢体萎缩
长时间不更换绷带包扎,肢体长时间制动,并在更换绷带包扎期间缺乏关节活动度的练习,均会出现关节灵活性降低和活动范围减小的症状,最终导致肢体的失用性萎缩,以及骨折等相关疾病的发生。
包扎的更换频率依据其类型和用途而异。
情况允许时,建议隔天拆除悬带,以方便进行关节被动活动锻炼,然后重新悬吊患肢。
若无法按时更换,应确保每周更换一次,并进行相应的被动练习。
从临床经验判断,只要患者感到不适或怀疑发生缺血性损伤,均应更换包扎并检查病况。
恢复过程
疼痛情况
伤口创面较小,疼痛感觉会在2~3天逐渐消失。
伤口创伤大,疼痛恢复时间会有延长,若疼痛难以忍受,可口服止痛药物。
换药情况
清创缝合包扎后一般会定期做伤口换药,多数是隔天换药。随后根据伤口恢复情况,延长换药间隔。
伤口拆除缝线需根据受伤部位决定,一般遵循头面颈4~5天,胸部、上腹部6~7天,下腹、背部、会阴7~9天,四肢10~12天。
高龄患者、合并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者,愈合时间可能会适当延长,拆线时间相应延长。
瘢痕情况
伤口愈合后的
瘢痕会有短期内发红、隆起等表现,一般在3~6个月瘢痕逐渐变得平整、颜色变淡、质地柔软、没有痛痒的感觉。
瘢痕恢复情况因人而异,个人体质不同、受伤程度、部位不同,恢复时间有差异。
后续治疗
观察治疗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形成瘢痕或皮下硬结等症状,建议皮肤科或整形外科就诊。
伤口愈合后出现
色素沉着可使用外用涂抹药物或激光美容等方式进行治疗。
饮食注意
恢复饮食后,按照日常量进食即可。
清淡为宜,尽量少食油腻食物。
避免食用不易消化、辛辣、刺激性食物。
戒烟、戒酒。
复查
包扎短期内如果发现任何不适,请及时复诊就医。
根据受伤情况及患者意愿,建议2~3天复查并行包扎换药处理。
根据缝线部位定期来院拆除缝线并复查。
日常生活
在包扎期间要避免伤口接触到水。
包扎期间避免剧烈运动。
如有患处敷料渗血、伤口肿胀等情况,需要及时来医院就诊。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