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可有高热、恶心、呕吐、皮肤发黄、皮肤出血点等
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退热、保肝等
多预后较好,重症病死率高
定义
黄热病是一种经由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黄热病主要累及内脏,如肝、肾和心脏,可表现为
高热、恶心、呕吐、
黄疸、皮肤
瘀斑、泡沫尿等。
分型
黄热病根据传播流行特点和地理条件可分为丛林型、城市型。
丛林型主要发生在热带雨林。
城市型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
发病情况
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3~4月份雨季发病率较高,因为湿度大、气温高有利于蚊虫滋生及病毒在蚊体内繁殖。
20世纪80年代,黄热病流行期间,病死率较高,随着疫苗的覆盖,疫情得到控制。但在2016-2017年,非洲和南美洲再次出现疫情暴发,安哥拉和刚果共和国报告病例8262例;巴西报告403例,其中死亡84例(含疑似病例)。
黄热病是什么病
黄热病是黄热病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黄疸等症状,本品主要以解热镇痛、保肝等对症治疗。
黄热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黄热病病毒感染所致,通过蚊叮咬传播。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疼、呕吐、黄疸、蛋白尿、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点等症状。患者可并发出血、休克、心脏损害、尿毒症、多脏器功能减退等。
黄热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物,保肝治疗,补充维生素K促凝血等对症治疗为主。
确诊本病需遵医嘱积极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致病原因
黄热病是黄热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导致流行的基本条件有以下三方面。
传染源
丛林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猴及其他灵长类动物,城市型的传染源为患者及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丛林型发生在热带雨林,以灵长类动物→非洲伊蚊、趋血蚊属→人的方式传播,主要传染源为猴子。
城市型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丛林中旅行或工作者被蚊子叮咬而感染,返回城市地区通过蚊虫叮咬再传播给其他人,形成了人→埃及伊蚊→人的传播方式。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丛林型以成年男性发病为多见,城市型则多见于儿童。
发病机制
黄热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病毒入侵复制是目前认为比较可能的机制之一。黄热病病毒具有嗜内脏性,入侵人体后可形成病毒血症,主要侵犯内脏如肝、肾、心脏等,引起相应的症状。
黄热病毒侵入人体后,迅速扩散到局部淋巴结,并在其中不断繁殖,3~4日后进入血循环而形成病毒血症,病毒随后侵入肝、脾、肾、淋巴结、心、骨髓、横纹肌等。
病毒常侵犯肝脏,并引起严重病变,导致皮肤和巩膜发黄、呕血、牙龈出血、低血糖等;损害肾脏可出现肾功能减退和尿毒症,表现为泡沫尿、少尿等;损害心肌可引起心率减慢、心衰等。
主要症状
潜伏期,也就是从病毒入侵体内到出现症状的时间,约为3~6天,也可长达10天。
多数无症状,或轻症感染,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病情可从轻度自限性到致死性感染,典型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4期。
感染期
持续3天左右,表现为
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明显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呕血或黑便,还有结膜充血,面、颈部绯红,皮肤干燥等。
体温常在40℃及以上,初起心率随着体温升高而升高,后续心率较减慢。
缓解期
常始于起病第4日,体温下降或完全消退,头痛、恶心等症状缓解,持续数小时至1日。
中毒期
症状再次出现,且更加严重,表现为肝、肾、心脏等多器官功能损害及出血。
症状可有皮肤和巩膜发黄,泡沫尿、少尿,心动过缓、血压降低等,出血表现为牙龈出血、呕血、尿液呈红色,严重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
谵妄、昏迷等。
持续3日至2周,死亡大多发生于此期内。
恢复期
幸存者体温可逐渐下降至正常,症状消失,但乏力症状可持续1~2周或更久,存活病例一般无后遗症。
并发症
黄热病严重者可出现
肠出血、休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种严重并发症。
肠出血
表现为腹痛、腹泻、黑便、便血等。
心力衰竭
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咳粉色泡沫痰等。
休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表现为
皮肤出血点、
瘀斑、呼吸困难、少尿、意识障碍等。
就医科室
感染内科
如果在疫区旅居、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皮肤和巩膜发黄等症状,可就诊于感染内科。
发热门诊
出现上述症状,也可就诊于发热门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如果有
高热,可先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毛巾敷额头、温水擦拭腋下等。
就医时,可能需要做全身体格检查、
胸部CT检查等,故应穿着宽松衣物。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无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有无恶心、呕吐、腹泻、皮肤和巩膜眼球发黄等症状?
有无泡沫尿、少尿等症状?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有蚊虫叮咬的情况?
近期是否有丛林旅行史?
近期是否有去过非洲、中南美洲或者其他地方?
检查清单
近1周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腹部彩超等。
用药清单
近1周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本病患者可能存在以下流行病病史。
有非洲、南美洲等地方的旅居史。
有丛林旅行史。
有蚊虫叮咬史。
临床表现
感染后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有发热、寒战、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重症患者可有皮肤明显发黄、少尿,心动过缓、血压降低等,严重出血症状如呕血、黑便、尿液呈红色,甚至出现烦躁、
谵妄、昏迷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化验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
中性粒细胞数减少,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
生化检查
可有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血清
总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升高;
凝血时间及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大便隐血试验
病原学检查
核酸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PCR)可以检测血液、尿液及其他体液标本黄热病病毒RNA,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
病毒分离:发病后5天内患者血液或死亡病例的组织标本可用于病毒分离。
抗原检测: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标本中的病毒抗原;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液等标本中的病毒抗原。
免疫学检查
酶联
免疫吸附试验可以检测黄热病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升高可帮助确定诊断。
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
符合流行病学史且有相应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有在黄热病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
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
黄疸、肝肾功能损害或出血等。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且黄热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黄热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分离出黄热病毒。
恢复期血清黄热病毒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同时排除
登革热、寨卡病毒等其它病毒感染。
鉴别诊断
疟疾
相同点:均常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有蚊虫叮咬史。
不同点:疟疾临床特点是发热、寒战、大汗周期性发作,一般无出血、
尿蛋白,病原学检测可以鉴别。
登革热
相同点:均常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有蚊虫叮咬史。
不同点:登革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和
皮疹,血清学检测可以进行鉴别。
肾综合征出血热
相同点:均有发热、头痛、出血、泡沫尿。
不同点:肾综合征出血热好发于秋季收割季节,有鼠类接触史,农民为高发人群,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IgM阳性可以帮助鉴别。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防治重症,减少病死率。
治疗原则: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一般和对症治疗为主。
一般治疗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直至完全恢复,宜逐渐增加活动量。
饮食清淡,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频发呕吐者宜禁食,可同时补液治疗。
对症治疗
呕吐明显时,可口服或肌内注射
甲氧氯普胺,同时进行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的平衡。
有肝功能损害时,可应用双环醇、
熊去氧胆酸等药物保肝治疗。
有牙龈出血、皮肤
瘀斑、呕血时,可补充血小板、血浆和凝血因子,必要时可输血治疗。
急性肾衰竭时,可进行血液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
治愈情况
轻症患者一般能顺利恢复,对身体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病情进展迅速,伴有肾衰竭、严重出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的患者,较难治愈,病死率高。
黄热病的病死率大约为2%~20%,但重症患者病死率因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等而有差异,可以达到30%~50%。
危害
感染后可出现发热、乏力、头痛、呕吐、腹泻、呕血等表现,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
肝衰竭、肾衰竭、出血和休克等严重表现,可危及生命。
日常管理
急性期需要清淡饮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同时补充营养,可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保证能量供给。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补充维生素和水分。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减少体力消耗。
预防
控制传染源
宜对患者进行就地隔离和治疗,同时要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对来自黄热病疫区人员实施卫生检疫。
切断传播途径
防止蚊虫叮咬是预防黄热病的基本措施。
尽可能避免在蚊子最活跃的黄昏和黎明外出。
在丛林等户外,可在皮肤和衣物上喷洒
避蚊胺、柠檬桉树油等驱蚊剂。
尽可能穿长袖、长裤和袜子以减少蚊虫叮咬。
在户外过夜时,建议住帐篷或当地酒店,同时使用蚊帐和蚊香。
保护易感人群
进入非洲或南美洲病毒流行区的人群可提前注射疫苗。
9个月以下的儿童、孕妇或免疫功能缺陷者不建议接种黄热病疫苗。
疫苗产生的抗体持久,可终生免疫。
在极少数情况下,接种疫苗后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呼吸困难等,可危及生命。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