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艾叶为主要施灸材料,对穴位或者病变局部进行烧灼、温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引热外行、防病保健的作用
饥饿、疲劳、醉酒状态,孕妇腰骶部不宜艾灸
定义
用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达到治病、防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分类
依据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将艾灸法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临床上,以艾条灸和艾炷灸最为常见。
艾炷灸
将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称为艾炷灸。根据艾炷是否直接置于施术部位皮肤上烧灼,艾炷灸又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
直接灸
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指将艾炷直接放置在施灸部位皮肤上烧灼的手法。根据灸后有无化脓、
瘢痕,又可分为化脓(瘢痕)灸和非化脓(瘢痕)灸。
化脓灸
将艾炷直接置于施灸部位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烧灼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的灸法。
将化脓灸法灼伤较重的,可使皮肤产生溃破化脓并留有疤痕的,称为化脓灸或瘢痕灸。
因化脓灸有感染的风险,施灸时痛感明显且会在皮肤留有瘢痕,现代临床运用较少。
非化脓灸
将艾炷直接置于施灸部位进行施灸,施灸部位皮肤发生红晕或者轻微烫感,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称为非化脓灸或瘢痕灸。对比化脓灸,非化脓灸在临床更为常见。
间接灸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指将艾炷与施术部位皮肤间隔某物而施灸的手法。临床常用姜片、蒜片、盐以及其他药物作为间隔物,称为
隔姜灸、隔蒜、隔盐灸、隔药饼灸等。
隔姜灸:切取约0.3厘米厚度的生姜1片。姜片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
隔蒜灸:用0.3厘米厚的蒜片或蒜泥,置于穴位或患处皮肤上,蒜片用针穿刺数孔,再将艾炷置于之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
隔盐灸:用于脐窝部施灸,因此又称神阙灸,用干燥纯净的食盐末适量,将脐窝填平,再上置艾炷施灸。
隔药饼灸:将药物研为细末,用黄酒调和制饼,直径1~2厘米,厚0.3~0.5厘米,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放于穴位或患处皮肤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
艾条灸
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卷成的圆柱形长条称为艾条。点燃艾条施灸的方法称为艾条灸,又叫艾卷灸。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方式。
悬起灸
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按照操作方法,又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
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术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置于穴位或患处上方约3厘米高处,施灸时像鸟雀啄食一样,将艾卷一上一下地移动。
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保持在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
实按灸
将点燃的艾条隔数层布或绵纸实按在穴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称为实按灸。
实按灸多采用
药艾条,根据患者病情通常使用不同的药艾条。按照艾条中药物成分的不同,又可分为太乙针、雷火针、普通药艾条等。
温针灸
毫针留针时在针柄上置以艾绒(或艾条段)施灸的方法,称为温针灸。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人体内,使其发挥针与灸的组合作用。
温灸器灸
温灸器又称灸疗器,指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采用温灸器固定艾卷,悬起灸于施术部位的方式,称为温灸器灸。临床常用的温灸器有方形木制灸盒,以及圆柱形金属制灸盒。
疗效和安全性
适宜疾病
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通过大补阳气的方式来治疗脱垂类疾病或治疗阳气大量脱失)、消瘀散结、引热外行、防病保健的作用。
能治疗内外妇儿各科多种疾病,适用范围广泛,临床各种虚证、寒证、阴证等均可运用。
治疗效果
大多数患者通过艾灸治疗疾病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如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证时,艾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对于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妇女
子宫脱垂甚至脱出阴道口)、崩漏、带下、久泻等病证,艾灸可扶助阳气、举陷固脱。
对于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
瘿瘤等病证,艾灸可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安全性
艾灸疗法简便,易于操作,安全性较高。其不良反应多见于晕灸,灼伤皮肤后出现水肿、水泡、破溃、创口感染等,风险较小。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艾灸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是一种安全自然经济的疗法,可在正规医疗场所由专业医生操作。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进行这项操作的单次费用通常在20-120元不等,包括治疗费、材料费等。根据所治疾病、挂号科室、操作医生职称、医院等级、耗材种类不同,费用会有所差别。
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以及门诊与住院报销的比例也不同,均会导致治疗费用存在差异。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各级中医院的多个科室均可做这项治疗,西医院的中医科、针灸科也能进行操作。这项治疗一般是在门诊完成。
古籍记载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记载:“真阳元气虚则人病,真阳元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备急千金要方·灸例》也记载:“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疟毒气不能着人也。”
《医学入门·针灸》说:“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宏观上调控多器官、系统的功能。
艾灸通过调节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递质和受体,从而起到调控中枢神经功能的功效。
艾灸能调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褪黑素和
胰岛素等激素。
艾灸能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艾灸具有改善人体微循环的作用。
艾灸能增加肺容量,从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作用。
适宜情况
按疾病类型划分,可以有寒证、虚证等;按不同艾灸方式分,也有不同的适宜疾病。
按疾病划分
寒证:如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外感风寒表证;中焦虚寒呕吐、泄泻等。
虚证:如脾肾阳虚之
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阳气虚脱而出现的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四肢冰冷,甚至冷至手肘和膝盖以上)、脉微欲绝的虚脱证;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之内脏脱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不愈等。
实热病证:
如治疗肺结核、痄腮(
腮腺炎)、喉痹(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有异物感,或咽痒不适,吞咽困难)、鼻衄(鼻出血)、
带状疱疹、丹毒(急性感染病,可见皮肤发红像涂了颜料)、
甲沟炎等。
注意:实热病证使用艾灸应当谨慎,临床上对此种情况能否使用艾灸存在一定争议,如使用不当可造成病证加重,因此,实热病证一定要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进行艾灸。
部分外科疾患:如疮疡初起、疔疖未化脓者,及疮疡溃久不愈等。
按艾灸方式划分
化脓灸:适于全身各系统顽固病证而又适合用灸法者,如哮喘、擦病、肺结核、慢性肠胃病、
骨髓炎、关节病等。临床运用较少,但对于某些疑难病证使用本法有着施灸次数少、疗效高的优点。
非化脓灸:适应证广泛,一般常见病均可应用。多用于气血虚弱、小儿发育不良、虚寒轻症等。
隔姜灸:有温中、祛寒、止呕、解表的功效。适用于感冒、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面瘫及风寒湿痹等。
隔盐灸:有回阳、救逆、固脱的功效。适用于治疗
急性腹痛、泄泻、痢疾、风湿痹证及阳气虚脱证。
隔蒜灸:有消肿、排毒、散结、止痛功效。适用于未破溃的化脓性肿块,如乳痈、疖肿、瘰疬、牛皮癣、
神经性皮炎、关节炎等。
隔药饼灸:不同药物制成的药饼有不同的功效,适应不同的疾病。如隔
附子饼灸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隔豉饼灸多用于治疗痈疽发背初起或溃后久不收口。
温和灸: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一切灸法主治病证,如寒证、虚证等。
雀啄灸:适用于昏厥急救、小儿疾患、胎位不正、无乳等。
回旋灸:适用于风寒湿痹及瘫痪。
温针灸: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如下肢的风寒湿痹证等。
温灸器灸:与温和灸适应证相同,但更适用于较大面积部位的灸治,尤其适于腰、背、臀、腹部等处。
不宜情况
患者在饥饿、疲劳、醉酒、精神紧张等情况下禁止艾灸,以免出现晕灸;
孕产妇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面部穴位、心前区、大血管附近、乳头、外生殖器官、不明原因肿块部位等处均不宜使用直接灸;
部分经期妇女禁止艾灸,即便为治疗瘀血性痛经,亦应慎重选穴;
关节活动部位、肌腱处亦不适宜用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易愈合,甚至影响功能活动。
艾灸前可与医生了解这种操作的优缺点,在充分了解艾灸疗法的意义及疗效后再进行治疗。对于采用直接灸甚至化脓灸的患者,操作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术后宜适当休息后再进行活动,灸后不可马上饮茶等。
治疗前检查
艾灸是一项临床上较常规使用的外治法,一般无需特殊检查,但对于皮肤感觉障碍,或伴有皮肤病变者,如
脑外伤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需谨慎使用。
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接受的药物
如果正在使用药物尤其是中药治疗疾病,可能需要调整或者停用,但具体要遵循医嘱。
合理安排饮食、日常活动
患者在过饥过饱、疲劳、醉酒、精神紧张等情况下不宜进行艾灸操作,因此,请据此合理安排饮食及其他活动的时间。艾灸治疗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活动,应适当休息后再进行日常活动。化脓灸治疗后伤口不宜沾水,应保持清洁、干燥。
衣着配饰要求
患者来就诊时应尽量穿着宽松的衣服,以方便充分暴露施术部位;施术部位在头颈部、腕踝部、双手等部位时,注意提前取下配饰、假牙等物品。
施灸前准备
患者在治疗前应自行清洁施术部位。化脓灸施灸前由医生或助手进行局部消毒,以防止感染。
病情告知
医生一般会详细说明艾灸治疗情况,以及操作风险和注意事项等,如有任何疑问及时询问,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采用直接灸甚至化脓灸的患者,配合医生做好准备工作,避免操作不当烫伤或感染,在施灸后宜适当休息后再进行活动,灸后不宜马上喝茶,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其他
此外,对于不同艾灸方式,有不同的适应疾病和禁忌,对于适宜疾病,在施灸操作时候需要暴露的部位不同,患者可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衣着,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对于不适宜部位或疾病,患者也需要提前告知医生。
化脓灸:面部穴位、心前区、大血管附近、乳头、外生殖器官、不明原因肿块部位等处均不宜使用化脓灸;关节活动部位、肌腱处亦不适宜用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易愈合,甚至影响功能活动。
非化脓灸:面部穴位、心前区、大血管附近、乳头、外生殖器官、不明原因肿块部位等处均不宜使用。
隔盐灸:多用于脐部,又称神阙灸。
隔蒜灸:躯干及四肢上平坦开阔的部位或穴位。
隔药饼灸:躯干及四肢上平坦开阔的部位或穴位。
温和灸:除眼部、腘窝、大血管附近等,无特殊禁忌的部位均可艾灸。
雀啄灸:此手法热感强,面部穴位、心前区、大血管附近、乳头、外生殖器官、不明原因肿块部位等处均不宜使用。
回旋灸:多用于病变范围较大的疾病的灸治,如瘫痪。
温针灸:面部穴位、心前区、大血管附近、乳头、外生殖器官、不明原因肿块部位等处均不宜使用;穴位较浅的部位不宜适用,如列缺穴等;禁针部位不宜使用,如脐部。
温灸器灸:适用于较大面积部位的灸治,尤其适于腰、背、臀、腹部等处。
治疗过程
操作过程中,患者依据医生要求保持安静、放松状态,并采取合适体位,如坐卧位、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
通常要求患者充分暴露患处,局部及周围皮肤应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灸后感染。
检查艾灸器材
医生一般会检查艾条及艾绒有无霉变、潮湿;间接灸应检查所需姜片、蒜片等形状、大小是否合适,有无变质、发霉等。
温灸器灸应选择合适的灸具,如腹部、背部多使用木制方形灸盒,足底等处的穴位如涌泉多使用金属灸盒。
诊室要求通风良好,干净卫生,避免烟尘过浓以及污染。
施灸顺序: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腰部,后灸腹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艾灸火力由弱增强,灸量先少后多。
化脓灸
首先在穴位皮肤局部可以先涂增加粘附或刺激作用的液汁,如大蒜汁、凡士林、甘油等,然后将艾炷粘贴其上自艾炷尖端点燃艾炷。
在艾炷燃烧过半,局部皮肤潮红、灼痛时术者用手在施灸穴位的周围轻轻拍打或抓挠,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施灸时的痛苦。
待艾炷燃毕即可以另一艾炷粘上,继续燃烧,直至灸足应灸的壮数。
非化脓灸
首先在穴位皮肤局部可以先涂增加粘附或刺激作用的液汁,如大蒜汁、凡士林、甘油等,然后将艾炷粘贴其上自艾炷尖端点燃艾炷。
在艾炷燃烧过半,局部皮肤潮红、灼痛时术者即用镊子移去艾炷,更换另一艾炷,连续灸足应灸的壮数。
间接灸
将选定备好的中药材(姜片、蒜片、盐、药饼等)置于施灸处,再把艾炷放在药物上,自艾炷尖端点燃艾炷。
艾炷燃烧至局部皮肤潮红或病人有痛觉时,可将间隔药材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
需刺激量轻者,在艾炷燃至2/3时即移去艾炷,或更换另一艾炷续灸,直至灸足应灸的壮数
需刺激量重者,在艾炷燃至2/3时术者可用手在施灸穴位的周围轻轻拍打或抓挠,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施灸时的痛苦,待艾炷燃毕更换另一艾炷,连续灸足应灸的壮数。
悬起灸
术者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2~3厘米,保持一定距离或上下移动,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
实按灸
在施灸部位上铺设6~8层绵纸、纱布、绸布或棉布;术者手持
药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艾条燃着端对准施灸部位直按其上,停1~2秒,使热力透达深部。待病人感到按灸局部灼烫、疼痛即拿开艾条。
温针灸
首先在选定的腧穴上针刺得气并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在留针时将2~3克艾绒包裹于毫针针柄顶端并捏紧成团状,或将1~3厘米长短的艾条段直接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燃尽无热度后除去灰烬。艾灸结束后,将针取出。
温灸器灸
将灸盒安放于施灸部位的中央,点燃艾条段或艾绒后置放于固定于灸盒中,盖上盒盖。
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无灼痛的感觉、皮肤稍有红晕为度。如病人感到灼烫,可略掀开盒盖或抬起灸盒,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直至灸足应灸量。灸毕移去灸盒,取出艾条并熄灭。
治疗时间
该治疗总过程大约需要10~40分钟,治疗时间可能会受到疾病情况、治疗部位、治疗手法等因素影响。
灸量与灸法
艾灸量是运用艾灸治疗时所用艾量,以及局部达到的温热程度,不同的灸量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艾炷灸的灸量一般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计算,一炷即是一壮,炷小、壮数少则量小,炷大、壮数多则量大。直接灸一般每穴或各部位灸5~9壮,隔物灸则每穴5~10壮,以施灸部位皮肤出现潮红为度。
艾条悬起灸、温灸器灸则以时间计算,每处宜灸5~15分钟,以施灸部位皮肤出现红晕为度;艾条实按灸是以熨灸的次数计算,每处宜熨灸7~10次,每次1~2秒。
艾灸部位如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灸量可大。
病情如属实寒、阳气欲脱者,灸量宜大;若属外感、痹痛、痈疡,则应掌握适度,以灸量小为宜。
凡体质强壮者可灸量大;久病、体质虚弱、老年和小儿患者,则灸量小为宜。
艾灸疗程
艾灸疗法的疗程应依据病症辨证确定。一般初灸时每日治疗1次,3次后可改为2~3日艾灸1次,而急性病可每日灸2~3次。施灸5~15次,可为一个疗程。
配合治疗
在艾灸的治疗过程中,可能还会配合一些其他治疗方式,如温针灸,采用毫针留针时在针柄上置以艾绒(或艾条段)施灸的方法,称为温针灸。
操作时,先将毫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再将纯净细软的2~3克艾绒捏实裹于针尾,或将1~3cm长的艾条段直接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
待艾绒或艾条段燃尽后除去灰烬,再将针取出。应用时须注意防止艾火脱落烧伤皮肤。
温针灸是艾灸疗法结合针刺法使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
护理
注意事项
艾灸治疗后不宜立即离开医院,应适当休息后再离开或进行日常活动。
近期不做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运动锻炼的时间和强度。
化脓灸后注意保持术后部位清洁、干燥,以防感染。
化脓灸的灸疮处理
灸后,穴位局部呈黑痂状,周围有红晕色,继而起水疱,约7日左右,皮肤溃烂,出现无菌性化脓,脓液呈白色,此即灸疮。
对灸疮的处理,可于灸后立即贴敷
玉红膏、
伤湿止痛膏或创可贴,可1~2日换贴1次。数天后,灸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如脓液多,膏药亦应勤换,经35~45日,灸疮结痂后脱落,留有永久性
瘢痕。
如偶尔发现有灸疮不愈合者,可到医院外科进行处理。
饮食营养
忌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疾病康复,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鸡肉、鱼肉、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这样有助于膳食营养的补充。
注意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人体所需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晕灸
通常发生在治疗初期或治疗过程中,多因患者处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等状态而诱发。
大多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汗出、心慌、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出现神志昏迷、跌仆、唇甲青紫、
二便失禁、大汗。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延迟晕灸现象。若患者有以上不适,请及时告知医生。
操作者治疗前多会询问患者是否有晕灸的现象,可与医生多进行交流,缓解治疗前的紧张感、恐惧感。
一旦出现晕灸反应,应立即停止治疗,并让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休息、平躺,抬高双下肢。
经过以上处理仍未缓解者,应及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其他医疗手段及急救药物。
灸后起泡
灸后起泡者,小者直径在1厘米及以下,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穿破,放出液体,敷以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即可。灸泡皮肤可以在5~8天内结痂并自动脱落,愈后一般不留瘢痕。愈合期间保持灸泡部位清洁、干燥,以防感染。
灸后皮肤水肿、溃烂
灸后有时会破坏皮肤基底层或真皮组织,发生水肿、溃烂、体液渗出,甚至形成无菌性化脓,即形成所谓的灸疮,应对措施同灸疮。
感染
表现为伤口红、肿、热、痛,严重时有脓液形成。可在局部做消炎处理,一般短时间内可消失;如出现红肿热痛且范围较大,在上述处理的同时口服或外用消炎药物;化脓部位较深,则应请外科医生协助处理。
治疗感受
悬起灸、温灸器灸,刺激量轻,患者通常感到温热略烫,可耐受;
温针灸,刺激量较轻,患者除感受到灸法的温热感外,通常还有较强的针感,通常也可耐受;
实按灸,患者可感到施灸部位灼热,通常在可耐受范围;
隔物灸,患者通常感到温热略烫,后期可能有轻微灼热痛感,但在可耐受范围;
非化脓灸,刺激量较重,施灸局部皮肤可有潮热、灼痛感,若难忍受可告知医者,以提起灸材暂缓施灸,来减轻刺激;
化脓灸,刺激量重,局部组织经灸灼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因此施灸局部皮肤可有较强潮热、灼痛感,医者可在患者施灸部位周围拍打或指压来减轻疼痛。
如若实在难以忍受可告知医生,可通过减少操作次数或采用体表麻醉方式来减轻患者疼痛不适。
治疗后如局部无烫伤、感染等情况,一般也无需特殊护理,如有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
恢复过程
艾灸是一项临床上较常规的治疗项目,如未出现伤口感染、灸疮等,治疗结束适当休息后即可正常活动,一般不影响日常活动。
后续治疗
进行艾灸治疗后,如无特殊情况,一般隔日可再进行一次治疗,需结合个人病情、艾灸部位的恢复情况决定,具体请遵照医嘱执行。
日常生活
治疗结束适当休息后即可正常活动,一般不影响日常活动。
具体注意事项与患者所患疾病相关,应咨询医生,严格遵守医嘱。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