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热病

更多功能

黑热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一种寄生虫病,利什曼原虫感染人体所致
可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及淋巴结增大,贫血、消瘦等
以抗寄生虫治疗为主,首选5价锑剂
若治疗不及时,常于1~2年内死于并发症
定义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利什曼原虫感染导致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
感染后可表现为发热,肝、脾及淋巴结增大,消瘦,面部、手部等部分皮肤色素沉着等。
因有发热和皮肤色素沉着表现,故称为“黑热病”。
发病情况
黑热病为地方性传染病,但分布很广,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地均有流行。我国黑热病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农村地区。
黑热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农村较城市多发,男性感染率较女性高,男女发病之比为1.5∶1。
大多数黑热病发生在巴西、东非和印度,全世界每年估计有5~9万例新病例。
分类
根据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可将我国的黑热病分为人源型(平原型)、犬源型(山丘型)及自然疫源型(荒漠型)三种。
人源型:主要见于平原地区,以较大儿童及青壮年发病多见。
犬源型:主要见于丘陵山区,以1~10岁患儿发病多见。
自然疫源型:主要见于新疆、内蒙古某些荒漠地区。
黑热病是什么病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可表现为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等症状的传染性疾病。
黑热病是一种慢性地方性传染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可经昆虫白蛉叮咬进行传播。患者多具有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消瘦及血清球蛋白增多等表现。此外,患者还可在面部、腹部及手足等部位的皮肤出现色素沉着。
黑热病的病程呈反复发作,缓解与发作交替出现,并且随着病程的进展,发病期越来越长,缓解期会变得越来越短。
确诊本病的金标准是在脾、肝、骨髓和淋巴结等利什曼原虫丰富的组织中进行穿刺涂片染色后发现了利什曼原虫。
出现上述症状且原因不明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