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寄生虫病,利什曼原虫感染人体所致
可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及淋巴结增大,贫血、消瘦等
以抗寄生虫治疗为主,首选5价锑剂
若治疗不及时,常于1~2年内死于并发症
定义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利什曼原虫感染导致的一种慢性
寄生虫病。
感染后可表现为发热,肝、脾及淋巴结增大,消瘦,面部、手部等部分皮肤色素沉着等。
因有发热和皮肤色素沉着表现,故称为“黑热病”。
发病情况
黑热病为地方性传染病,但分布很广,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地均有流行。我国黑热病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农村地区。
黑热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农村较城市多发,男性感染率较女性高,男女发病之比为1.5∶1。
大多数黑热病发生在巴西、东非和印度,全世界每年估计有5~9万例新病例。
分类
根据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可将我国的黑热病分为人源型(平原型)、犬源型(山丘型)及自然疫源型(荒漠型)三种。
人源型:主要见于平原地区,以较大儿童及青壮年发病多见。
犬源型:主要见于丘陵山区,以1~10岁患儿发病多见。
自然疫源型:主要见于新疆、内蒙古某些荒漠地区。
黑热病是什么病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可表现为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等症状的传染性疾病。
黑热病是一种慢性地方性传染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可经昆虫白蛉叮咬进行传播。患者多具有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消瘦及血清球蛋白增多等表现。此外,患者还可在面部、腹部及手足等部位的皮肤出现色素沉着。
黑热病的病程呈反复发作,缓解与发作交替出现,并且随着病程的进展,发病期越来越长,缓解期会变得越来越短。
确诊本病的金标准是在脾、肝、骨髓和淋巴结等利什曼原虫丰富的组织中进行穿刺涂片染色后发现了利什曼原虫。
出现上述症状且原因不明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致病原因
本病由雌性白蛉叮咬传播,导致流行的基本条件有以下三方面。
传染源
平原疫区以患者和带虫者为主要传染源,山丘疫区以病犬为主要传染源,荒漠地区以野生动物,如狼、豺、狐,为主要传染源。
潜伏期长短不一,平均为3~5个月。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外一个感染者的途径。
雌性白蛉叮咬是黑热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偶可经口腔黏膜、破损皮肤、胎盘或输血传播。
传播媒介白蛉有很多种,我国以中华白蛉最多见。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多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儿童、从外地新到疫区的成年人,免疫缺陷者,如接受
器官移植、接受其他免疫抑制治疗等人群更易感染。
发病机制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需要两个宿主:白蛉、人(哺乳动物)。
杜氏利什曼原虫包括无鞭毛体和前鞭毛体两个生活时期。
无鞭毛体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的单核-巨噬细胞内,是成熟形态,具有致病性。
前鞭毛体又称为利杜体,存在于白蛉消化道中,是其感染阶段。
雌性白蛉在叮咬时,可将患者或被感染动物血中的无鞭毛体吸入胃中,发育为成熟前鞭毛体,并进行增殖,并大量聚集于白蛉喙部。
此时,白蛉如果再叮咬人或其他动物宿主,大量前鞭毛体会随白蛉唾液侵入感染者皮肤,部分前鞭毛体会被巨噬细胞吞噬,部分会侵入血流,到达肝、脾、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大量繁殖,从而引起疾病发生。
主要症状
部分患者在感染后可无症状,呈现无症状感染状态,这可能与寄生虫数量、毒力、人群遗传易感性、营养状况等相关。
典型患者病程多呈反复发作,病程中可出现缓解时期,表现为体温下降,症状减轻,脾缩小,化验血常规指标好转,但持续数周后又可反复发作,病情可持续数月,可有以下表现。
发热
多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可持续数月,但疲乏等中毒症状多可忍受,部分患者还可以继续坚持工作。
脾、肝及淋巴结增大
脾脏多呈进行性增大,肝脏呈轻度至中度增大,淋巴结也可有轻度至中度肿大,可表现为腹部隆起、腹部疼痛。
贫血及消瘦
病程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和消瘦,多有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皮肤粗糙、体型消瘦等。
特殊类型
皮肤型黑热病
多有黑热病病史,少数患者无黑热病病史。
可有皮肤结节、
斑丘疹等皮损,结节可连成片,一般不会出现破溃,但也多不能自愈。
皮损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以面颈部多见。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大多数能正常工作,病程可持续数年。
淋巴结型黑热病
疾病少见,多没有黑热病病史,也可和黑热病同时发生。
可有低热、疲乏,肝脾多不大或仅为轻度增大,可有浅表淋巴结大,以腹股沟淋巴结增大最多见,可呈花生米或蚕豆大小,多无红肿、无压痛。
并发症
疾病晚期可出现相关并发症,如继发细菌感染、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坏死性口腔炎、出血、营养不良等,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继发细菌感染和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继发细菌感染
常见继发细菌感染部位为呼吸道、中耳、口腔等,可表现为
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坏死性口腔炎等,出现发热、咳嗽、
耳内流脓、口腔溃疡等表现。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血常规中可见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
就医科室
感染内科
近期有黑热病流行区旅居史或有蚊虫叮咬情况,出现发热、乏力、腹部隆起、腹部疼痛、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等,建议及时感染内科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
高热患者可先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毛巾擦拭腋下、敷额头。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发热多长时间了?体温最高多少度?
是否有腹部疼痛?
是否有心慌、气短、面色苍白?
是否有皮肤结节、皮肤溃烂?
上述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病史清单
是否有被白蛉叮咬?
是否有黑热病流行区旅居史?
检查清单
近1个月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清抗体检测等。
诊断依据
病史
本病患者可能为黑热病流行区内的居民,或曾在白蛉成虫活动季节(5月~9月)在流行区居住过的人员。
临床表现
可有长期不规则发热、脾、肝及淋巴结增大、心慌、气短、消瘦等。
医生在触诊时,可触及肿大的脾脏、肝脏、淋巴结,多无触痛;若发生脾内栓塞或出血,可出现脾区压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典型病例可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三系减少。
白细胞数减少最明显,可降至(1.5~3.5)×109/L,重者可低于1.0×109/L,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贫血常为中度;血小板数可明显降低,一般为(40~50)×109/L。
血生化
化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多正常,偶可轻度升高;可有球蛋白数显著增加,
白蛋白总数减低,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凝血功能
病原学检查
从富含巨噬细胞的肝、脾、骨髓、淋巴结穿刺,以穿刺标本做涂片、培养等,寻找病原体。
涂片检查
常用骨髓涂片染色后检查无鞭毛体,简单易行,阳性率高。
脾脏和肝脏穿刺涂片阳性率较高,但有一定危险性而很少采用。
淋巴结穿刺涂片可用于检查治疗后复发患者。
皮肤型及淋巴结型患者,可从皮损处及肿大淋巴结处进行取材、涂片。
培养法
原虫量少涂片检查阴性时,可将穿刺物作利什曼原虫培养。
将穿刺物接种于特定培养基,经22~25℃、培养7~10天,若查见活动的前鞭毛体,则判为阳性结果,该方法比涂片法更为敏感。
血清免疫学检查
循环抗原检测
血清中循环抗原出现早,循环抗原含量随原虫数量增加而增加,随原虫死亡而出现抗原消失,可用于早期诊断,也可用于判断预后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常用方法有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斑点酶联
免疫吸附法、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血清抗体检测
以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的可溶性抗原或全虫抗原检测患者体内抗体。常用方法为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直接凝集试验效价、间接血凝试验等。
但需注意,免疫功能正常的黑热病患者体内可有高滴度的抗体,HIV阳性者体内没有或仅有低滴度抗体,治愈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血清抗体检测也可呈阳性。
腹部超声、腹部CT
可用于评估肝、脾肿大情况。
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
满足黑热病流行区内的居民,或曾在白蛉成虫活动季节在流行区居住过的人员的流行病学史,并出现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
淋巴结肿大等典型症状,可考虑为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并同时符合上述免疫学检查阳性者,考虑为临床诊断病例。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并同时符合上述病原学检查阳性者,考虑为确诊病例。
鉴别诊断
疟疾
疟疾和黑热病患者都可能出现发热、乏力、脾肿大表现,但疟疾一般呈急性起病,而黑热病为一种慢性
寄生虫病。行血涂片、病原学等检查,可进行鉴别。
阿米巴肝脓肿
阿米巴肝脓肿和黑热病患者都可能出现腹部疼痛、发热、体重减轻等,行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多可进行鉴别。
淋巴瘤
淋巴瘤和黑热病患者都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脾肿大、血细胞减少、体重减轻等,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多可进行鉴别。
治疗目标:减轻症状,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治疗原则:以抗寄生虫治疗为主,首选5价锑剂。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予以营养丰富、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保持液体和电解质的平衡,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
高热时对症处理,可予以物理降温,必要时可予布洛芬等退热治疗。
对于
脾功能亢进,三系减少者,可予以升白细胞药、铁剂、叶酸及升血小板药物治疗,必要时可少量多次输血。
抗寄生虫治疗
锑剂治疗
不良反应较多,可出现恶心、呕吐、咳嗽、腹痛、腹泻现象,偶见白细胞减少。
需注意,肺炎、肺结核及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禁用。
非锑剂药物
对锑剂无效时可选用非锑剂药物治疗,如
喷他脒,
两性霉素B,但疗效较差。
手术治疗
经病原学治疗后仍有脾脏明显肿大并伴有脾功能亢进者,可行脾脏切除术。
黑热病有疫苗吗
黑热病目前没有疫苗。
黑热病也被称为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导致的一种传染病,可以通过白蛉叮咬传播,并且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可以潜伏3~4个月左右。
发病以后会出现发热、身体无力、淋巴结肿大以及皮疹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呈暗黑色的情况。
但是目前还没有可以预防黑热病的疫苗,患者平时需要做好防蚊以及防虫的措施,可以使用杀虫剂驱虫,如果正处在疾病流行期,还需要做好隔离措施。
如果患者感染了黑热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锑钠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的杀灭杜氏利什曼原虫,也可以服用米替福新胶囊、硫酸巴龙霉素片等药物治疗。
治愈情况
预后主要取决于是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是否合并有并发症。
接受早期规范治疗者,一般治愈率较高,多可获得终身免疫。
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常于1~2年内死于并发症,如
细菌性肺炎、脓毒血症、出血等。
无合并严重并发症的病例,病程可持续存在数十年,个别病例治疗后又可远期复发。
危害性
感染后可出现长期发热,肝、脾肿大,贫血,消瘦等,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
治疗不及时,病程可持续存在数十年,合并严重并发症时有死亡风险。
日常管理
患病后需卧床休息,后续根据病情,适当增加活动。
多吃营养丰富、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居住环境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保持相对湿度,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
预防
控制传染源
及时治疗患者,查出病犬、消灭病犬。
切断传播途径
防蛉、灭蛉,避免白蛉叮咬。
在平原地区,可使用
溴氰菊酯等杀虫剂,杀灭白蛉。在山丘和荒漠地区,可在皮肤涂抹驱蚊露等驱避剂。
保护易感人群
疫区家庭用细孔纱门纱窗做好家庭防护。
野外工作时,尽量穿长衣长裤,涂抹驱虫剂,以防白蛉叮咬。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