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镜检查为一种内镜检查技术,通过胸骨上、胸骨旁或剑突下切口将纵隔镜送入纵隔内进行检查,属于手术操作
能直接观察上纵隔的结构,进行上纵隔内淋巴结活检,辅助纵隔、肺部疾病的诊断,判断肺癌分期及预后
用于上纵隔疾病诊断以及肺癌术前病理分期
按照手术路径的不同,分为标准颈部纵隔镜检查、扩大的纵隔镜检查、胸骨旁纵隔镜检查
定义
纵隔镜检查为一种
内镜检查技术,通过胸骨上、胸骨旁或剑突下切口将纵隔镜送入纵隔内进行检查的方法。经此途径可直接采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以帮助纵隔、肺部疾病的诊断。具有微创、安全、取材可靠等优点。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结构和组织的总称,其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上为胸廓上口,下为膈。
分类
标准颈部纵隔镜检查
标准颈部纵隔镜检查是上纵隔探查和活检最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第2、4、7组淋巴结以及气管周围病变的检查。
切口选择:在胸骨切迹上一横指部位做一长约3~4cm的横向切口。
可触及纵隔内解剖结构、异常肿物和淋巴结等,并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咬取组织活检或完整切除。
扩大的纵隔镜检查
扩大的颈部纵隔镜检查主要用于第5、6组淋巴结活检,适用于左上叶肺癌伴主肺动脉窗和(或)主动脉弓前(旁)
淋巴结肿大者。
通常先做标准纵隔镜检查,若结果阴性再行扩大的颈部纵隔镜检查。该检查难度较大。
胸骨旁纵隔镜检查
胸骨旁纵隔镜检查又称为前纵隔镜手术,主要用于第5、6组纵隔淋巴镜活检,评估肺门部
肿瘤的可切除性,穿刺失败的前纵隔肿物活检,以及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诊断等。
切口一般选择胸骨旁2cm外,沿第2肋或第2肋间做3~4cm切口。
探查第5、6组淋巴结或纵隔肿物,完整切除或多点取材送病理检查。
检查目的
纵隔镜检查可用于上纵隔疾病诊断、肺癌诊断及术前病理分期。
诊断纵隔疾病:对一些少见的
纵隔肿瘤、
恶性淋巴瘤、纵隔肉芽肿性疾病、纵隔转移性肿瘤等一些疑难病,纵隔镜可以对纵隔疾病进行诊断。
辅助诊断肺癌:对于
纵隔淋巴结肿大而临床无法确定病理类型的患者,纵隔镜检查可以从转移淋巴结得到肺癌组织病理学依据。
判断肺癌病理分期及预后: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是评价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纵隔镜检查对纵隔淋巴结活检可以准确确定肺癌的组织学分期,对于确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适用人群
纵隔镜检查适用于怀疑肺癌患者、确诊为肺癌缺乏病理分期的患者、有胸部疑难疾病的患者。
禁忌人群
检查部位曾做过手术,如甲状腺手术、
气管切开术者,不宜进行纵隔镜检查术者。
心肺功能不全、上腔静脉梗阻者。
检查风险
麻醉风险:纵隔镜检查属于有创医疗操作,需要
全身麻醉,存在麻醉的风险和意外。
对麻醉药物过敏,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可能会出现胃食管反流以及反流物误吸(误吸可能会造成窒息、
吸入性肺炎)、呼吸道梗阻、通气量不足、
低氧血症等等。
其他风险还包括血压过高或过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组织损伤:操作过程中损伤纵隔胸膜、食管、气管、支气管及心包膜等。一侧纵隔胸膜损伤可引起气胸。若已发生气胸,应做胸腔穿刺或放置
胸腔闭式引流管。
神经损伤:操作过程中损伤左侧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但大多数患者可于术后几个月内恢复。
周围血管损伤:引起出血,甚至大出血。如出血量不大,可先用纱布压迫止血或用钛夹夹闭出血处;一旦发生大出血,应立即开胸止血。
参考价格
与当地医院等级、地区等因素有关,通常为3000~5000元,包括手术费、麻醉费、材料费、药品费、病理检查费等。
一般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检查项目。
检查时间
纵隔镜检查多数住院完成,在检查前完善以下工作,一般需要1~2天的时间。纵隔镜检查时间一般在1~2小时。
纵隔镜检查前通常会完善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传染病、血型等。目的是排除手术禁忌证,术前备血。
完善胸部CT、
心电图、心脏彩超、
肺功能检查等,判断患者的心肺功能可否耐受手术。对心肺功能较差者在术前、术中等可能使用药物调整。
如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要先控制好这些基础疾病再行手术,否则会增加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风险。
检查方法
根据纵隔镜的分类,标准颈部纵隔镜检查,扩大的颈部纵隔镜检查,胸骨旁纵隔镜检查的检查方式如下。
标准颈部纵隔镜检查
在胸骨切迹上一横指部位做一长约3~4cm的横向切口。
切开胸骨上皮肤,分离脂肪后,沿颈白线纵向切开颈前肌群,直至气管前筋膜。
切开筋膜,在其深面用手指紧贴气管前壁和侧壁向下钝性分离气管前血管后间隙,直至隆突水平,并向两侧主支气管做适度分离,这样形成了一个囊袋状通道。
探查可同时触及纵隔内解剖结构、异常肿物和淋巴结等,并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通道内置入纵隔镜,缓慢送入,逐步进行,或在直视下边送入边进行钝性推离,进一步扩大隧道,观察、辨清纵隔结构及病变。
以气管环作向导,直达隆突水平。记录淋巴结或肿物的部位、大小、数目等。
对目标部位的表面组织尽量分离干净,直至淋巴结或肿物表面,先穿刺除外血管后再咬取组织活检或完整切除。怀疑为转移性淋巴结,应尽可能完整取出,以减少癌肿污染,详细记录取材的部位、数目。
扩大的纵隔镜检查
切口同标准纵隔镜手术,操作时先行标准纵隔镜手术,方法同上。
拔出纵隔镜,再次以手指钝性分离无名动脉与左侧颈总动脉间的结缔组织间隙,顺动脉下行分离,直至主动脉弓。
在无名动脉与主动脉弓的夹角处,紧贴静脉弓表面向前下方分离出一隧道,至第5、6组淋巴结,将纵隔镜置入隧道内,进行第5、6组淋巴结的分离与活检。
胸骨旁纵隔镜检查
切口一般选择胸骨旁2cm外,沿第2肋或第2肋间做3~4cm切口。
逐层切开,经第2肋间或切除第2肋肋软骨床,推开纵隔胸膜后建立纵隔镜隧道。
置入纵隔镜检查,直视下边进镜边推开纵隔胸膜,游离前纵隔间隙,探查第5、6组淋巴结或纵隔肿物,完整切除或多点取材送病理检查。
注意事项
检查前
是否空腹
纵隔镜检查一般需要
全身麻醉,因此在检查前6~8小时需要禁饮食。
是否有辐射
纵隔镜检查没有辐射。
着装注意
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避免带金属装饰或饰品,如头饰、发夹、耳环、项链、铅笔、皮带和钥匙等。
其他
检查前需积极告知检查医生病史、治疗情况,有无麻醉药物过敏史及传染病,以及心肺疾病、过敏性疾病急性发作病史。
检查中
检查中实施全身麻醉,患者没有意识,也不会感觉疼痛。
检查后
完成纵隔镜检查后,患者会被医护送入麻醉恢复室,待患者清醒,
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再由医护送回普通病房。
术后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在手术部位放置引流管引流,因此要关注引流液的颜色及引流量,切口的恢复情况,如有脓性物质渗出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主管医生。
出报告时间
纵隔镜检查后,多由接诊医生将观察结论、病理结果记入病历,一般从数个小时至5~7个工作日不等。
病理结果一般在5~7个工作日后由病理科发布,应注意核实个人信息、检查时间等基本信息。
取得活检组织病理结果后,应该交给医生分析。
良性结果
如单纯性
纵隔囊肿、纵隔良性肿瘤、纵隔积血、积脓、肉芽肿性病变、良性
淋巴结肿大等。
恶性结果
肺癌淋巴结转移
肺癌淋巴结转移意味者癌细胞已扩散至淋巴结,进入肺癌的中晚期阶段,后续治疗根据不同的转移情况,可考虑行手术、化疗、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等。
淋巴瘤
起源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按组织病理学改变,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
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就医建议
患者一般因咳嗽、
咳痰、胸闷、气短、胸痛等与局部占位相关症状就诊,或在正常体检时行
胸部CT检查发现纵隔、肺内占位,食管局部受压、局部淋巴结异常增大,局部积气及积液等,应转诊或就诊于胸外科,由专业胸外科医师初步评估病情,完善相关检查检验,进一步明确病情,必要时安排纵隔镜检查。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