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后,病毒在体内复制但感染者多数未意识到的阶段
部分感染者出现类似流感的急性期症状,也可能没有临床症状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降低病毒载量,减缓病情发展
及时接受治疗可延缓病情发展,但绝大多数感染者最终进展到艾滋病期
定义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前期不是一个标准的医学概念,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艾滋病及HIV感染的诊断分期,以及国内相关指南,HIV感染前期可对应“HIV感染早期”,出现HIV感染急性期表现,或HIV抗体阴性但核酸检测阳性,或1年内HIV抗体转为阳性。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感染者的体内病毒复制非常活跃,病毒载量很高,传染性强。很多时候人们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感染了HIV。
医学上将HIV感染到发病大致分为HIV感染急性期、HIV感染无症状期和艾滋病3个阶段。其中急性期出现在初次感染后1~3周,有类似流感症状,大约1个月内消失。此后将进入无症状期,直到艾滋病症状出现。HIV感染前期在艾滋病的分期中,既包括急性期,也包括无症状期。
分类
病毒分型
HIV分为两个亚型:HIV1和HIV2。
HIV1:是全球最常见的类型,也是我国HIV的主要类型。
HIV2:主要流行于某些地区。
这两种病毒在遗传和病原特征上有所不同,但对人类造成的疾病和病程进展都是相似的。
症状分期
HIV感染前期可以按患者是否出现症状,分为急性期和无症状期。
急性期:部分感染者在初次感染HIV后1~2周内,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
皮疹,伴随乏力、恶心、呕吐、腹泻、咽痛、头痛、
肌痛及关节痛等。这些症状通常在1个月内消失。
无症状期:感染HIV后,部分患者并不出现症状,或者急性期症状消失后进入此期。临床上没有任何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持续性
淋巴结肿大。无症状期持续时间差别很大,可能短至数月,长者可达到20年。绝大多数感染者最终出现艾滋病症状。
发病情况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HIV感染前期的发病情况调查。关于HIV感染及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联合国艾滋病防治组织(UNAIDS)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球现症HIV感染人数为3400万人,其中成年人3070万人,估计全世界15~49岁成年人中有0.8%的人群为HIV感染者,15岁以下儿童33万人。
截至2017年底,全球现存活HIV/AIDS患者3690万例;我国现存活HIV/AIDS患者758610例,2017年新发现HIV/艾滋病患者134512例(绝大多数为性途径感染),当年报告死亡30718例。
HIV可导致艾滋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本病的致病原因如下。
致病原因
病原体
HI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
HIV为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括两条单股RNA链、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需的酶类,其外有蛋白衣壳。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60℃以上失去感染性,100℃20分钟可完全灭活;碘酊、过氧乙酸、
戊二醛、
次氯酸钠等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剂,对HIV也都有良好的灭活作用,75%酒精也可灭活HIV。
传染源
艾滋病患者、无症状HIV携带者是本病传染源。
初次感染后血清病毒阳性,而抗-HIV检测阴性(窗口期)的人群更是危险的传染源。
HIV存在于上述血液、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泪液、乳汁及伤口渗出液等)器官组织中。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包括男女、男男性行为。
注射吸毒共用针具。
母婴传播。
使用血液制品与输血。
有报道因接受HIV感染者的器官供体、医务人员被HIV污染的针头刺破,或经破损皮肤而感染的病例。
目前证据表明,HIV不会通过食物、水、日常生活接触及蚊虫叮咬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以15~49岁性活跃期青壮年发病率高,其中15~24岁人群占HIV感染者的一半以上。
近年来儿童及妇女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高危因素
性混乱。
从事性工作。
男性同性恋。
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
静脉吸毒。
发病机制
HIV进入体内,会攻击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T
淋巴细胞。病毒会进入这些细胞进行复制,最终导致T淋巴细胞的大量损失,使得免疫系统难以抵抗感染和疾病,从而出现急性感染期的症状。
HIV感染急性期会在较短时间内趋于稳定,患者症状逐渐消失,或者感染HIV后并不出现症状。在无症状期,HIV在体内不断复制,免疫系统受损,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
HIV感染前期,可以在急性期出现类似流感样的症状,也可能不出现症状而直接进入无症状期。
主要症状
由于感染者所处的阶段不同,症状也不相同。
急性期
发热:持续几天至几周,是最常见的急性期症状,但多数不会出现
高热。
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表现为无痛性的肿胀,持续数周。
咽喉痛:伴有红肿,吞咽困难。
皮疹:通常为红色
丘疹,分布于面部、躯干和四肢,持续数周。
关节痛和肌肉痛:通常呈轻度至中度疼痛。
头痛:可呈现为轻度到中度的持续性头痛。
疲乏:可能呈现为轻度至中度,持续数周。
多汗:尤其是夜间多汗。
上述症状持续数天至数周后消失。
无症状期
此期的特点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其他症状
无症状期的部分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全身或
局部淋巴结肿大。
HIV感染者可维持多年不出现典型的表现,急性期症状与流感相似而无特异性。但此时感染者体内病毒在继续复制和破坏免疫系统,而且具有传染性。因此,HIV感染高危人群应及时就医接受相关的检测。
就医科室
感染内科
以下情况建议去医院感染内科就诊:
存在可能暴露于HIV感染风险的行为,如不安全性行为、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接受不安全输血等。
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
淋巴结肿大、乏力、
皮疹、咽喉痛、关节肌肉痛等,尤其是在高风险行为后1~3周内。
已知HIV感染高风险人群,如有多个性伴侣的人、吸毒者、
血友病患者、接受血液制品输血者、存在HIV暴露风险的医护人员等。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不要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或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以免HIV传播。
保持平和心态,避免过度焦虑。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持续多长时间?体温最高多少?
是否出现咽喉痛、吞咽困难?
是否有淋巴结肿大?
是否有皮疹、肌肉和关节痛?
是否出现乏力、头痛、恶心、腹泻?
病史清单
HIV感染者可能对艾滋病心存疑虑,不愿如实告知病史,但由于相关病史对于医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建议尽量不要隐瞒。
是否有不安全性行为?
是否有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的做法?
有无家族成员或密切接触者确诊为HIV感染?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HIV抗体检测。
HIV核酸检测结果等。
CD4+T细胞计数。
病毒载量检测。
病史、急性期症状对于诊断HIV感染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确诊HIV感染需要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
诊断依据
医生会根据以下病史和临床表现怀疑患有HIV感染:
病史
存在HIV感染风险行为,如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注射吸毒、接受未经筛查的血液制品等。
临床表现
部分感染者可能不出现急性期症状,因此临床表现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实验室检查
为了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做以下检查及其目的:
HIV抗体检测:检测体内是否出现针对HIV病毒的抗体。异常表现为抗体检测阳性,但HIV感染早期该结果为阴性,1年之内会转为阳性。
HIV核酸检测:检测体内病毒核酸。异常表现为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CD4+T细胞计数:了解免疫系统受损程度。异常表现为CD4 T细胞计数下降,表明免疫系统受损。
病毒载量检测:监测体内病毒复制水平。异常表现为病毒载量升高,表明病毒在体内繁殖。
其他血液检查:包括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检查等。
诊断标准
HIV感染前期并非一个特定的分期,而是指HIV感染后最初几周到几个月的时期。以下为国内的HIV感染早期诊断标准:
成人及 15 岁(含15岁)以上青少年HIV感染者,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
3~6个月内有流行病学史和/或有急性HIV感染综合征和/或有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
抗体筛查试验无反应,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阳性。
1年内出现 HIV血清抗体阳转。
15 岁以下儿童HIV感染者Ⅰ期的诊断需根据CD4
+T
淋巴细胞数和相关临床表现来进行。
鉴别诊断
部分HIV感染前期者会存在急性期,出现一些症状,如果从症状的角度,可能需要进行鉴别。但诊断HIV感染必须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
流感
相似点:均有发热、咽喉痛、乏力、头痛、关节肌肉痛等。
不同点:流感通常不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同时流感症状多在1~2周内恢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相似点:均有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
不同点:传染性单核症多伴有脾脏肿大,而且通常在几周内恢复。
急性淋巴结炎
相似点:均有淋巴结肿大、发热。
不同点:
急性淋巴结炎通常呈局部表现,伴有红肿、压痛等炎症症状,并无咽喉痛、皮疹等全身症状。
治疗目的:降低病毒载量,延缓和减轻免疫系统损伤,重建免疫功能,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治疗原则: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并维持长期规律用药。
一般治疗
对HIV感染者无需隔离治疗。
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治疗药物
具体治疗方法主要为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目前国内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五大类(包括复合制剂):
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的逆转录酶,阻止病毒的复制。
适用于HIV感染者作为基线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用药时应监测患者肾功能和肝功能;关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在存在耐药情况时,调整药物方案。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简称NNRTIs,常用药物如艾洛韦林(EFV)、
奈韦拉平(NVP)等。
这类药物同样可抑制病毒的逆转录酶,与NRTIs合用以提高抗病毒效果。
适用于HIV感染者作为基线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需要关注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患者肝功能;在存在耐药情况时,调整药物方案。
蛋白酶抑制剂
简称PIs,常用药物如洛匹那韦/
利托那韦(LPV/r)、阿塔赞韦(ATV)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的蛋白酶,降低病毒复制速度。
适用于HIV感染者作为基线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用药时应关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监测患者肝功能、脂肪代谢水平;在存在耐药情况时,调整药物方案。
整合酶抑制剂
简称INSTIs,常用药物如瑞格拉韦(RAL)、阿韦拉韦(DTG)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的整合酶,阻止病毒基因与宿主细胞融合。
适用于HIV感染者作为基线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需要关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肌肉骨骼疼痛、疲乏等;在存在耐药情况时,调整药物方案。
融合抑制剂(FIs)及CCR5抑制剂
融合抑制剂简称FIs,常用药物如恩夫韦肽(T20)和艾博韦泰;CCR5抑制剂常用药物为马拉韦罗(MVC)。
可通过阻断HIV与CD4
+T
淋巴细胞膜融合或阻滞HIV和细胞上化学因子受体CCR5相互作用,阻止病毒RNA与细胞融合或进入到宿主细胞内。
治疗时机及方案
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
无论成人、青少年或儿童,一旦确诊HIV感染,建议立即开始治疗,不论免疫功能如何。
某些特殊情况需要更快开始治疗,如怀孕、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肾脏问题、HIV急性期感染以及合并严重肝炎。
在开始治疗前,确保患者理解并同意接受治疗,并告知需终身坚持服药。
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考虑尽快开始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严重感染或其他疾病问题,需要先稳定病情后再开始治疗。
抗病毒治疗方案
建议初次治疗的患者使用两种NRTIs类药物作为基础,再联合第三类药物进行治疗。儿童初治推荐方案为2种NRTIs 类骨干药物联合第三类药物治疗。
第三类药物包括NNRTIs、增强型PIs(含利托那韦或考比司他)或INSTIs,也可以选择复方单片制剂(STR)。儿童第三类药物可以为INSTIs或NNRTIs或者增强型PIs(含利托那韦或考比司他)。
重要的是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关注对症处理,如缓解发热、止痛等。
HIV感染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个体情况、体内病毒载量、是否规范治疗等。
治愈情况
HIV感染至今尚无法彻底治愈,多数感染者会在经历无症状期后,最终发展为艾滋病。
接受规范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其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可大幅提高,艾滋病出现时间可得到推迟。
预后因素
HIV感染者的预后与以下因素有关。
治疗启动时间:治疗越早开始,预后越好,因为能够及时抑制病毒复制,减轻免疫系统损伤。
药物依从性:坚持按时服药可以保持持续的病毒抑制,帮助改善预后。
基线的CD4+T细胞计数:治疗开始时CD4+T细胞计数越高,预后越好。
危害性
免疫系统受损:导致患者易感染其他疾病和病毒复制的加速,并最终发展为艾滋病。
传播:在感染前期,病毒复制和传播能力较强,但HIV抗体检测可能仍为阴性,许多感染者尚不知道,因此容易通过性行为、注射吸毒、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给他人。
确诊HIV感染后,除应接受规范治疗外,还应加强日常生活的管理。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均衡饮食:保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促进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
避免过于油腻、辛辣、高糖的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尽量避免食用生食、未熟食品,以减少感染风险。
生活管理
充足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适当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有益于身心健康。
远离毒品,避免无保护措施的性生活(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以防止HIV传播)。
心理支持
坚定信心,接受足疗程的规范治疗。
保持积极的心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家人、朋友应理解、关心和支持HIV感染者,不要歧视、刻意躲避。
必要时求助心理医生或相关公益团体,以得到心理上的支持。
病情监测
HIV感染前期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密切观察自身病情变化,包括以下方面:
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观察药物使用过程中是否出现过敏、肠胃不适、肝肾功能异常等,如出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
随诊复查
通常建议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开始后2~4周内进行首次复查,随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具体应遵医嘱。
复查时可能需要做CD4+T细胞和病毒载量检测,血生化检查以监测肝肾功能等。
用于评估免疫功能的改善。
病毒载量:用于了解病毒复制水平,在ART治疗下病毒载量应趋向于低于检测水平。
预防
HIV感染前期并无具体的预防方法,以下措施可用于预防HIV感染:
安全性行为:性生活时坚持使用安全套,避免多性伴和高危性行为。
远离毒品:戒毒,避免共用注射器,必要时寻求专业机构接受戒毒治疗。
涉及血液制品:接受血液制品之前,确保来源正规且已经过HIV检测。
母婴传播预防:孕期进行HIV检测,HIV感染孕妇分娩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产后注意防护,以降低传播风险。
职业暴露预防: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手套、防护服等装备,遵守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
高危暴露者预防药物:明确存在HIV感染风险的人群,如性伴侣是HIV感染者、注射吸毒者、社区高HIV感染率等,可以在医生建议下使用预防性抗反转录病毒治疗(PrEP)以降低感染风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