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冠状动脉内膜撕裂或冠状动脉壁内出血造成的血管壁内膜和中膜分离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可有胸部剧烈疼痛感、恶心呕吐、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尚未完全明确,继发性冠状动脉夹层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相关
多数冠状动脉夹层患者在及时治疗的情况下预后较好,部分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死亡
定义
冠状动脉为人体中负责向心脏供血的血管,当冠状动脉内膜受各种因素影响发生撕裂,或是冠状动脉壁内滋养血管破裂出血时,血液通过破损处流入冠状动脉壁内膜和中膜之间并使二者发生分离,形成假腔并压迫冠状动脉使其腔内空间变小,即为冠状动脉夹层。
分型
临床上通常根据病因和夹层的形态学特点及严重程度进行分型。
依据病因的分型
原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较为罕见的冠状
动脉疾病,是指在无手术、外伤等外在因素干预下,冠状动脉内膜因各种生理和病理性因素影响下自发地发生撕裂形成血肿夹层的情况。
主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非医源性、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冠状动脉夹层也被称为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继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通常是由侵入性治疗造成的医源性损伤引起的冠状动脉夹层,如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常见术后并发症。
此外,原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中通常将部分原因不明的冠状动脉夹层病例统称为特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依据夹层形态学特点和严重程度的分型
目前统一按照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病研究所(NHLBI)标准分为A-F共6型,为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所得出的分型方法,其目的在于评价冠状动脉夹层的预后和为治疗过程提供依据。
A型:管腔内少许内膜撕裂透亮影,少量或无造影剂滞留,急性闭塞发生率为0。
B型:由透X线区分开2个平行管腔,少量或无造影剂滞留,急性闭塞发生率3%。
C型:冠状动脉管腔外有造影剂滞留,急性闭塞发生率10%。
D型:冠状动脉管腔呈螺旋形造影剂充盈缺损,急性闭塞发生率30%。
E型:内膜撕裂伴持续的造影剂充盈缺损,急性闭塞发生率9%。
F型:内膜撕裂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急性闭塞发生率69%。
其中A、B2种类型为轻度夹层,通常不会导致缺血性并发症,视情况可不予处理;C-F型为重度夹层,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
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等严重结果。
发病情况
原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相对较高,有研究表明69%的原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病例见于尸检,
冠状动脉造影对其检出率仅为0.1%。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常发生于女性群体,可占到总发病群体的81%~92%,尤其多见于妊娠女性群体。患者年龄通常在45~53岁之间,围生期女性约占女性继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患者的30%,患者在妊娠5周至产后2年内均有可能发病,发病率为1.81/100000名孕产妇。
致病原因
原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直接致病原因为冠状动脉内膜撕裂或冠状动脉壁内出血引起的动脉壁组织受损或内膜受损,具体致病原因仍未完全明确,临床上有多种致病因素可增加此疾病的发生概率。
继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病因常为医源性损伤,如心血管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损伤冠状动脉内膜形成的冠状动脉夹层,部分情况下胸部外伤等也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夹层的发生。
诱发因素
原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是冠状动脉夹层的主要诱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壁内滋养血管破裂出血,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能引起动脉壁中膜与外膜间形成较大夹层,严重时可导致
急性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患者的心血管内膜容易受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风险较高,其冠状动脉夹层的风险也会随之提高。
妊娠
妊娠期间雌激素水平升高、总血容量和
心输出量增加以及分娩过程中用力导致血管壁压力急剧增加,从而引起动脉壁结构改变,从而更易诱发冠状动脉夹层的发生。
服用药物
服雌激素、避孕药等药物可能会改变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增加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的风险。
吸毒
吸毒也是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的诱因。吸食可卡因等毒品可以提高血管的交感神经活性,引起血压升高,两者共同作用下导致血管壁所受的剪切力增大,血压急剧变化,长期作用下引起动脉内膜撕裂,导致动脉夹层的发生。
继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侵入性手术及器械因素
介入手术过程中,导管直径不合适、导管过度深插、球囊反复多次扩张、球囊破裂等情况均会增加发生冠状动脉夹层的风险。
易患因素
遗传病因素
部分遗传病会影响冠状动脉壁结构,引起冠状动脉中膜退行性变、囊性中膜坏死及局灶性弹性纤维断裂,增加动脉夹层发生的风险,如纤维肌发育不良、
马方综合征、LoeysDietz综合征患者等的冠状动脉夹层患病风险会明显增加。
炎症因素
部分系统性炎症疾病发病时可能会累及冠状动脉,如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结节性多动脉炎、
结节病、
川崎病、
巨细胞动脉炎、
炎症性肠病等,这类疾病通常会通过慢性血管炎症影响冠状动脉血管壁结构强度,从而增加冠状动脉夹层的易患风险。
精神及心理因素
对女性患者影响较大,相关研究表明当情绪紧张或巨大精神创伤引起情绪变化时,体内分泌的
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使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承受的剪切力增加,更易在冠状动脉结构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夹层。
发病机制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仍然未知,上述多种危险因素均可增加该病的发病风险,女性冠状动脉夹层患者通常较少合并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推测其可能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承受的剪切力增大、冠状动脉迂曲、冠状动脉血管壁结构薄弱等有关。
目前关于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猜测:一是内皮和中膜不连续或内膜撕裂,允许来自真腔的血液穿过内膜弹性板进入中膜层聚集产生假腔;二是中层滋养血管随密度的增加而自发地破裂形成冠状动脉壁内部血肿,形成夹层而压迫真腔。
继发性冠状动脉发病机制较为清晰,主要为医源性损伤造成的内膜破损引起的夹层
血肿形成。
主要症状
动脉夹层的主要症状与发生部位与严重程度有关,下文将分情况进行说明。
疼痛
疼痛是冠状动脉夹层最常见的症状,疼痛性质可较为多样,患者描述中常表现为胸部和心口的烧灼样痛感、撕裂样痛感或刀割样疼痛,疼痛有时可放射至上肢、肩背部、下颚等位置。
室性心律失常
为冠状动脉夹层引起
心肌缺血而导致的心律失常,常表现为心跳加快或胸部扑动感觉。
其他症状
依据患者病情不同,临床中也可有胸闷气短、多汗、疲惫乏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其他症状。
并发症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夹层形成后血肿假腔会压迫血管真腔,从而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使冠状动脉的血供减少甚至中断。此情况下心肌持续性缺血则会发生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夹层较为常见和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心力衰竭
常发生于冠状动脉夹层治愈后,通常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损伤和心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而发生的并发症。
就医科室
心血管内科
出现心慌、胸痛或体检时发现心律异常,建议就诊心血管内科。
急诊科
患者出现休克、昏迷、剧烈胸痛等严重情况时,应立即送急诊或胸痛中心进行抢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由于冠状动脉夹层可能是一种急性和致命性疾病,因此当怀疑患者可能发生冠状动脉夹层时应尽快送急诊或胸痛中心进行检查,避免时间耽搁贻误治疗效果。
非急性的冠状动脉夹层患者就医前可提前整理好患者近期的疾病史、用药史、手术史和家族遗传病史,以便医师通过相关信息更加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身体哪里有不适感觉?不适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是否有明显的胸口、肩背部或周围部位的疼痛感?疼痛时间持续多久了?请描述一下疼痛的具体感觉是什么样的?
症状发生前后是否有明显的诱发因素?
是否有烦躁不安、肢体无力、恶心呕吐、大量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患有心脏或动脉畸形的病史?
近期是否有妊娠行为?
近期是否有精神压力较大、或是遭受重大变故的情况?
近期是否有接受心脏手术或是涉及动脉血管的介入手术的手术史?
是否有吸毒史?
家族和亲人中是否也有患冠状动脉夹层的家族史?
出现症状后是否在其他医疗机构接受过治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X线胸部平片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测结果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结果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利尿剂药物:醛固酮、氢氯噻嗪等。
性激素类药物:雌激素、孕激素类药物及避孕药物。
其他药物:日常生活中为治疗其他疾病服用的药物(包括中药、补剂、维生素等)。
诊断依据
病史
对于高血压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考虑冠状动脉夹层的发生可能性。
对于有
马方综合征、纤维肌发育不良等影响动脉组织结构的遗传病患病史或家族史患者,应考虑发生冠状动脉夹层的可能性。
对于曾接受过心血管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的患者应考虑医源性损伤造成冠状动脉夹层的可能性。
对于有近期有妊娠史的女性患者应考虑妊娠期冠状动脉夹层的可能性。
对于近期经受较大精神压力或精神创伤事件的患者应考虑冠状动脉夹层的患病可能。
临床表现
冠状动脉夹层主要的自觉症状为剧烈疼痛,因此当出现上文中描述的胸背疼痛感时应考虑冠状动脉夹层的可能性。
患者合并有心动过速、烦躁不安、多汗、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时应考虑为冠状动脉夹层所致
心肌供血不足的症状。
由于部分冠状动脉夹层疾病起病较急、病程进展较快,因此一旦疑诊为冠状动脉夹层,应尽快开展影像学检查,确认夹层形态和严重程度等,便于后续治疗的开展。
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
动脉血管彩超:可以查看冠状动脉夹层真、假腔的位置以及血流状况,并可辅助排查冠状动脉可能存在的器质性病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具有无创、高空间分辨度等优点,对冠状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冠状动脉夹层评估中具有较高价值,可以发现较为早期的冠状动脉夹层病变,较CTA相比显示的血管结构更加清晰,可提高动脉夹层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
腔内影像学技术:
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CT)等有助于冠状动脉夹层的识别和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夹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都是前胸、背部剧烈疼痛,但冠状动脉夹层可以没有心电图变化(ST-T段改变)和
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指标升高的情况,可以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需注意冠状动脉夹层随着病程发展可能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应激性心肌病
又称Takotsubo(章鱼罐)
心肌病,同样常见于女性群体,临床表现亦有胸痛等心肌梗死症状,可通过
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区分。
治疗目的:恢复心脏血流、减轻胸部疼痛、预防并发症和夹层复发。
治疗原则: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通常由医师根据动脉夹层的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介入治疗。
紧急治疗
适用于急性发病的冠状动脉夹层或是夹层引发心肌梗死的患者,主要包括维持患者基本
生命体征,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压、心率等)和心电监护,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状态,给予强效镇静剂与镇痛剂支持。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冠状动脉夹层的药物治疗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夹层严重程度较轻、冠状动脉远端血流平稳并没有明显持续性缺血时采取的药物保守治疗方式;另一种为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支持性药物治疗和对症药物治疗。
药物保守治疗方式
通常包括降压药物(
螺内酯、
氯沙坦、维拉帕米等)。妊娠期一般情况下不使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避免冠状动脉壁内部血肿扩大的风险。
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
目的为避免介入治疗中血栓事件的发生。
抗血小板治疗可使用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治疗可选择普通
肝素、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等药物。
目前两种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应用于冠状动脉夹层可能会有延长出血时间和扩大动脉壁内部血肿的风险,应限制其仅用于血运重建过程中的急性给药。
对症药物治疗
主要针对胸痛症状进行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硝酸盐和钙通道阻滞剂药物,如
硝酸甘油、硝苯吡啶、异搏定、硫氮唑酮等。
手术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在
冠状动脉造影的基础上将治疗器械通过各种途径送入冠状动脉夹层远端,封闭夹层,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
包括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并不高,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大,需严格考虑是否手术指征后再行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其早期治疗结果良好,但仍存在移植物衰减、原冠状动脉愈合竞争血流、
血栓形成的可能。
治愈情况
冠状动脉夹层患者总体预后较好,存活患者的长期病死率较低。
尽快总体预后较好,但非急性期的冠状动脉夹层通常也需要尽快就医治疗,否则也有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等严重事件,危及生命。
预后因素
预后效果与患者接受治疗时间相关,越早就医接受治疗越能避免较差的预后结果。介入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夹层至关重要。
当采取介入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夹层时影响预后因素较多,常有卒中、夹层复发、血肿扩散等术后并发症。
危害性
冠状动脉夹层患者复发率相对较高,如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也可能会因并发症而使患者感觉治疗后的不适感觉。
冠状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中期和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较为常见,如心肌梗死、
慢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卒中等,应额外注意做好定期体检和预防疾病复发。
日常管理
患者治疗后应遵照医嘱规律服药,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胸部碰撞、情绪激动等可能导致夹层复发的行为。
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尽量避免摄入浓茶、咖啡、酒类等刺激夹层复发的因素。
随诊复查
患者应保持定期的复查和心血管状况检查,积极接受出院后情况随访,定期体检与复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夹层复发或不良心血管事件,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预防
以控制血压为主,尽量减轻血流压力对血管壁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可引起心率、血压强烈变化的动作,如用力如厕、洗冷水澡、避免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尽量避免会造成激动情绪的事件或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也是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当患有上述疾病时应格外警惕动脉夹层的发生。
介入操作过程中应规范操作,避免暴力使用器械。积累经验,尽早识别夹层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