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血压的指标
对了解有效循环血容量和心功能有重要意义
升高与心功能不全、大量输液等有关;降低见于脱水、休克等
结果异常需及时就诊,必要时行超声心动图、动脉血气分析检查
定义
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
中心静脉压可反映心脏功能状态和静脉回心血量,在临床上常作为判断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
中心静脉压升高和降低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常用测压途径:右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
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
成人:50~120mmH2O。
小儿:30~100mmH2O 。
温馨提示
当中心静脉压高于120mmH
2O,或低于50mmH
2O,应高度重视,及时到心血管内科检查,排除
心功能不全、休克、
心力衰竭等疾病。
不同仪器、不同地区的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指标升高
一般高于120mmH2O,小儿高于100mmH2O。
原因
生理性原因
体位:对中心静脉压会产生影响,平卧位时的中心静脉压较半卧位时的中心静脉压更高。
药物因素:快速输液、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药,中心静脉压明显升高。
神经体液因素: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
抗利尿激素、肾素和醛固酮等分泌增加,血管张力增加,使中心静脉压升高。
病理性原因
股静脉置管:由于腹腔脏器压迫下腔静脉,中心静脉压值偏高;测定中心静脉压的液体黏稠度大,会影响压力传导,致中心静脉压值偏高。
机械通气:由于正压通气及呼气末正压的影响,中心静脉压可明显升高。
其他因素:有缺氧和肺血管收缩,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因为挣扎和骚动,控制呼吸时胸膜腔内压增加,腹腔手术和压迫等均使中心静脉压升高。
危害
中心静脉压高于150mmH
2O时,提示
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
诊疗建议
生理性波动
生理性原因导致的中心静脉压升高无需干预。但应按操作规范进行测量,以免影响对病情的判断。
病理状态
有明显心力衰竭,且有发生
肺水肿的危险,应暂停输液或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并给予快速洋地黄制剂和利尿药或血管扩张剂。
危重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可能降低中心静脉压。
指标降低
中心静脉压低于参考值下限称为中心静脉压偏低。
一般低于50mmH2O,小儿低于30mmH2O(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原因
生理性原因
置管深度及位置对中心静脉压有影响,一般置入过深易致中心静脉压值偏低。
心脏射血能力强,能将回心的血液及时射到动脉内,中心静脉压则低。
病理性原因
中心静脉压降低的原因有失血和脱水引起的低血容量,以及周围血管扩张,如分布性休克等。
用扩血管药或心功能不全患者用洋地黄等强心药后,中心静脉压下降。
麻醉过深或椎管内麻醉时血管扩张,中心静脉压降低。
危害
病理性中心静脉压降低,表示存在血容量不足或处于休克状态,对于重要的生命器官和机体功能有严重损害,应及时救治。
诊疗建议
生理性波动
无需干预。
病理状态
补充血容量:休克的治疗首先以输注
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当的胶体液、血浆或全血,恢复足够的循环血量。
控制感染:主要措施是应用抗菌药物和处理原发感染灶。
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经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而休克未见好转时,应采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