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可有发热、乏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主要采取抗菌药物治疗,辅以一般对症等治疗
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重型患者预后不良,可致死
定义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属于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钩端螺旋体可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类。只有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称为钩端螺旋体病。
早期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大症状(寒热、酸痛、全身乏力),和三大体征(眼红、腿痛、
淋巴结肿大)。
分类
钩体病原学
钩体在全球范围已确定23群、223型,但在国内证实的主要有18群、70型。
在我国钩体病流行中,由稻田引起的钩体感染以
黄疸出血群为主;由雨水、洪水引起的钩体感染,则多由波摩那群引起。
主要流行类型
钩体病根据感染地区的特点,主要分为稻田型、雨水型、洪水型。
| 稻田型 | 雨水型 | 洪水型 |
---|
主要传染源 | 鼠类 | 猪与犬 | 猪 |
主要菌群 | 黄疸出血群 | 波摩那群 | 波摩那群 |
传播因素 | 鼠尿污染 | 暴雨积水 | 洪水淹没 |
感染地区 | 稻田、水塘 | 地势低洼村落 | 洪水泛滥区 |
发病情况 | 较集中 | 分散 | 较集中 |
国内地区 | 南方水稻耕作区 | 北方和南方 | 北方和南方 |
发病情况
全球
钩端螺旋体病被认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该病的漏报率较高,尚无可靠的全球发病率数据。据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病例,包括大约60,000例死亡。
国内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有散发或流行。
发病集中于多雨温暖的夏秋季节,暴雨发生后可有短期流行。
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
随着全球变暖,气候灾害以及国际旅行增多,我国钩体病发病有所增多,2021年,全国钩体病发病数为403例,发病率为0.03/10万,死亡2人。
致病原因
导致钩体病流行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传染源
被钩体感染的动疫动物,如鼠、猪、犬的血和尿以及被其污染的水和土壤为主要传染源。
近年我国鼠传钩体病日渐减少,主要以猪、犬等牲畜传染为主。
需要注意,钩体病患者不是钩体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多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钩体可随感染动物的尿液排出污染水及土壤,当接触被污染的水及土壤时,可侵入皮肤细微破损处造成感染。
下河捕鱼、涉水游泳,以及矿工及下水道工人工作时与病鼠污染的污水接触,也可能受到感染而发病。
进食被钩体污染的食品和水时,也可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从事野外作业或动物工作者更易感,如农民、渔民,屠宰工人、兽医和军人、骑行越野等人群。
新入疫区者易感性高,感染后病重比例也较高。
发病机制
钩体病的发病机制可以分为早、中、后三个阶段。
早期钩体进入体内迅速繁殖,形成急性钩体血症。早期病程结束后,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缓解期,也会再次发作,进入中期。
中期钩体进入内脏器官,使其受到不同程度损害,造成多个器官损伤。病变基础是全身毛细血管感染中毒性损伤。
后期因免疫病理反应,可出现后发热、眼或神经系统后发症等。
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病程不一。大多数患者可无症状,而重症者有可能致命。
一般来说,潜伏期多为7~14日,平均10日。
主要症状
根据临床特点,本病可分为三期五型。
早期(钩体败血症期)
发生在起病后3天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体温多在39℃左右。
中期(器官损伤期)
在起病后3~10日,可出现明显脏器损害,主要分为以下五型。
流感伤寒型
又称为感染中毒型,最多见,临床表现和流感类似,可有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结膜充血等。
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腹股沟和腋窝淋巴结,黄豆至蚕豆大小,有压痛,无化脓。
肺出血型
包括肺普通出血型和肺弥漫性出血型。
肺普通出血型:可有咳嗽、痰中带血表现。
肺弥漫性出血型:又称肺大出血型,比较凶险,可表现为
咯血、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血从口、鼻大量涌出。
黄疸出血型
又称外耳病,国内少见。
表现为皮肤发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
肝性脑病、肾衰竭甚至死亡。
肾衰竭型
表现为尿中带有不易消散的泡沫、血尿、尿量减少,多可恢复正常。
仅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
氮质血症、少尿或无尿,甚至肾衰竭。
脑膜脑炎型
表现为严重头痛、烦躁、呕吐、脖子僵直、嗜睡、抽搐甚至昏迷,严重者可发生
脑水肿、
脑疝和呼吸衰竭。
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后期(恢复期或后发症期)
常在发病后2周到6个月内出现。
后发热
表现为退热后再次发热,体温在38℃左右,经1~3天可自己退热,无需治疗。
反应性脑膜炎
表现为在后发热时出现头痛、烦躁、脖子僵直等
脑膜炎表现,但脑脊液化验正常,预后良好。
眼后发症
眼睛可有疼痛或畏光而无分泌物,视力模糊,且持续充血,发热后持续存在。
神经系统后发症
钩体病急性期热退后2~5个月后发生脑内动脉炎、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脊髓炎和周围神经炎等,个别可在9个月后。
其中以闭塞性脑动脉炎最常见。
临床表现为偏瘫及失语,可短暂反复发作。
胫前热
极少数患者的两侧胫骨(小腿内侧)前皮肤可出现结节样红斑,伴发热,2周左右消退。
其他症状
心血管表现
可能出现心血管异常,包括心肌炎伴心衰或
心源性休克。
超过半数的重度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存在
心电图异常,其中最常见的是非特异性心室复极紊乱。
重度患者也可能发生
血管炎伴肢体坏死,包括儿童患者。
就医科室
感染内科
去过疫区,并出现发热、寒热、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结膜充血、小腿后侧腓肠
肌压痛、
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请及时前往感染内科就诊。
发热门诊
以急性发热为主要表现患者,可尽快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如果有发热,可先进行物理降温,如用温毛巾擦拭额头、腋下等。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没有发热?多少度?伴不伴乏力?
有无头痛,小腿疼痛或压痛?
腋窝和腹股沟处有无肿大?
眼睛有无发红?
皮肤比之前有没有变黄?
有无恶心,呕吐或腹泻?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接触过动物排泄物或被其污染的东西?
最近一个月去过哪里?是否有下稻田或接触暴雨、水洼、洪水?
是何职业?周围是否有人出现类似症状?
有无药物过敏史?
是否到过其他医院就诊?结果如何?治疗情况如何?
检查清单
近1个月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病原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等。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能有以下病史:
发病前5~30天内在钩体病流行地区,接触过染疫动物,或者接触过被其污染的疫水、土壤或者食物。
有过下河捕鱼、涉水游泳等经历。
临床表现
可能有以下表现:
发热:起病急,可有畏寒。短期内体温可达39℃左右,
疼痛:头痛较为突出,全身
肌痛,以小腿、腰背、大腿和胸肌常见。
乏力: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明显。
眼结膜充血:疼痛或畏光而无分泌物,且持续充血,发热后持续存在。
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腹股沟和腋窝淋巴结,黄豆至蚕豆大小,有压痛,无化脓。
实验室检查
常规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
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或正常。
尿常规:约70%患者有轻度
蛋白尿,尿中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
血沉:血沉常增快。
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主要是检查患者体内有无钩端螺旋体。主要有以下方法:
暗视野镜检法:阳性率50%左右,有助于早期诊断。
动物接种:约需3~6日,阳性率70%以上,但所需时间较长。
血培养:需培养1~8周,阳性率为20%~70%。由于培养时间长,对急性期患者帮助不大。
核酸检测:多使用DNA探针杂交及PCR法,可用于钩体病的早期诊断。
血清学检查
凝集溶解试验是目前国内最常用钩体血清学诊断方法。
酶联
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用于测定血清、脑脊液中的钩体IgM抗体,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
其他检查
脑脊液检查
约70%的脑膜脑炎型患者脑脊液检查可见压力较高,轻度蛋白增高及少量白细胞,一般在500×10
6/L以下,以
淋巴细胞为主。
糖正常或稍低,氯化物正常。
脑脊液可分离出钩体。
X线胸片
肺出血型患者X线胸片可见双肺呈毛玻璃状或有弥散性点、片状或融合性片状阴影。
鉴别诊断
钩体病临床表现复杂,要注意与多种发热性疾病和其他疾病鉴别。
上呼吸道感染及流行性感冒
主要在冬春季流行,由飞沫或气溶胶传播,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而钩体病有咳血痰,少有流涕。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多见于冬春季,腋下、肩等处皮肤常有针尖大小出血点,往往呈线状分布;青霉素治疗无效。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登革热症状较难与钩体病鉴别,主要由伊蚊传播。初期发热较低,会出现特征性
皮疹,
黄疸少见。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部分
病毒性肝炎病例初期有畏寒、发热、头昏及全身酸痛等病毒血症症状,继而出现黄疸,类似黄疸出血型钩体病。
肝炎起病缓,大多数病例为低热,感染中毒症状轻,消化道症状显著,很少有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和腓肠肌压痛。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儿童多见,往往有持续
高热、剧烈头疼等表现。
脑膜脑炎型钩端螺旋体病以昏迷、抽搐为多,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目的:控制传播,减少或减轻内脏损害和并发症,降低重症率和病死率。
治疗原则:遵循“三早一就”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地治疗。
一般治疗
早期卧床休息,维持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对症治疗
对于肺弥漫出血型患者,需要及早加强镇静剂使用,及早给予
氢化可的松缓慢静脉注射。根据心衰情况,可给予强心药。
针对
黄疸出血型患者,加强护肝、解毒、止血等治疗很重要,可参照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如有肾衰竭,可参照急性肾衰竭治疗。
病原治疗
杀灭病原体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和根本措施,因此强调早期应用有效的抗生素。
钩体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如青霉素、庆大霉素、
四环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
青霉素
治疗钩体病的首选药物。
青霉素首剂后患者易发生赫氏反应,其表现为患者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全身痛,心率和呼吸加快,原有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发冷。
赫氏反应多在首剂青霉素后半小时至4小时发生,是因为大量钩体被青霉素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当青霉素剂量较大时,容易发生。
庆大霉素或多西环素
有研究表明,妊娠期使用多西环素似乎比其他四环素类更安全。
未确诊钩端螺旋体病且可能存在鼠型斑疹伤寒时,应考虑使用多西环素,因为多西环素对鼠型斑疹伤寒的效果优于
阿奇霉素。
四环素
一般每6小时口服1次,疗程5~7天,具体用法用量需要遵医生嘱托。
治愈情况
本病的治愈情况与病情轻重、治疗早晚以及正确与否有关。
轻症者预后良好。
起病2天内接受抗生素和对症治疗,恢复快、病死率低。
重症者,如肺弥漫性出血型,肝、肾衰竭或未得到及时、正确处理者,其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年老体弱、孕妇及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较差,可能留有后遗症。
不接受积极治疗患者综合病死率2.2%,重型患者病死率高达19.1%。
危害性
眼部和神经系统后发症如果没有得到适当治疗,病情迁延,视力不易恢复。神经系统可因动脉炎所致脑缺血,因而引起渐进性瘫痪。
孕妇感染可能导致胎儿死亡和流产。
日常管理
日常饮食需要高热量、优质蛋白、易消化食物。
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病情监测
病程易反复,需随时关注症状变化,切莫掉以轻心。
疾病中期过后注意休养,减少后发病。
预防
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灭鼠、管理好猪/犬和预防接种是控制钩体病流行和减少发病的关键。
控制传染源
灭鼠
鼠类是钩体病的主要储存宿主,疫区应采取各种有效办法尽力消灭田间和房屋内的鼠类。
猪的管理
建议养猪家庭开展猪圈积肥,不让畜尿粪直接流入附近的水沟、池塘、稻。
加强检疫工作。
必要时进行畜用钩体疫苗预防注射等。
犬的管理
疫区建议消灭野犬,栓养家犬,进行检疫。
切断传播途径
改造疫源地
开沟排水,消除死水,在许可的情况下,收割水稻前1周放干田中积水。
兴修水利,防止洪水泛滥。
环境卫生和消毒
牲畜饲养场所、屠宰场等应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注意防护
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人们不要在池沼、水沟中捕鱼、游泳、嬉戏,减少不必要的疫水接触。
工作需要时,可穿长筒橡皮靴,戴胶皮手套等。
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
目前常用的钩体疫苗是一种灭活全菌疫苗,在常年流行地区则采用多价钩体菌疫苗接种。
对易感人群在钩体病流行前1个月完成接种,一般是4月底或5月初。
接种后1个月左右产生免疫力并可保持1年左右。
药物预防
对进入疫区短期工作的高危人群,可服用
多西环素预防,每周1次。
对高度怀疑已受钩体感染但尚无明显症状者,可每天肌内注射青霉素。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