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排便失禁是指无神经病变和解剖结构异常、反复发生的不受控制地排便,又称功能性大便失禁,是
功能性肛门直肠病的一种,单纯肛门排气不能视为此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生不能控制地排便,可伴有便潴留或不自主排气,长期患病会对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影响,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质量。
1.发病机制
主要是由于肛门外括约肌协调运动异常,耻骨直肠
肌无力,直肠顺应性降低,直肠感知阈值增高和运动功能障碍,肛门内括约肌静息压降低,肛管自发性松弛频率增加等形成。
2.诱发因素
行动不便、腹泻和排便急迫感,以及产科危险因素(如产钳助产、外阴切开、第二产程延长)、有服用诱发或加重排便失禁的药物史(如导泻剂、人工粪便软化剂)和肛门直肠外科手术史,均可诱发功能性排便失禁。
1.典型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不能控制的排便,急迫型患者行便前有强烈的便意,被动型患者便前无明显便意,多发生在白天,夜晚相对少见。伴粪便潴留者(排便间期超过3天)多表现为不自主漏出小量液体或糊状粪便。
2.其他临床表现
可伴有不自主的排气;可能会有孤僻、抑郁、烦躁等表现。
1.体格检查
肛门直肠检查可发现
肛门括约肌松弛或出现不协调性收缩。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对感染的诊断十分重要。当白细胞计数大于10.0×10
9/L,
中性粒细胞比例大于70%时,提示存在炎症,可能是由胃肠道炎症引起,如果这两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需结合便常规和
内镜检查等来排除炎症。
(2)便常规:应注意检查粪便性状、红细胞和白细胞、寄生虫(卵)、脂肪滴等,以判断有无
消化道出血、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及消化不良等疾病。
(3)
血气分析及水电解质检查:长期腹泻的患者可能会有酸碱失衡及水
电解质紊乱。
3.影像学检查
(1)内镜检查:①肛管超声内镜检查,可检测出括约肌变薄或缺损;②乙状结肠镜或全
结肠镜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③通过观察消化道黏膜,判断有无炎症病变。
(2)盆底磁共振:能够实时显示肛门括约肌解剖和整体盆底运动,同时也可观察膀胱和生殖器的情况。
(3)肌电图:能敏感地检测去神经病变,常能鉴别出肌源性、神经源性或混合性损伤。
4.特殊检查
肛管压力测量:患者静息时测定的压力可反映肛门内括约肌功能,正常压为80~140 mmHg,大便失禁时压力降低,肛门外括约肌收缩时可使肛管内压提高。
存在心理因素影响,至少3个月反复发生不能控制地排便,伴有粪便潴留,
直肠指检发现
肛门括约肌松弛,实验室检查可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排便异常疾病,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括约肌变薄及其他病变,肛管压力测量压力低于正常值,同时排除颅内病变、脊髓或骶
神经根病变、多系统疾病(如
硬皮病)相关的肛门括约肌异常、结构异常或神经病变后,可诊断为功能性排便失禁。
需与器质性排便失禁鉴别,主要通过
内镜检查和磁共振检查来判断有无器质性病变。
非手术治疗是治疗大便失禁的首选疗法;严重大便失禁通常是由于肛门括约肌解剖结构或神经功能受损所致,多须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1)调整排便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对直肠感觉功能障碍所致的大便失禁有益。
(2)饮食疗法: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加强肠道内水分的吸收,有助于控制轻度大便失禁的症状。
(3)心理治疗:许多大便失禁患者伴发的神经精神症状为心理性的,给这些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会有一定疗效。
(4)括约肌收缩锻炼:通过刺激肛门括约肌或应用甘油栓剂,可使溢出性大便失禁患者受益。
2.药物治疗
最常用的是抗腹泻药物,通过药物影响大便向直肠的传输而起作用。对伴有腹泻的患者可口服止泻药,如
盐酸洛哌丁胺胶囊、苯乙哌啶、
蒙脱石散等,以使粪便正常形成,药物的不良反应有
皮疹、恶心、头晕、头痛、乏力等。抗腹泻药物仅为对症治疗,不建议长期应用。
3.生物反馈治疗
若药物治疗无效,则推荐首选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是指对大便失禁患者进行排便生理过程训练。训练的目的是达到在直肠扩张时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可以同时提高直肠感觉与外括约肌收缩功能。方法为给患者配备球囊测压装置,连接压力监测器,做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动作,不断重复,然后逐渐减少直肠球囊膨胀的空气容量,并使患者始终能够感觉到直肠的膨胀,然后不再考虑压力监测,可以评估患者对直肠膨胀阈值提高的程度。该方法简单、经济且无不良反应。
3.外科治疗
其对功能性大便失禁的疗效尚不肯定。有研究显示,其近期效果尚好,但远期结果并不理想。
(1)行结肠造口术:对严重大便失禁患者的最后处理手段是行结肠造口术。主要目的是进行粪便出口的改造,通过制作肠造口,代替原来的肛门行使排便功能。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应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术中采取
全身麻醉的方法,术后几天内接受静脉营养,随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其他手术:此外,植入式骶骨神经刺激装置可改善直肠敏感性、节制排便,并发症少,但疗效待评估。
预后与患者的身体状况、有无适当的治疗措施及措施采取是否及时有关。
长期卧床的大便失禁患者应变换体位,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防止肛周皮肤受污染;疼痛患者应改正久坐的不良习惯。
进行卫生宣教,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