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第一口饭或糖耐量试验第一口糖水开始3小时检测的血糖值
可以作为随机血糖用于糖尿病的初筛检查,用来观察血糖变化规律
指标升高多见于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指标降低可见于低血糖症
发现异常时需要就诊内分泌科,必要时做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检查
定义
餐后3小时血糖是指起始进食3小时所测得的血糖数值,一般认为是属于
随机血糖范畴。
目前临床中没有餐后3小时血糖的标准值,一般情况下,餐后3小时血糖基本会恢复到空腹及餐前血糖水平,即在3.9~6.1mmol/L之间。
餐后3小时血糖可作为随机血糖用于糖尿病的初筛,但通常需联合其他指标及相关症状来辅助诊断。
餐后3小时血糖受个体
胰岛素分泌、饮食结构不同的影响,所测得的水平也有差异。
餐后3小时血糖:3.9~6.1mmol/L。
温馨提示
当餐后3小时血糖水平升高或者降低时,需要及时咨询医生,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谨遵医嘱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不同仪器、测定方法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指标升高
餐后3小时血糖结果高于参考范围上限称为餐后3小时血糖升高,检查报告常用“↑”标识。
一般是指餐后3小时血糖高于6.1mmol/L(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原因
生理性原因
进食过量的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也可能会出现血糖高峰延迟。
病理性原因
因调节血糖机制受损,胰岛功能受损,多见于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患者。
危害
餐后3小时血糖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糖耐量异常、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患者若不及时、有效控制血糖,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为糖尿病。
餐后3小时血糖如果明显升高,超过11.1mmol/L,则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若不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可增加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妊娠期餐后3小时血糖持续升高会影响母婴健康,增加流产、早产、难产的发生风险。
诊疗建议
体检或偶然发现餐后3小时血糖升高,伴或不伴口干、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内分泌科。
医生通常会建议完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尿糖、
糖化血红蛋白、血清
胰岛素及
C肽水平等检查,明确引起餐后3小时血糖升高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
生理性原因
因饮食不当或饮食结构的因素引起的餐后3小时血糖升高,在改变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后可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不需过度关注。
生理性原因去除诱因可自行缓解。
病理性原因
对确诊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患者,医生应针对病情特征进行精准个体化治疗,并重点监测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也可以把餐后3小时血糖作为
随机血糖监测指标。
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运动治疗、饮食治疗、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或代谢手术治疗等 。
确诊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者需采取有效措施,调整饮食结构和总量。
增加有氧运动,建议一周保持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
使用胰岛素:包括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适应于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者。最常见和严重的副作用为低血糖,治疗时务必进行血糖监测。
通常正规治疗后,空腹、餐后2小时及餐后3小时血糖会平稳控制,如果已明确诊断,治疗后指标没有明显变化,提示治疗无效,需要更改治疗方案或药物剂量。
指标降低
餐后3小时血糖结果低于参考范围下限称为餐后3小时血糖低,检查报告常用“↓”标识。
餐后3小时血糖低于3.9mmol/L(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但非糖尿病患者一般低于2.8mmol/L才会被判断为低血糖。
原因
一般餐后3小时血糖降低通常与以下原因有关:
未按时进食或摄入饮食量不足、摄入食物种类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剂量过大。
危害
餐后3小时血糖降低提示有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可能会出现乏力、大汗、心慌、气短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
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死亡等,对患者生活、生命安全可能造成严重影响。
诊疗建议
如果体检或偶然发现异常时,建议及时就诊内分泌科,谨遵医嘱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
对于既往无糖尿病史的患者
医生会建议规律饮食纠正低血糖。由于
糖尿病前期和早期糖尿病也可能出现反应性低血糖,所以即使餐后3小时血糖偏低也需要明确有无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这时候可能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参照糖尿病饮食来纠正低血糖。
继续监测餐后3小时血糖或其它时间段血糖是否有持续性偏低,无持续偏低后告知患者日常注意饮食便可。
对于既往有糖尿病史的患者
对于低血糖症状较轻者,可以迅速补充糖水等食物,对于严重急症,出现大汗、心慌或意识不清等症状时,需要立即静脉注射50%
葡萄糖50~100ml,继续滴注葡萄糖。神志不清者,切勿喂食以避免呼吸道窒息。
医生会建议患者增加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的监测,并做好餐后3小时血糖的持续监测。
若持续偏低,会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并继续做好血糖监测。
饮食上避免高糖、高脂、高盐以及烟酒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建议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物。
经规范治疗后,餐后3小时血糖水平会很快上升,但需注意反复并寻找低血糖原因和诱因。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