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黏稠综合征又称黏稠综合征、紫癜性高球蛋白综合征、Reimann综合征,是血液黏稠度升高引起的病症。本病是指血细胞比容超过70%以上时,血液的黏稠度急剧上升,引起血液流体动力学抵抗增加,使患儿的红细胞驱动发生困难所出现的一系列特有的临床表现。目前根据病因分为
红细胞增多症、高球蛋白综合征等。
1.组织缺氧或氧释放障碍
(1)生理性 ①胎儿期;②环境中氧含量不足,如高原地区。
(2)病理性 ①肺换气不足:肺部疾患如支气管扩张,肺心病,肥胖症;②
肺动静脉瘘;③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④异常血红蛋白病:
硫化血红蛋白和正铁血红蛋白带氧能力差。
2.骨髓生成红细胞的功能增强
(1)内源性 ①肾性:肾胚组织瘤,肾上腺样瘤,多囊肾,
肾动脉狭窄等,②肾上腺:
嗜铬细胞瘤,Cushing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增生,
肾上腺腺瘤合并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③肝:肝细胞瘤,④小脑:成血管细胞瘤。
(2)外源性 ①应用
睾酮或类似药物;②应用生长激素。
3.新生儿
(1)经胎盘输血 母亲输血给胎儿。
(2)脐带 结扎过晚。
1.新生儿
表现为呕吐,
黄疸,颤抖,心动过速,
心力衰竭,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肝脾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低血糖,低血钙及脑症状等。
2.出血
多见,常突然鼻出血及齿龈出血,出血与
M蛋白抑制凝固因素作用有关,近年来认为血液黏稠综合征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原因之一,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此有关。
3.血栓形成
多发生于2岁以内缺氧的婴儿,此年龄血细胞比容常不很高。
4.贫血
多见于原发病贫血,也与血清黏稠度增加,血浆量代偿增加而造成血液稀释有关。
5.眼部表现
眼症状为视野异常,
复视及视力障碍,眼底病变是本病征的特征。
6.神经症状
有头晕,听力障碍,运动失调,
眼球震颤,耳鸣等末梢神经损害及锥体束症状等。
7.心血管症状
可见血清黏稠度增加,血容量增高而致心负荷量相应增加所出现的
心功能不全症状,以及由血清黏稠度增加和血管内红细胞聚集而致的末梢循环障碍,如
雷诺现象,皮肤黏膜溃疡及
坏疽现象。
8.肾功能改变
多见于骨髓瘤患者,血清黏稠度增加可引起
肾血流量减少,更导致对肾功能损害。
1.血浆蛋白分析
血浆
蛋白质测定,
纤维蛋白原不增多,而球蛋白明显增加;经用纸上电泳或
琼脂电泳,发现有巨球蛋白区带,或丙种球蛋白的明显增加或出现所谓M成分,即可确诊为异常球蛋白血症。
2.异常蛋白质的定性与定量测定
严重的患者,在做静脉穿刺时,取出的血液很快凝固,无法继续采血,甚至用了正常量的抗凝剂,不能阻滞血液的凝固,血液黏稠度测定,免疫电泳分析,放射的免疫测定以及沉降系数的测定,都能定性与定量地测定出异常蛋白质。
常规做胸片,B超,心电图,脑电图和CT等检查。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可提供诊断依据,但确诊须靠实验室检查,测血细胞比容,测血浆黏稠度(正常值为水的3.5~5倍),做蛋白质化学的研究,包括免疫电泳分析,放射免疫测定以及沉降系数的测定能对异常蛋白质做出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对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1.对症治疗
(1)治疗原发病 如巨球蛋白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等,以减少异常血浆蛋白质的来源。
(2)可用血管扩张药 以减低周围循环的阻力,如
氨茶碱、
地巴唑、
烟酸、罂粟碱等;
(4)可使用抗凝剂 但效果不甚明显,如
肝素、
双香豆素等;
(5)肾上腺皮质激素 使用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出血倾向,除有消化道大出血外,通常不宜用止血药物,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时可收到暂时缓解病情的效果。
2.特殊疗法
(1)病情恶化和症状明显时,可采用血浆清洗术,即将取出的血液,除去异常蛋白,做成红细胞盐水悬浮液,重新输给患者,达到减低血浆蛋白的目的,减轻心肌负荷,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组织脏器的血液循环。
(2)对儿科罕见的骨髓瘤患儿,还可以改善因此引起的肾损害。从而使症状迅速获得减轻;新生儿高黏稠血症时宜早期进行换血疗法。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