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病是长期原发性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肾脏病变
表现为血压升高、尿量增多或减少、蛋白尿等
长期原发性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所致
采用口服药物、血液透析等治疗
定义
高血压肾病是长期
原发性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肾脏病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022年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的诊断标准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称为高血压。
分级
按照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数值分级
可以分为高血压1级和高血压2级。具体如下表。
分级 | 收缩压(mmHg) | | 舒张压(mmHg) |
---|
正常血压 | <130 | 和 | <80 |
1级高血压(轻度) | 130~139 | 和/或 | 80~89 |
2级高血压 | ≥140 | 和/或 | 大于等于90 |
发病情况
本病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并发症之一。
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时间长,且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控制不良的人好发。
致病原因
血压升高会导致肾小球的压力升高,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发生纤维化和萎缩,肾动脉发生硬化,肾实质发生缺血、坏死,严重时可出现肾衰竭。
主要症状
血压升高
可表现为血压突然或逐渐升高。
因血压升高可伴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等症状。
尿液改变
尿量增多:病情早期可出现尿量增多,即在饮水量、出汗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天尿量比以前明显增多;有些情况下可表现为夜间尿量增多。
尿量减少: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尿量减少,即在饮水量、出汗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天尿量比以前明显减少或几乎没有。
水肿
多先出现在眼睑等部位,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按压水肿部位可出现凹陷。
其他症状
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此时身体其他器官也可能受高血压的损害,出现相应的症状。
如脑血管损害,可引起
脑血管病,出现头痛、呕吐、言语不清、偏瘫、面瘫、
意识障碍等症状。
如冠状动脉损害,可引起冠心病或
心力衰竭,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主动脉损害,可引起
主动脉夹层,出现剧烈胸
背痛、双侧上肢血压数值差较大等表现。
并发症
急性心力衰竭:表现为突然出现严重气急,常伴有口唇青紫、大汗、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端坐呼吸、血压升高、脉搏增快等。
就医科室
肾内科
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突然增高、水肿、少尿、泡沫尿等症状,建议到肾内科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定期体检,检查身体相关器官病变情况。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尿液有什么变化,有血尿、泡沫尿的症状吗?
最近自己测量过血压吗?血压控制如何?
体重是否有变化?有水肿现象吗?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高血压病史?
是否对药物或食物过敏?
是否有其他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
血生化
尿液分析
肾功能检查
腹部超声
腹部CT
肾穿刺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䓬
诊断依据
病史
有明确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
持续血压升高、尿量增多或减少、尿中有泡沫、水肿等症状。
体征
按压水肿部位可出现凹陷。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可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是本病确诊必需检查的项目之一。
注意事项:检查时应留取中段尿,即先排出一部分尿液,然后将之后的尿液留在尿杯中,在未完全排完时停止排尿,移走尿杯后将体内剩余的尿液排尽。
血生化
可能会出现肌酐、
尿素氮等与肾功能有关的物质浓度升高,钾离子等电解质升高,白蛋白降低等情况。
注意事项:门诊检查前须保持空腹,即禁食至少6小时,禁水至少4小时;急诊检查不用禁食水。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可发生改变,是本病确诊所必需的检查项目之一。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试验
测定24小时的尿蛋白总量。
高血压肾病时,24小时尿蛋白会升高。
注意事项:将连续24小时的尿液收集到干净的容器内,并记录总体积。检查时使用尿管收集一定量24小时混合尿液,并及时送检。
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测
检测醛固酮等激素水平。
可以排除肾上腺内分泌相关性高血压等疾病。
影像学检查
肾超声、肾血管超声
肾超声可以了解肾脏的形态、结构等;肾血管超声可了解肾动脉、肾静脉的血流情况等。
可能会出现肾增大或萎缩的情况,也可用于鉴别其他疾病。
注意事项
检查前按照医生要求暴露腰腹部。
检查时会在腰腹部皮肤表面涂抹耦合剂。一般情况下,耦合剂对皮肤没有损伤。
检查时按照医生要求保持固定姿势,避免乱动。
检查后可将耦合剂用纸巾擦除。
腹部CT
了解肾等腹部器官形态、结构等的变化情况。
用于鉴别其他疾病。
注意事项
检查前去除检查部位的饰品或金属物品,如皮带等,脱去带金属材质的裤子。
可能会注射对比剂,如对对比剂过敏应提前告知医生。
病理检查
通过肾穿刺取肾组织,了解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
检查符合高血压肾病的病理改变,是本病确诊所必需的检查项目之一,也可用于鉴别其他疾病。
注意事项
穿刺前应保持皮肤清洁。
穿刺过程中会使用麻醉药物,多无明显疼痛感。
穿刺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避免感染。
如穿刺部位出现红肿、剧烈疼痛,或出血较多,应及时就诊。
鉴别诊断
高血压合并原发性肾病
相似点:血压升高、尿量增多或减少、尿中有泡沫等。
不同点:原发性肾病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病变多发生在基底膜、系膜等结构。可通过组织病理检查等进行鉴别。
肾性高血压
相似点:血压升高、尿量增多或减少、尿中有泡沫等。
不同点:
肾性高血压可能会有肾病病史,多无明确的高血压病史。血压升高与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在肾病得到缓解或治愈的同时,血压也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可通过组织病理检查等进行鉴别。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口服药物是高血压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血压控制目标为小于130/80mmHg。如药物降压效果不佳,可联合血液透析治疗。
一般情况下,可单独选用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或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或二者之一联合其他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
通过抑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达到降压目的。在降压的同时还能够减少
尿蛋白,延缓肾病变的进展。
注意事项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
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抑制相应的血管收缩,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在降压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尿蛋白,延缓肾病变的进展。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较少,可有头痛、头晕、咳嗽、腹泻、疲劳等。
须定期监测血肌酐、血钾水平。
禁用于高钾血症、孕妇、双侧肾动脉狭窄者。
钙通道阻滞药(CCB)
通过阻滞细胞外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降低血管收缩性,发挥降压作用。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有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
利尿药
通过促进钠离子随尿液排出,减少细胞外液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目的。
肾小球滤过率超过30ml/(min · 1.73m
2)时,常用噻嗪类利尿药(如氢氯噻嗪);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 · 1.73m
2)时,常用袢利尿药(如呋塞米)。
β受体阻滞药
通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等多种机制发挥降压作用。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等。
交感神经抑制剂
通过抑制心肌收缩、血管收缩达到降压的效果,具有保护心脏、肾脏的效果。
常用交感神经末梢阻滞剂(如
利血平)、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如
可乐定)。
其他药物
直接血管扩张剂:通过直接松弛平滑肌、扩张外周血管,达到降压的效果。常用的药物有
肼屈嗪、
硝普钠等。
α
1受体阻滞药:通过舒张血管、降低周围血管压力,达到降压的效果。常用的药物包括哌唑嗪、特拉唑嗪、
多沙唑嗪等。
吲达帕胺:有利尿和钙通道阻滞作用。可单用,也可与其他降压药合用。
肾素抑制药:可通过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降压作用,如阿利吉仑等。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将人体的血液引流到体外,通过仪器将血液中代谢的废物、过多的液体、过多的电解质等转移至体外,然后将过滤后的血液回输至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
高血压肾病发生终末期肾病时,可能会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药物降压治疗。
注意事项
透析前患者或家属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透析的目的和风险。
透析前会通过手术在手腕部建立血管通路,称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可通过将手抬高约30°、功能锻炼等方法,促进手术部位恢复、提高内瘘的功能。
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定期进行治疗。
血液透析须在医院进行,时间较长,透析前应先进行排便、排尿。
每次透析过程中会持续使用抗凝药物,并须多次抽血检测凝血功能。
透析过程中避免挤压、牵拉管路;如有头晕、乏力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血液透析后,须用力按压内瘘部位至少10分钟,或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防止出血。
注意保护内瘘部位,避免戴手表、提重物、压迫、磕碰、冷热刺激、抽血等行为。如有出血、局部疼痛、局部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治愈情况
高血压肾病不可治愈,但是可通过及时治疗延缓病情进展,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危害性
可引起水肿、血压升高、尿量减少等症状,使生活质量降低。
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影响寿命。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低盐饮食
每天食盐摄入量应低于5克(折合酱油约25毫升)。
避免食用腌制食物,如咸菜、腐乳、大酱、培根、腊肉、红肠等。
减少快餐食品,如方便面、方便米饭的摄入。
保证营养均衡
限制总热量,饮食应以八分饱为宜。
保证不饱和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充足。
肉类首选禽类、鱼类,每天约一扑克盒大小的量;或按照医生要求选择蛋白类食物的种类,控制摄入量。
每天一掌心量的坚果。
选择新鲜低糖水果,如猕猴桃、草莓、梨、柚子等,每天1~2个。
新鲜蔬菜每天400~500克(生重)。
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选择谷类、薯类等替代精米、精面。
控制烹调用油的量,每天应小于25克(约2.5个白瓷汤勺的量)
按照医生指导保证饮水量。
避免其他不当饮食
避免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
避免肥肉、油炸食品等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
戒酒。
生活管理
避免劳累。
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如搬抬重物、长距离或长时间骑行或开车等。或按照医生要求选择适合的劳动强度。
戒烟,远离“二手烟”。
运动管理
每周运动至少150分钟,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运动项目可选择快走、骑行、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活动方式。或按照医生指导规划运动的时间、选择运动的项目。
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
运动过程中如有不适感觉,应立即停止运动。
情绪管理
避免紧张、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
可以通过与亲友聊天、听轻音乐、读书、观看剧情舒缓的电视节目等缓解。
严重时可到正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避免环境刺激
避免忽冷、忽热。
冬天外出时注意保暖。
夏天注意防暑,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
体重和腰围管理
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23.9。
男士腰围不要超过90厘米,女士腰围不要超过85厘米。
病情监测
监测血压
可在家使用血压计自测血压,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尽量在同一时间段、安静状态下进行测量,如每天上午7点小便后进行坐位测量。
测量前避免饮用咖啡、含酒精的饮料、浓茶等,并排空膀胱(小便)。
测量前避免剧烈活动。如有活动,休息至少5分钟后再进行测量。
测量时尽量暴露上臂的皮肤,如袖子撸起过紧,可将测量一侧的衣服脱去。
测量时,袖带下侧应距离肘窝中间2横指(约2.5厘米),袖带松紧度可容纳1个手指为宜。
测量时避免活动身体、握拳、说话、看电视等。
两次测量时间间隔应在1~2分钟,两次测量之间应将袖带解开放松。
避免连续测量。
监测出入量
记录饮食、服药、输液时进入身体的液体量,以及排大小便、出汗时排出液体的量。
随诊复查
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定期复诊,复查生化、心脏超声等。
如原有症状不见好转或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预防
积极治疗疾病
遵医嘱治疗高血压,按时用药、监测血压,避免自行更改治疗方案或停止治疗。
改善饮食
选择低盐饮食,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
避免偏食、挑食、节食。
舒缓情绪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
适量运动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控制体重
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如有肥胖、超重应通过改善饮食结合运动减重。
避免滥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等可能会对肾造成损伤的药物。
定期复查、及时就诊
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或进行体检。
如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或复查、体检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避免耽误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