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根据病程、有无全身中毒症状和其他临床表现常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主要以亚急性心内膜炎多见。临床表现有发热,
心脏杂音,栓塞和
血培养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和健康的疾病,合理的护理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
1.发热。
2.营养失调。
3.潜在并发症,如心律失常、栓塞、
心力衰竭、肾衰、细菌性动脉破裂出血等。
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病情重,住院治疗时间长,医疗费用高,往往会出现情绪浮躁、不愿意接受治疗等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与患者交流和沟通,说明检查目的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安心住院,积极配合。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缓解心理压力,避免患者因心理因素而加重痛苦。关心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体温护理
指导患者及家属准确测量体温,每4小时测量1次并记录,严密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38℃,则应立即采取物理降温,在头部和大动脉处放置冰袋或擦浴。体温>39℃时,应用药物降温。餐后30分钟内、出汗、饮用热水时,不测量体温。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寒战时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配合医生选择
血培养采血的最好时机,采血时间宜选在寒战或体温正在升高时和应用抗生素之前,可以提高血培养阳性率。
3.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酸奶、肉类等,可少量多餐。对伴有心衰的患者则应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但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特别是血钾的调节。还要戒烟戒酒,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4.用药护理
抗生素治疗时严格按照时间点用药,以确保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若突发
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端坐位、下肢下垂,遵医嘱给予扩血管、强心、利尿药物。注意保护静脉,可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穿刺次数。
5.并发症护理
当患者出现偏瘫、失语、
感觉障碍考虑为
脑栓塞;出现腰痛、
蛋白尿、血尿考虑为肾栓塞;出现肢体剧痛、局部皮肤温度下降、动脉搏动消失考虑为外周动脉栓塞;出现突然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发绀、
咯血等表现考虑为
肺栓塞。患者一旦出现栓塞表现,应立即与医生沟通进行紧急救治。
1.远离可诱发感染的环境,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遵医嘱坚持服药,定期复诊。
3.注意饮食规律,均衡营养,适度活动,合理休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4.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
5.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少尿等
心力衰竭表现,有无局部疼痛等栓塞征象。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