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更多功能

肝炎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炎症的统称
可有乏力、食欲不振,皮肤、巩膜黄染等表现
肝炎病毒感染、饮酒、药物、自身免疫、脂肪肝等都可致病
不同病因导致的肝炎,治疗方法不同,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定义
肝炎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饮酒、药物、化学物质、自身免疫、肥胖等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肝脏炎症的统称。
分类
根据致病因素分类
病毒性肝炎
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无过量饮酒史,以存在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主要临床特征。
酒精性肝炎
常见于过量饮酒者。
自身免疫性肝炎
机体在免疫异常的情况下,由于多种自身抗体攻击肝脏细胞所产生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
药物性肝炎
本病是由于药物毒性损害或药物过敏反应导致,如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以及中草药等,具体见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
根据病程长短分类
(1)急性肝炎
病程多在半年内。
(2)慢性肝炎
病程持续超过半年以上。
发病情况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
甲型肝炎在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是青年,20岁以后群体中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高。
2006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7.18%,目前估计为5%~6%,男性多于女性。
丙型肝炎全球感染率约为2.8%,中国1~59岁一般人群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为0.43%,估计约有1000万例。
丁型肝炎依赖于乙型肝炎,在HBsAg阳性者中,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0%~32%。
戊型肝炎多见于中老年人。
自身免疫性肝炎
本病好发于30~50岁人群,女性多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本病主要发生于超重或肥胖人群。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