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黏度分析仪是一种通过检测人体血液黏度来判断病情的专用检测仪器。血液黏度仪按仪器的自动化程度可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血液黏度仪;如果按方法分,主要分为毛细管黏度仪和旋转式黏度仪。
1.毛细管黏度仪
其基本结构包括:毛细管、贮液池、恒温控制器、计时器等部分。毛细管黏度仪遵循哈根-泊肃叶定律,即恒定的压力作用下,一定体积的液体,在流过一定管径的毛细管时所需时间与黏度成正比。临床常检测血浆与蒸馏水的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时间/蒸馏水时间。
2.旋转式黏度仪
以牛顿的黏滞定律为理论依据,旋转式黏度仪又包括筒-筒式旋转式黏度仪和锥板式黏度仪。其基本结构包括:样本传感器、转速控制与调节系统、力矩测量系统、恒温系统等。
筒-筒式旋转式黏度仪主要部件为一可调速的转动圆柱和一静止的圆筒,圆筒的间隙放置待测液体,内筒固定不动,外筒以一定的角速度旋转,通过液体加在内筒上的扭力矩可算出液体的黏度。
锥板式黏度仪,由一个圆板和一个同轴圆锥组成,待测量的液体放在圆锥和圆板间隙内,一般固定圆板,圆锥旋转,通过测量液体加在圆锥上的扭力矩换算成液体的黏度。
1.毛细管黏度仪
适合于检测牛顿液体的黏度,因而适合检测低黏度液体(如血浆、血清等),价格低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易普及。该类黏度仪不适合检测非牛顿液体,如全血。
2.筒-筒式旋转黏度仪
适用于非牛顿流体的黏度测定,但该类黏度仪在各切变率下的测量结果不稳定,检测效率低。因此,难以适应大批量的临床检测工作。
3.锥板式黏度仪
该类黏度仪能在确定的切变率下测量各种液体黏度,故适用于牛顿流体,更适用于非牛顿流体的测量,如:全血、血浆。仪器有较宽的剪切率范围,符合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要求,能提供不同的剪切率,是测定非牛顿流体比较理想的设备。测量精度及重复性较高,检测效率也高。但该类黏度仪价格相对较高,操作要求高。
血液黏度是衡量血液流动性的指标,黏度越大流动性越小,反之越大。血黏度测定的结果与标本的采集、抗凝、标本储存与运送、测量的温度以及仪器的校准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在应用血液黏度仪进行检测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合适的采血时机
标本采集以早晨空腹为宜。输液时以及输液后均不适合做
血液流变学检查。在采集血样之前,要求受检者注意生活起居和饮食、运动、药物等。
2.正确的采集标本
采血方式不当可引起黏度测定误差。
3.样本的保存
标本采集后最好立即进行检测,在室温条件下存放时间过久,会引起测量结果偏高,最好在4小时内完成测试。如无法立即测试,需在4℃冰箱保存,保存期可延长至12小时。血液标本不可冷冻,因为在冷冻条件下红细胞会发生破裂。采血后需静置20分钟再进行测量,过早测量会导致测试结果偏低。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