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

更多功能

肺源性心脏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因肺部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疾病
急性症状为呼吸困难,慢性为咳嗽、咳痰、气促等,重时伴有颈静脉怒张等
发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廓及肺血管病变等有关
根据病情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定义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是指因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心室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一种疾病。
分类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于急性肺动脉栓塞。起病急骤,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和/或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较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更为多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展缓慢,除原有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逐步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
发病情况
发病率
根据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数据显示,我国14岁以上人群肺心病(慢性)的发病率为4.8‰。
1992年以部分省市农村为调查对象的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人群的总体发病率为4.4‰,1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6.7‰。
性别分布
男性、女性易罹患肺源性心脏病的概率相当,并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年龄分布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地域分布
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群更易罹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经济落后地区相比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高。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