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呼吸困难(pulmonary dyspnea)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患者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的一种病症。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张口或
端坐呼吸。当呼吸器官本身发生病变,气体的吸入、排出障碍,肺呼吸面积减少,肺组织弹性降低,血液中氧气缺乏,
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呼吸中枢兴奋,如上
呼吸道狭窄的疾病,慢性肺泡气肿,各种肺炎、
肺水肿、胸膜肺炎、
胸膜炎等。可伴有异常呼吸音或病理性呼吸音。
依呼吸困难与活动的关系分为轻、中、重三度。
1.轻度:仅在重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
2.中度:呼吸困难表现为轻微体力活动即出现呼吸困难。
3.重度:即使在安静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呼吸困难。重度呼吸困难可表现为
端坐呼吸,即患者平卧时呼吸困难加重,坐起时呼吸困难减轻,因而迫使患者采取坐位。
实验室检查需以病史及体格检查了解到的客观材料为依据进行分析、归纳和判断选择,从中提出几种诊断的可能,进一步考虑做哪些实检室检查有助诊断。如:
肺功能检查、心功能检查、肺部X线片,
动脉血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等检查。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检查,基本可明确病变部位及致病原因。
1.腹压增高性呼吸困难
在
急性胃扩张、
腹腔积液等情况下,腹部对胸部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使呼吸运动受阻从而导致呼吸困难。
2.心源性呼吸困难
由于心脏机能异常,导致循环功能障碍,尤其在肺循环障碍时,换气受到影响,氧气和
二氧化碳的吸入和排出紊乱,造成混合性呼吸困难,可见于
心力衰竭、心肌炎、
心包炎和
心内膜炎等。患者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或
二尖瓣狭窄等基础病。
3.血源性呼吸困难
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
血红蛋白变性,携氧能力下降,血氧不足,导致呼吸困难,可见于各类贫血等。
4.中毒性呼吸困难
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或由体外进入的有毒物质,作用于血红蛋白,使携氧能力下降,血氧缺乏,二氧化碳蓄积,导致呼吸困难。可见于
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酮血症、
亚硝酸盐中毒、氢氰酸中毒等。
5.中枢性呼吸困难
主要是由于重症脑部疾病,使颅内压升高和炎性产物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困难。见于脑溢血、
脑水肿、脑部肿瘤、
脑膜炎等。
1.针对病因治疗。
2.对症治疗
有缺氧呼吸困难者,持续低流量吸02。继发感染者酌情进行抗感染治疗。防治长期使用GCS或(和)免疫抑制剂所引起的并发症。
1.积极治疗原发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若药物使用不当,则有可能加重病情。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心情愉快时免疫力会增强。
3.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刺激性气体,保证患者良好休息。严重呼吸困难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谈话,以减少耗氧量。
4.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避免刺激性强、易产气的食物,防止便秘、腹胀影响呼吸。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