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指数

更多功能

血糖指数
概述 分类 影响因素 应用
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lycaemic Index;英文缩写GI),也译作血糖生成指数、升糖指数,表示在禁食一段时间后(通常不低于10小时),同一受试对象摄入含有一定量(通常为50克或25克)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不包括不可消化吸收的纤维素等)的食物与等量的参考食物(葡萄糖或白面包)相比,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2小时)引起的血糖反应曲线下面积(即积分)的比值,即体内血糖应答的百分比[1,2]。
血糖指数的概念是由多伦多大学David J. Jenkins教授等1981年在研究最适合糖尿患者的饮食时提出的[3]。Jenkins等人提出了碳水化合物“质量”对血糖应答的影响,即含有相同数量碳水化合物的不同食物,其消化吸收速率和血糖应答水平不尽相同。血糖指数作为一种生理学参数,综合食物组分和含量、碳水化物的类型和结构、以及食物的物理状况和加工制作过程等因素,整体反映食物整体的消化利用状况。高血糖指数的食物在消化吸收过程中消化快、吸收完全,并迅速释放葡萄糖,引起餐后血糖快速增加,产生较高的血糖峰值。反之,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吸收慢,较缓慢地释放葡萄糖,引起餐后血糖的增加较缓慢,血糖峰值较低、下降速度亦较慢。
以葡萄糖为参考食物时(GI=100),葡萄糖的GI值也即为最大GI值(100),而其他食物的GI值均在100以内;相比于以葡萄糖为参考食物,以白面包为参考食物时(GI=100),该标准下食物的GI值约为前者的1.43倍,但由于全球范围内缺乏统一的标准白面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因此使用时应特别注意[4]。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