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前状态实验诊断是指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一种病理状态,具有易导致
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变化。通过实验室相关检查,可诊断血栓前状态,对血液学变化的处理及防治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管壁检查、血小板检查、凝血系统检查、抗凝系统检查和
纤溶系统检查等,因其涉及检查众多,临床可依据循证医学原则进行组合优化以方便检查和诊断。
1.筛选试验
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差,用于筛查。
(1)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或)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可能缩短。可用凝固法进行测定。
(2)
纤维蛋白原(Fg):含量可能升高。可用Clauss法进行测定。
(3)血小板凝集试验(PAgT):聚集率可升高。可用比浊法进行测定。
(4)血液黏度测定:多升高。可用毛细管黏度测定法测定。
2.常用试验
(1)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升高,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用ELISA法检测。
(2)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升高,提示血小板激活。
(3)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升高,提示
凝血酶生成增多。可用ELISA法检测。
(4)抗凝血酶活性(AT:A):降低,提示凝血酶活性增强。可用发色底物法进行检测。
(5)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减少,提示
纤溶酶活性降低。可用ELISA法进行检测。
(6)
D-二聚体(D-D):减少,提示纤溶酶活性下降。可用ELISA法进行检测。
3.特殊试验
(1)凝血酶调节蛋白(TM):升高,提示血管内皮受损。
(2)血管
内皮素-1(ET-1):升高,提示有血管内皮损伤。可用ELISA法进行检测。
(3)P-选择素:升高,提示血小板激活。可用免疫放射法进行检测。
(4)11-去氢-血栓素(11-DH-TXB2):升高,提示血小板激活。可用酶标法进行检测。
(5)凝血酶原片段1+2(F1+2):升高,提示凝血酶活性增强。可用ELISA法进行检测。
(6)纤维蛋白肽(FPA):升高,提示凝血酶活性增强。可用ELISA法进行检测。
(7)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升高,提示凝血酶活性增强。可用ELISA法检测。
(8)组织因子(TF):升高,提示外源凝血系统的凝血活性增强。可用ELISA法进行检测。
(9)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减少,反应纤溶酶活性下降。可用ELISA法检测。
血栓前状态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的原因导致体内生物化学和血液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而有利于血栓发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其涉及的实验室检查内容繁多,而实验诊断可依循证医学的原则对其进行优化组合,方便临床诊断。由于血栓前状态可无临床症状,而又易发生血栓,因此血栓前状态实验诊断有助于及时发现血栓前状态,通过治疗纠正血栓前状态可减少或避免血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