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蛋白是铁的贮存形式,可作为判断是否缺铁或铁负荷过量的指标
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缺铁易发人群的监测,以及疗效评估
指标升高见于原发性血色病、炎症、肿瘤等;指标降低多见于缺铁性贫血等
检查发现异常可就诊血液科,可能会进一步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学等检查
定义
血清铁蛋白(SF)是铁的贮存形式,有强大的结合铁和贮备铁的能力,以维持体内铁的供应和
血红蛋白的相对稳定。其含量变化可作为判断是否缺铁或铁负荷过量的指标。
血清铁蛋白作为铁代谢检查里的一项检验指标,可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缺铁易发人群的监测,以及缺铁性贫血、
肿瘤的治疗效果评估。
SF还可用于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如果SF大于100 μg/L,即可排除缺铁。
男性:15~200μg/L。
女性:12~150μg/L。
温馨提示
当男性低于15μg/L,女性低于12μg/L,应及时到血液科检查明确病因。
当男性血清铁蛋白高于200μg/L,女性高于150μg/L,应及时到血液科、消化内科就诊,排除肿瘤性疾病。
不同仪器不同检测方法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指标升高
血清铁蛋白高于参考值上限称为血清铁蛋白高,报告单常用“↑”标识。
一般男性高于200μg/L,女性高于150μg/L(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原因
生理性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血清铁蛋白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病理性原因
危害
肿瘤、白血病等如不积极治疗,进展较快,可危及生命。
诊疗建议
生理状态
SF单一指标轻度升高,且年龄偏大,可以定期复查。如果SF升高明显(>400μg/L),或者伴随有发热、感染、贫血等症状,需要及时就诊消化内科、血液科,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排除肿瘤性疾病。
病理状态
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无其他症状,建议就诊血液科,医生可能结合血常规、
肿瘤标志物等检查综合判断。如果怀疑有血液疾病,可能会进一步做基因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查等明确诊断。
伴有发热、感染等症状,需要就诊感染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等,医生会结合血常规结果,明确炎症性质及炎症部位,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伴有低热,需要就诊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等,可能会做肺CT、
腹部超声、腹部CT、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明确肿瘤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放化疗。
原发性血色病采取静脉放血治疗、铁螯合剂治疗。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使用维生素B
6、输血、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法治疗。
规范治疗有效时,血清铁蛋白会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如果已经明确诊断,治疗后血清铁蛋白没有下降,提示治疗无效,需要更改治疗方案。如果铁蛋白重新升高,可能有肿瘤复发,需要及时就诊治疗。
饮食不具有降低血清铁蛋白的作用。可清淡、均衡、多样化饮食,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
肝脏疾病需要少油、少脂、清淡饮食,以减轻肝脏负担。
指标降低
血清铁蛋白低于参考值下限称为血清铁蛋白低,报告单常用“↓”标识。
一般男性低于15μg/L,女性低于12μg/L(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原因
病理性原因
常见疾病:缺铁性贫血、大量失血、长期腹泻、营养不良等。
危害
血清铁蛋白降低提示身体发生贫血,容易出现乏力、易倦、头晕、面容苍白等症状。贫血严重者可出现记忆力下降、心力衰竭等。
诊疗建议
病理状态
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无其他症状,建议就诊血液科,医生可能建议进一步做
血常规检查,明确诊断。
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可就诊血液科,医生会结合血常规、铁代谢等检查结果明确是否有缺铁性贫血。明确诊断者一般使用铁剂等进行治疗。
如果近期因手术或受伤大量失血,医生结合RBC、Hb等综合判断后,会使用铁剂治疗。
营养不良引起的血清铁蛋白低,可通过健康饮食、荤素搭配来调节,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规范治疗有效时,血清铁蛋白会逐渐上升,恢复至正常;如果已经明确诊断,治疗后血清铁蛋白没有上升,提示治疗无效,需要更改治疗方案。
缺铁性贫血者日常可以适当摄入红肉、鱼类、红枣、海带等富含铁类的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