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

更多功能

肥胖症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身体脂肪蓄积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症状有体重超标,腰围增加;中重度肥胖可有气急、关节痛、焦虑、抑郁等
病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调节异常等多种原因
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饮食控制、科学运动,辅助药物及手术治疗
定义
肥胖症是一种以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和体重超常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
肥胖根据体质指数(BMI)计算,即BMI=体重/身高2(千克/米2)。BMI在24~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
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
WHO明确认定,肥胖症已是全球最大的慢性疾病之一。
分型
按发病机制及病因分型
原发性肥胖:又称单纯性肥胖,是人体摄入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导致脂肪成分在体内积累过多而形成的肥胖。
继发性肥胖:是由于其他健康问题所导致的肥胖,肥胖者同时还患有另一种疾病,当引起肥胖的疾病被治好后,继发性肥胖也可明显减轻。
按脂肪积聚部位分型
中心型肥胖:又称腹型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腹部,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可导致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周围型肥胖:又称皮下脂肪型肥胖,脂肪主要分布于外周和臀部,减肥较困难。
发病情况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截至2016年,全球范围内共有约6.5亿成人(≥20岁)为肥胖,4100万学龄前儿童超重。
每年至少有280万人的死亡与肥胖有关,在全球范围内超重和肥胖导致的死亡人数高于体重正常的。
截至2014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69岁人群,超重率为34.26%,肥胖率为10.98%。
在体重正常者中,腹型肥胖检出率为22.46%~33.53%。
近几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均有明显上升趋势,儿童肥胖率的上升速度高于成年人,城市高于农村。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