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锥虫病

更多功能

非洲锥虫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预防
非洲锥虫病又称非洲睡眠病或嗜睡性脑炎,是一种由布氏锥虫经舌蝇(俗称采采蝇)叮咬而传播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非洲撒哈拉南部肆虐,其中有些流行区患病率高达八成。
非洲锥虫病分为两种:冈比亚锥虫病分布于西部和中部,故又名中、西非锥虫病。罗得西亚锥虫病分布于东部,故又名东非锥虫病。
患者初期可以出现发热、皮疹、水肿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其后脑部和脑膜也可出现炎症。东非锥虫病的病情可以快速恶化,脑部受影响的情况也较西非锥虫病早及多。锥虫病晚期时可能会慢慢地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昏睡的情况会逐渐增加,最终导至昏迷并造成死亡,而嗜睡性脑炎亦因此而得名。
患者如出现高热应及早诊治,一般通过适当的药物和治疗,可得痊愈。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