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性病性梅毒(地方性梅毒)是由螺旋体引起的地方流行性疾病,非性传播引起。人与人间的传播主要通过黏膜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餐具、饮料杯或毡制品等而被传染。最常见的是二期口腔黏膜斑。不经治疗的二期地方性梅毒可在6~9个月自愈。三期损害为皮肤、鼻咽和骨的胶性溃疡。单剂量苄星青霉素治疗非性病性梅毒及其接触者是有效的。
本病的病原体为苍白密螺旋体地方亚种亦称地方性梅毒螺旋体。
人与人间,主要通过黏膜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餐具,饮料杯或毡制品等而被传染,亚型地方性螺旋体在体内繁殖,原发皮损罕见,很可能发生在口咽黏膜而不易察觉,最常见的是二期口腔黏膜斑,不经治疗的二期地方性梅毒可在6~9个月自愈,三期损害为皮肤,鼻咽和骨的胶性溃疡。
非性病性梅毒临床表现颇似性传播梅毒。一期口腔病灶不易被察觉;二期损害表现为口咽部黏膜斑,口角开裂性
丘疹,
湿疣,
骨膜炎和
局部淋巴结肿大等,手掌及足底部常有
角化过度。三期临床症状更为突出,包括皮肤、鼻咽部、骨等处出现树胶肿性损害,这种破坏性损害即称为毁形性鼻咽炎常多于雅司。喂养感染性婴儿的母亲还可见乳房树胶肿。
1.显微镜检查
依据皮肤或黏膜标本直接暗视野显微镜下找螺旋体阳性
2.血清学检测
有相应抗体的存在。
对生活在流行区的有慢性皮肤及骨损害的患者应疑为地方性梅毒可能。诊断依据皮肤或黏膜标本直接暗视野显微镜下找螺旋体阳性,和血清学检测有无相应抗体的存在。由于苍白密螺旋体三种亚种在形态、抗原结构,甚至DNA同源性方面基本相同,无法将它们各个区别。因此,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资料加以诊断。
单剂量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治疗本病及其接触者是有效的。头孢曲松,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连续10日。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
多西环素、
盐酸四环素、红霉素等。
预防非性病性梅毒必须在流行区开展大规模治疗患者,消灭传染源,同时要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提高社会经济水平,才能有效地控制非性病性梅毒的流行。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