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属广谱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是血浆中重要的生理性抗凝血因子,参与体内抗凝血和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AT-Ⅲ水平与心脑血管病高凝状态和
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目前血浆抗凝血酶Ⅲ检测有血浆
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测定。
采集方法:静脉采血。
检查前
是否空腹:是。
检查前天宜清淡饮食,忌烟酒。晚上10点以后禁食,可适当饮水,次日早晨空腹检查。
检查后
采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分钟直至不出血,注意不要揉,也不要让针眼沾水。
若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情况时,应立即平卧,并可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其他检测。
AT-Ⅲ:A 发色底物法:103.2%~113.8%
AT-Ⅲ:C 凝胶空斑法:77%~103%
AT-Ⅲ:Ag 免疫火箭电泳法:258.8~310.2mg/L
(数据来源:王维鹏,魏中南.简明医学检验参考手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升高
可见于
血友病、白血病和
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急性出血期以及口服抗凝药治疗过程中。
降低
见于先天性与获得性AT-Ⅲ缺陷,但以获得性缺陷为多见,如
肝脏疾病、DIC、重症感染、多器官衰竭、
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外科手术后,以及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
先天性AT-Ⅲ缺陷按凝血因子AT-Ⅲ:Ag及凝血因子AT-Ⅲ:C测定结果分为CRM⁻型者均减低)和CRM+型(凝血因子AT-Ⅲ:Ag正常,凝血因子AT-Ⅲ:C降低)。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