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

更多功能

房室传导阻滞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心房冲动下传至心室的过程中,出现异常延迟,部分甚至全部不能下传
可无症状,或有心悸、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表现
病因包括心内病变和心外因素
无症状者可不治疗;有症状者可行药物治疗或植入起搏器
定义
房室传导阻滞指心房冲动下传至心室过程中,出现异常延迟,部分甚至全部激动不能下传的现象。
阻滞的部位可以是房室结、希氏束或左右束支。
心搏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传导路径为“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从而形成规律的心脏搏动。如果传导系统出现异常,则会出现传导阻滞。
分类
根据阻滞程度分类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冲动传导时间延迟,但心房冲动全部能下传到心室,为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见于健康人,但更多见于有心脏疾病者。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部分心房冲动不能下传到心室,为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又可分为二度Ⅰ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全部心房冲动均不能下传心室,心房与心室各自独立活动,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根据病因分类
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由于先天性疾病导致的方式传导阻滞。
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不明原因的慢性房室传导阻滞。
继发性房室传导阻滞:一些心脏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各类心肌病、心肌炎等)导致的传导系统损伤引发的房室传导阻滞。
发病情况
房室传导阻滞的流行病学资料尚不明确。
有研究表明,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无症状人群中,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0.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1.6%~17.7%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约26%出现一过性一度或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