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电解质检查是通过测定血液中的离子水平,用于电解质紊乱的判断和指导治疗
包括血液中钾、钠、钙、氯、磷、镁等离子的水平
指标异常常见于急慢性肾衰竭、肾上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反复腹泻、脱水等
异常时建议到肾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就诊
定义
血电解质的动态平衡对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血电解质检查是通过测定血液中电解质相关的离子水平,如钾、钠、钙、氯、磷、镁等,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
电解质紊乱并协助治疗。
检查目的
身体状况评估
通常在体检、初次就医或是住院行手术前后,一般会进行血电解质检查,通过该项检查可协助医生判断患者的总体健康情况,如是否合并电解质代谢紊乱等情况等。
辅助诊断和评估疾病
如出现少尿、无尿、浮肿,或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时,血电解质检查有助于对肾脏功能异常、内分泌系统异常表现等进行病因的鉴别。
对出现反复的腹泻导致脱水等患者,及时进行血电解质检查还可帮助医生对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监测疗效
如果是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血电解质检查还可用于判断治疗效果,有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后判断
对已明确出现电解质紊乱原因的患者,如急性肾衰竭、糖尿病、反复腹泻等,血液电解质的水平还可辅助判断疾病的预后。
适用人群
出现高血压、心律失常、少尿、无尿、浮肿,或是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的人群。
机体出现激素水平异常的人群,如
抗利尿激素、皮质醇、盐皮质激素等水平出现异常时。
出现反复发作的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人群。
合并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长期营养不良、恶性肿瘤)、长期服用利尿剂(如
呋塞米、
螺内酯)等人群。
检查风险
血电解质检查一般对身体没有影响。
采血时会有轻微痛感,采集后如未进行正确按压,可能会出血、皮肤淤青等。
参考价格
血电解质检查根据具体项目和检测方法的不同,价格一般在25~40元之间(以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为参照),详细价格以当地医疗服务机构价格为准。
采集方法
血电解质检查一般使用静脉血。
常见的采血部位包括四肢的浅表静脉,如肘部静脉和手背静脉。以肘部的静脉为例,医护人员在扎止血带后对局部皮肤消毒,将采血针头插入肘部弯曲处的手臂静脉,并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抽取相应体积的血液样本。
注意事项
检查前
采集时间
由于常规的血电解质检查需要患者空腹进行,因此一般在上午采集(不同医院的截止时间不同,建议咨询医院检验科)。
若患者因急诊需行血电解质检查,通常不对采集时间进行限制。
是否空腹
由于饮食对血电解质的水平有一定影响,因此检查前患者一般需要保持空腹,即检查前晚上10点后禁食,一般禁食需达8小时以上。
对因急诊需采血进行电解质检查的患者,对是否空腹不做要求。
着装注意
为方便静脉血的采集,患者应尽量穿着容易露出手肘部位的服装。
饮食及运动建议
进行血电解质检查前建议患者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过多摄入高蛋白、高盐、油腻的食物,并避免剧烈运动。
复查建议
如血电解质检查用于检测疗效,建议每次检查的时间和状态相对固定,血液中的电解质离子水平受饮食、代谢等情况影响,可能造成血电解质水平的波动。
其他
需进行血电解质检查的女性无需避开月经期。
如进行血电解质检查时正在服用药物,一般不需停药,或遵照医嘱执行。
检查期间
如曾于采血中出现过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检查时最好有家人陪护,并提前告知医护人员。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平卧,或少量饮用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采血检查。
在静脉采血前曾进行过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需告知抽血的医护人员,尽量避开输液侧进行采血。
采血过程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等情绪造成血管收缩,增加采血困难。
检查后
采血后应注意充分按压,使用无菌棉球在采血处局部皮肤按压3~5分钟,直至不出血为止。期间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
皮下血肿。
采血后保持针孔处的干燥、清洁,避免沾水。
血电解质检查对人体一般没有影响,检查后即可进行正常生活、运动。
报告获取时间
通常情况下,上午在门诊采集的非急诊血电解质检查一般当天下午可以取到结果,少数情况需次日取报告;急诊的血电解质检查一般2小时内可以取到结果。具体报告等待时间请以采集时告知或医院提示为准。
参考范围
检查报告单中,数据在【参考范围】内,通常说明结果正常。
不同仪器、不同地区的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临床血电解质检查的常见指标有血钾、钠、钙、氯、磷、镁等。
指标名称 | 简称 | 参考范围 |
---|
血钾 | K | 3.5~5.5mmol/L |
血钠 | Na | 135~145mmol/L |
血钙 | Ca | 2.25~2.58mmol/L |
血氯 | Cl | 95~105mmol/L |
血磷 | P | 0.97~1.61mmol/L |
血镁 | Mg | 0.75~1.25mmol/L |
异常解读
结果高于【参考范围】上限或低于下限时,通常采用“↑”、“↓”等进行标识,提示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咨询医生。
由于血电解质检查的指标较多,医生一般会重点关注血钾、钠、钙等指标,对协助诊断和评估病情有重要意义。
如血电解质检查中仅表现为单一指标的轻微水平改变,也可能与饮食、运动等生理性因素有关,临床意义相对较小。
血钾
钾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之一,其水平的变化常可用于辅助诊断疾病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血钾增高可见于大量输注库存血液等造成的摄入过多,或
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长期使用利尿剂(如
螺内酯)等造成的排出减少;而严重溶血、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如
地高辛)以及采血时压迫上臂过久(几分钟)等情况,也可造成血钾增高。
血钾降低常见于大量应用
胰岛素、
碱中毒等导致的钾离子分布异常,或长期腹泻、频繁呕吐、急性肾衰竭多尿期等造成的钾离子丢失过多,在
库欣综合征、长期禁食、厌食、营养不良等患者中也可出现血钾降低的情况。
血钠
钠是细胞外液主要的阳离子之一,对维持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肌肉与神经正常应激性等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血钠水平的测定,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可帮助病情评估。
血钠降低多见于大量应用利尿剂(如
呋塞米、氢氯噻嗪)、严重呕吐和腹泻、大面积烧伤引起的血浆外渗等异常丢失,精神性烦渴造成的饮水过多等细胞外液稀释的情况,及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饥饿等,都可导致血钠降低。
血钙
血液中钙含量极少,仅占人体钙总量的1%左右,对血钙进行测定可协助明确疾病的诊断,并进行鉴别,同时帮助医生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常见导致血钙偏高的原因包括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多发性骨髓瘤、急性骨萎缩、骨折后等增强溶骨作用的情况,及急性肾衰竭的少尿期、静脉输入钙过多、维生素D中毒等情况,而大量饮用牛奶等生理性因素也可导致血钙的升高。
低钙血症可见于长期低钙饮食导致的摄入不足、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补充不足等生理性因素,也可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恶性肿瘤的
骨转移、
肾病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都可造成血钙的降低。
血氯
氯离子是机体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阴离子,对维持酸碱平衡、水钠平衡等具有重要意义,对血氯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和评估病情。
血氯升高可见于大量出汗及过度呼吸导致的碱中毒等生理性情况,也可见于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的少尿期、
心功能不全、反复腹泻、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
地塞米松、泼尼松)等病理性情况。
血氯降低则主要见于饥饿、营养不良等造成的摄入不足,以及严重呕吐、长期腹泻、慢性肾衰竭、糖尿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情况。
血磷
人体中仅有少部分磷存在于体液中,其水平的变化可帮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磷升高常见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衰竭、
肢端肥大症、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化疗等情况,同时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时
尿磷排泄减少也可导致血磷升高。
血磷降低常见于饥饿、吸收不良等导致的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大量呕吐、腹泻等造成的丢失过多,静脉注射胰岛素、乙醇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也可出现。
此外,血磷水平受到年龄和季节的影响,新生儿与儿童由于生长激素水平较高,故血磷的水平也较高;而由于紫外线的影响,夏季血磷的水平也高于冬季。
血镁
镁是仅次于钾的重要细胞内阳离子,约50%存在于骨骼中,血镁的水平常用于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确定治疗方案。
血镁偏高可见于应用
硫酸镁治疗心绞痛、
高血压脑病、
子痫(为妊娠期高血压的严重阶段,以抽搐为主要表现)等疾病的过程中,也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严重脱水、早期的烧伤等患者中。
血镁降低主要见于长期禁食导致的摄入不足,腹泻、呕吐、吸收不良等肠道疾病导致的丢失过多,以及长期使用有机汞类利尿剂(如贡撒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患者。
就医建议
如为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血电解质结果异常,无其他不适症状,可就诊于肾内科、内分泌科或消化内科等科室,进一步明确原因。
如患者出现血电解质结果异常时,伴有少尿、无尿、多尿、浮肿、高血压等情况,建议到肾内科就诊。
如患者血电解质结果异常的同时,还伴有
抗利尿激素、皮质醇、盐皮质激素等水平的异常,或合并血糖增高、多饮、多食、多尿等表现,建议到内分泌科就诊。
如患者在出现血钾、血钠、血钙等异常结果的同时,伴有反复腹泻、呕吐、恶心、食欲不振等情况,建议到消化内科等就诊,进一步明确原因。
对于住院或手术前进行筛查发现血钾、血钠等血电解质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主治医师通常会综合临床表现,决定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如为肾衰竭、糖尿病、营养不良等疾病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对其血电解质水平进行定期检查,综合判断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