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

更多功能

发作性睡病
概述 症状 病因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以白天无法控制的嗜睡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
有难以控制的嗜睡、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
与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等相关
可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发作性睡病是什么?
定义
发作性睡病是以白天无法控制的嗜睡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功能损害,影响日常生活。
典型的发作性睡病为四联症,即白天嗜睡、猝倒、幻觉以及睡眠瘫痪症状,大部分患者并非同时存在上述4项症状,有时可伴随其他症状,如睡眠紊乱、白天小睡、无意识行为以及学习成绩下降等。
分型
根据2014年发布的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3版(ICSD-3),发作性睡病可分为两型:
发作性睡病1型:即下丘脑外侧区分泌素(Hcrt)缺乏综合征,既往称为猝倒型发作性睡病,以脑脊液中Hcrt-1水平显著下降为重要指标。
发作性睡病2型:既往称为非猝倒型发作性睡病,通常脑脊液中Hcrt-1水平无显著下降。
发病情况
猝倒型发作性睡病的全球患病率为0.02%~0.18%,我国患病率约为0.033%,即我国每千人中有3人患有此病。
通常于10~30岁起病,发病高峰年龄为8~12岁,5岁前发病少见。
多数报道称男性患病比例略高于女性,男女患病比约为2:1。
发作性睡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发作性睡病的治疗方法是使用心理治疗及时有效地干预心理症状,使用药物治疗干预日间思睡、发作性猝倒、夜间睡眠紊乱等症状。
同时,应保持有规律、充足的夜间睡眠;白天有计划安排小睡(午睡);在职业选择方面应避免及脱离危险环境,如避免驾驶、高空或水下作业等,以免发生意外。
发作性睡病有哪些症状?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四联征为嗜睡发作、猝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
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大多数都有白天睡眠突然发作现象,如反复发作的多次打盹、小睡,有不可抗拒的日间瞌睡。患者也会有瘫倒(即猝倒)的症状。在患者刚入睡或刚醒时,容易出现睡眠瘫痪(一种意识清楚,但四肢不能活动的症状),在入睡前也可能会产生幻觉。
发作性睡病可以治愈吗?
临床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可以改善发作性睡病的症状,但目前没有可以彻底治愈的方法。
本病多数是持续终身的,一部分患者的症状也可随年龄增长逐渐有所减轻。建议患者注意睡眠和饮食护理,避免任何形式的倒班工作,可在白天定时小睡2次或2次以上,有助于维持觉醒状态,提高日间生活功能。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