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X线检查是指利用X线对胸部进行扫描,获得胸部组织器官的影像
可用于检查胸部组织器官,包括心脏、纵隔、肺部、气道、血管和胸部骨骼
帮助判断是否有胸部组织器官的病变
对于成人来讲,胸部X线检查带来的风险极小
定义
胸部X线检查是指利用X线对胸部进行扫描,基于各个组织结构密度不同及其对于X线吸收的不同的原理,获得被检查者的胸部组织器官影像,用来检查心脏、纵隔、肺部、气道、血管和胸部骨骼。
有些人会接受多次胸部X线检查,以便复查病情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
目前胸部X线检查仍是发现胸部病变最常使用和便捷的技术,即使不能对病变做出决定性诊断,它也是进一步做其他影像学检查的基础。
胸部X线检查包括X线透视、普通X线摄片、
数字X线摄影和支气管造影。
分类
X线透视
胸部X线透视可观察肺、心脏和大血管。
优点是简便易行,主要缺点是影像细节显示不够清晰,不利于防护,不能留下永久记录。目前已经不再用于胸部疾病的检查。
普通X线摄片
临床上最常用、最基本的检查手段,以胶片记录和显示影像学信息,又称“平片”。
价格较低,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筛查。
数字X线摄影
是指采用数字化成像和数字化图像处理的X线摄影检查技术,包括
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化X线摄影术(DR)。
相比普通X线摄片,成像速度更快、辐射剂量更低、分辨率更高、照片质量更优、可显示普通X线摄片上不能显示的隐蔽微小的病变、对图像能够进行多种处理,数字图像有助于传输和会诊。
在许多医院逐步替代了普通X线摄片。
支气管造影
支气管造影是指经导管将含碘的对比剂注入支气管,通过X线扫描使支气管树显影。
过去主要用于观察和诊断支气管病变,目前很少应用。
温馨提示:对于定期复查患者,建议在同一家医院进行检查,以保证前后的胸部X线检查结果可对比、可参考。
检查目的
初步评估胸部组织器官结构正常与否,从而帮助疾病的筛查、诊断和复查。
适用人群
主要适用于体检人群和怀疑胸部组织器官有病变的人群。
出现胸痛、胸部损伤、慢性咳嗽、呼吸困难等胸部疾病相关表现的患者。
怀疑有胸部组织器官病变者,包括心脏病(例如心衰)、肺萎缩(也叫肺不张)、肺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胸腔积液、气胸、肿瘤、肋骨骨折或其他病变。
禁忌人群
妊娠女性应当告知接诊医生目前正在妊娠当中,由接诊医生决定能否行胸部X线检查。
检查风险
胸部X线检查的X线辐射剂量极小。因此,对于成人来讲,胸部X线检查带来的风险极小。
对于行胸部X线检查的儿童,可采取更低的X线辐射剂量,以便降低给儿童带来的风险。
具体的检查间隔请遵医嘱进行。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应尽量配合医生,不要因害怕辐射的危害拒绝检查,以免延误自己的病情。
参考价格
与当地医院等级、地区等因素有关,不同类型的胸部X线检查价格也不同,通常在100元左右。
一般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检查项目。
由于透视和支气管造影在临床上几乎不使用,因此这里仅介绍普通X线摄片和
数字X线摄影的检查流程。
检查时间
胸部X线检查可能需要预约,如需预约,按预约的时间进行检查即可。
检查方法
胸部X线检查为影像学检查,在仪器辅助下进行。
在扫描过程当中,应当按照影像科医生的指示,配合检查。
注意事项
检查前
是否空腹
胸部X线检查不需要空腹。
是否有辐射
胸部X线检查有一定的辐射。数字X线摄影(CR和DR)的辐射剂量低于普通X线检查。
着装注意
穿着宽松的衣物,摄影前除去衣物或身体上可能影响图像质量的任何异物(如发卡、纽扣、胸罩、饰物、膏药等)。
饮食及运动建议
胸部X线检查通常不需要禁食水。
其他
检查前须将详细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告知影像科医生,如有自己保存的胸片等资料需要交给影像科医生以供参考,复查胸片者,需提供既往拍摄的胸片给医生以便对照。
体弱、儿童、神志不清者,需要健康人陪同。陪同者应穿好影像科工作人员提供的X线防护服。
不能合作的受检者(例如婴幼儿、躁动不安或
意识障碍者),在胸部X线检查前需要应用镇静药物。
如果目前妊娠或备孕,请告知影像科医生,以便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检查中
胸部X线检查通常采取常规的拍摄体位(正位和侧位),特殊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加照其他体位,请按照医生指示摆好体位并保持不动。
为了避免呼吸运动对胸部X线检查的影响,需要屏气,检查时请听从医生或机器的口令。
如果在检查中有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可立即大声呼叫或告知医生。
检查后
胸部X线检查对人体影响较小,不影响正常生活,检查后无需特殊处理。
出报告时间
通常在检查结束后的1~2小时内输出结果,具体以医院信息为准。
获取影像片子后,应注意核实个人信息、检查时间基本信息。
注意不要折叠,卷曲,不要沾水,不要日晒,在阴凉干燥处平铺保存。
取得胸部X线检查影像报告以后,请交给接诊医生分析。
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发生病变,胸片所见描述中,通常无:
纵隔增宽、纵隔移位、肺门增大、病灶、病变、结节、不对称、不均匀、不规则、空洞、阴影、密度影、模糊、异常、条索状影、骨折、肋膈角变钝、
钙化灶等词汇。
正常结果
如果无异常,报告单诊断处会显示: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
异常结果
胸部X线检查异常结果需要接诊医生结合症状及其他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在此仅针对其中较常出现的描述进行解释。
纵隔增宽
纵隔位于胸腔中部,主要有胸腺、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等器官,还有丰富的神经、脂肪、淋巴组织和结缔组织。
纵隔增宽是指因各种病因引起纵隔内器官和组织增大或纵隔内出现异常的组织结构,导致在胸部X线检查中纵隔表现出异常增大、增宽的影像。
很多疾病可以导致纵隔增宽,例如
纵隔肿瘤、纵隔炎症、纵隔淋巴结核、
淋巴瘤、纵隔内大血管疾病、纵隔
内出血、食管疾病、气管疾病。
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和其他检查,全面综合分析,进一步诊断。
肺门增大
肺门是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神经及结缔组织等所组成。
凡构成肺门阴影的任何器官、组织有病变时,均可使肺门阴影增大。
通常以肺门淋巴结肿大较常见,原因颇多,主要有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结核病、
结节病、病毒性或细菌性炎症和尘肺等。
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和其他检查,全面综合分析,进一步诊断。
肺部球形病灶
肺部球形病灶在胸片上形成肺部圆形阴影,其原因较多。
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和其他检查,全面综合分析,进一步诊断。
肺部栗粒状病灶
指胸片发现的细小的弥散性病灶,其直径通常约为1~2毫米。
胸片能够给明确病因提供一定的线索,但是仅靠胸片往往难以确诊,必须密切结合全面临床材料和其他检查结果。
肺部浸润性病变
是指肺泡内的气体被渗出物替代,形成均匀的密度增高的阴影。
胸片上可以表现为肺纹理增强、小结节状阴影、斑片状阴影、球形阴影等。
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和其他检查,全面综合分析,进一步诊断。
肺条索状影
是指肺内形似条索状、线状的密度增高影,通常是指肺局限性间质纤维化。
发生肺内条索状影的情况十分复杂。多为肺急性或慢性炎症的后遗表现,见于吸收不全的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等。
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和其他检查,全面综合分析,进一步诊断。
肺内钙化病变
表现为肺内局灶性或弥漫性的高密度影,边缘锐利。
肺内很多病变都可出现钙化病变。通常为陈旧或治愈的病变的标志,因此是无害的。
肺透亮度增高
影像学描述性术语,又称为肺野的密度减低。可以表现为单侧、双侧和局限性肺透亮度增高。
影响肺透亮度的因素包括胸壁软组织厚度、肺内含气量、肺血流量、胸膜。
肺透亮度增高涉及的胸部疾病种类繁多,无论是肺内疾病或肺外疾病均可引起。例如
肺气肿、
肺动脉瓣狭窄、
法洛四联症、气胸、胸部软组织异常(例如单侧乳房切除、单侧胸大肌萎缩)、肺结核空洞、肺脓肿、肺癌性空洞、支气管扩张。
接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肺不张(肺萎缩)
肺不张是指一侧、一叶或一段肺的体积缩小呈萎陷无气状态。
肺不张涉及的胸部疾病种类繁多,凡是能引起气道阻塞、肺组织受压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表面张力增高的疾病均可引起肺不张。
接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肋骨骨折
胸部X线照片可显示
肋骨骨折断裂线和断端错位,但不能显示前胸肋软骨骨折。
就医建议
体检异常建议
当报告提示“纵隔增宽”,需要进行下一步的检查,例如CT,进一步明确导致纵隔增宽的原因,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当报告提示“肺门增大”,需要进行下一步的检查,明确肺门增大的原因,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当报告提示被检查部位的“肺部球形病灶”,“肺部粟粒状病灶”,这只是比较笼统的影像学报告方式,均需要进一步检查,以便确定病因,例如是否有炎症、结核、肿瘤等。
当报告提示“条索状影”等,通常为急、慢性炎症改变,肺炎的可能性大,进一步的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但有些炎症改变也有恶性的可能,尤其是老年人,肺部反复不愈的慢性炎症改变要密切注意,定期复查,及时确诊,及时治疗。
当报告提示“肺内钙化病变”,通常为陈旧或治愈的病变的标志,单纯的肺内钙化病变通常不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按照接诊医生的意见随诊即可。
当报告提示“肺透亮度增高”、“肺不张(肺萎缩)”由于涉及的胸部疾病种类繁多,无论是肺内疾病或肺外疾病均可引起,医生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病因,做出诊断。
当报告提示“肋骨骨折”时,接诊医生依据该影像学诊断,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临床检查异常建议
临床检查发现异常的,异常检查结果需要请接诊医生进行解读,并得到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